做公益与做慈善,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Angels With No Wings

香港被誉为“慈善之都”。2004年,东南亚发生海啸,香港募集了约7亿港元的善款,平均每个市民捐出约100港元,成为世界捐款城市之冠。汶川地震后,仅香港红十字会一家,就在3个月内筹集到近10亿港元的善款汇往内地。香港慈善最可贵之处在于,“慈善不是富人专利”的观念深入人心。在香港,20%的人贡献了数字巨大的捐款,而另外80%的人的参与令整个慈善生态更健康、更持续。本期,我们请来在港生活多年的禾子,为大家分享香港的慈善与公益文化。

文:禾子 编:Frances Ji、曹新星 图:禾子提供


慈善启蒙:“卖旗日”

港人亲近慈善的形式多种多样,你可以街头募捐、定期助学、助老;也可以参加运动赛事、义卖募款;或者做义工、志愿者。我和孩子在香港的“慈善启蒙”,则是从“卖旗日开始……

每周六上午,香港的街头都有许多志愿者在“卖旗”。“卖旗”者有慈善团体的成员,有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甚至还有幼稚园的小朋友。大宝和小宝在K1(相当于内地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年龄偏小,还没有机会申请“卖旗”。但每每看到哥哥、姐姐斜挎着旗袋,手拿着一沓贴纸与过往的路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总会非常好奇。

有一次,儿子和我在去超市的路上邂逅了“卖旗”的小朋友,一旁陪同的家长告诉我,她们是在帮助香港保良局募捐善款,只需将硬币投入旗袋上方的圆孔就可以了。家长话音刚落,“卖旗”的小女孩就羞怯地举着旗袋走到大、小宝面前,我给了他们一人一枚硬币,大小宝对“投币”一直保有高度的热情,立即会意精准地完成了投币动作。随即,乖巧的小女孩撕下两张爱心贴纸贴在他俩的T恤上,微笑地说了声“多谢”。挥手再见后,我问儿子们:“这次投币之后既不能玩赛车,也不能夹毛绒玩具,那么钱去哪儿了呢?”他俩似乎也感到了这次投币的不同寻常:“钱在那个口袋里。”“对啊,那个口袋里的钱是捐给保良局的,保良就是‘保赤安良’的意思。也就是说,你们刚才捐的钱会通过保良局帮助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两个孩子还不能一下子理解“捐”的概念,但是他们能明白,帮助别人是小小年纪也可以参与的事情。从超市回家的路上,远远看到那个还在“卖旗”的小女孩儿,斜挎的旗袋已经沉甸甸的了,手上的爱心贴纸也越来越少。那一刻,我的心里涌起莫名的温暖。

“卖旗”这种募款方式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最初,义工们确实会发给捐款者一面小红旗,后来改为发附上大头针的红色鸡毛,方便捐款者别在衣服上,这样做一方面表明我是捐款者;另一方面,也告诉其他的义工不要再去“打扰”这位捐款者了。近几年,红色鸡毛又转变成了印有机构logo的爱心贴纸。

在香港,“卖旗”募捐活动是受到严格监管的。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指引,慈善机构要提前一年提出“卖旗”申请。全港共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慈善团体,为了确保公平公正,社会福利署会以抽签的形式,分配不同慈善机构于不同日子“卖旗”。每个慈善机构在一年内也只可以进行一次“卖旗”活动。有些机构可以在全港举行活动,有些机构的活动区域仅限港岛、九龙或新界,三者取其一。卖旗时间也有限制,仅限卖旗日当天的早上7点到中午12点半。另外,旗袋的外观设计、义工招募广告等都要经过社会福利署批准。政府对善款的用途也有十分详细的规定,如每次“卖旗”的开支不得超过筹集到款项的一成。募捐团体必须就所有筹款及支出制定结算表,由职业会计师核证,并将核证副本呈交社会福利署,以便市民通过网页或电话查询善款流向。

说到”卖旗”,还有一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曾突然接到朋友Faith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你家工人姐姐太棒了,我可不可以奖励她?”她的满腔激动弄得我一头雾水。后来,我才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Faith正在念小学的女儿Rachel在家附近“卖旗”,她想挑战一下独立“卖旗”,可是香港的法律规定,14岁以下青少年“卖旗”需家长陪同。于是,母女俩商量后,决定女儿一个人在商场门口“卖旗”,妈妈则在商场旁边的天桥上“隐蔽”着,这样倒也两全。当天捐款的人大部分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或者路人,大家对学生“卖旗”通常会多一份关照,不单单是做善事,更多是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当时,我家工人姐姐正好带着大、小宝路过,就从钱包里取出20港元交给他们放进旗袋,这一幕恰好被“隐蔽”在天桥上的Faith看到了。然而,紧接着的一幕让Faith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为随后走来的一对母子,妈妈是资深律师也是Faith的老朋友,孩子跟Rachel很熟,可他们只是点了个头就匆匆走过了……“一个是家政人员,一个是大律师,做法竟有那么大差别。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我真的不敢相信!”Faith的一番话让我鼻头一酸,眼泪竟在眼眶里打起转儿来。我很为工人姐姐的善行而骄傲,但更令我感动的是,她在悄无声息地教育着我的孩子什么叫“乐善好施”。那天晚上,我和Faith共同奖励了工人姐姐一个红包,用来奖励她的善举。

公益,唤醒更多的善心

慈善也好,公益也罢,从来就不是富人的特权,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仁爱之心。马云曾在2016年首届全球XIN公益大会上阐释过他的公益哲学:“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在于参与,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慈善可能以给钱为主,而公益需要你付出时间、精力、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来的东西。慈善是给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于唤醒更多的善心。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去参与公益。做公益、做慈善都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大、小宝K2那年,我们参加了幼稚园组织的“心连心慈善步行”活动。这是由儿童心脏基金会发起的筹募善款活动,通过亲子慈善步行宣扬“运动有益心脏健康”的养生理念,唤起公众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关注与重视。记得当时早上8:30,我们全家就到达香港太平山顶,准备步行被港人称为“最美三公里”的卢吉道。活动当天这里的主角是一个个肩背“翅膀”的“小天使”,孩子们手举爱心宣传牌,和校监、老师、家长合唱了《隐形的翅膀》。稚嫩的童声伴着悠扬的旋律,特别能激起人心底的那份美好。

说实话,三公里的步行对于四岁多的孩子来说有点辛苦。为此,组委会贴心地设置了三个站点,在每个站点,小天使可以获得一枚印章,集齐三枚印章就意味着成功抵达终点啦。这招对小朋友还真管用,每当儿子说走不动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印章还不够,就只好打消当“逃兵”的念头了。

当我们一家四口走到慈善步行的终点时,正好看见谭咏麟在接受媒体采访。听不清麦克风簇拥下的“谭校长”在说些什么,但却能感受到从普通民众到公众人物都在不遗余力地参与公益,唤起更多人的善心。

此外,大、小宝所在的幼稚园还协助无国界医生MSF(香港)招募过“无国界医生学生大使”。家长可以以孩子的名义给MSF捐款(香港《税务条例》规定,民众捐钱给认可的慈善机构和信托团体可以免税,最少只需捐满100港元善款,多捐则多免),MSF会发放宣讲手册,让孩子以学生大使的身份在指定日期佩戴徽章、手环在街头宣传无国界医生的工作,并获得由MSF(香港)颁发的感谢状。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慈善、公益已然成为一种日常。

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慈善、公益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是改善世道的社会教化,也是星火燎原的精神感召。唤醒孩子的善心,有如给他们的人生插上隐形的翅膀。听,他们的心在歌唱:“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自己想象。”


禾子,双胞胎妈妈,相夫教子之前专注于媒体行业,历任电视主持人、导演、制片人。因为一对萌仔的出世,转战“育儿”江湖。本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双妈理念,悉心教养双宝,亦感恩一对儿子教她如何做好妈妈。

2017 10月刊 《爱是一捧光》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 慈善就是捐钱吗?

|封面故事|

  • 爱是一捧会蔓延的光

公益,让爱传递

众爱:杂物的英雄时代

他们是折翼的天使,却不曾被上帝忘记

“援藏村”的故事

|学无止境|

  • 在学校:“请以善小而为之”

专题报道:一位英国老师的志愿者生活

深度对话:神童是否靠天生?

未来艺术家:来自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您会与孩子聊慈善吗?

|专栏|

  • 我眼中的英国公益与慈善

人人都是志愿者

要垃圾分类,不要垃圾国民

捐款与收费

|全家出动|

  • 和快乐私奔,一辆房车游澳洲!

本文原载菁kids 10月刊《爱是一捧光》,印刷版于2017年10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