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育儿观:纵其自然,教其自由 | 读《爱弥儿》有感

How to Preserve Children’s Innocence and Liberty

整整260年前,45岁的让-雅克·卢梭写了《爱弥儿》。在书里,这位法国哲学家用一生的思想精华,养育了一个虚构的男孩爱弥儿。

文:玥儿


其实,卢梭自己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历。他写书那年还没有结婚,与同居的女仆此前生有5个孩子,全都寄养在孤儿院。

一则豆瓣高分评论说,“这里面50%都是过分落后的价值观”,诚然,确有育儿细节与今不符,部分观念也过于老旧。但瑕不掩瑜,卢梭这本书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有着闪闪发光的内核——如何保存孩子的自然与自由。

这本书像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探讨个人如何在社会关系中保持天性里的善良。

如卢梭所说,“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

我手中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弥儿》,初版于1987年,至2008年已经第15次印刷,上下两册,八百余页。

它是艰涩的,买书八年后,才在孕期花了三个月时间“啃”下来。何其感激,能够在小宝贝初有人形时,就了解了何为“自然”的养育。养活一个孩子是本能,养好它,则需要价值观作基石。

本书分为五卷,按照时间顺序,从爱弥儿的降生讲到20岁婚变又复合。我选择其中打动自己的部分作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

自然

第一卷讲爱弥儿2岁前的婴幼儿时期。在人之初,卢梭比对了一组概念:自然人和社会人。

一个人降生之后,首先是自然人,最早的教育是身体和意识自发萌生的,是自然的教育;随后才知道了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社会观念、等级制度,这是社会的教育。

认识一个婴儿,要从自然的角度,摒弃社会化的视角。

比如8、9个月的婴儿开始认生,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开始认识环境,能够区别熟悉与陌生。“认生”现象的背后是孩子认知的成长,他不再是懵懂的新生命而已了。

站在自然的角度,家长会体谅他;若非如此,从社会人的角度,孩子的这种现象可能是不礼貌、甚至被怀疑是性格封闭的,家长就会产生“训练”他的想法。

以自然人、而非社会人的方式对待婴幼儿,是双方和谐相处的基础。

往前一步,随着孩子长大,他看待他人的眼光也应该是自然人优先于社会人。比如,一个比他年长的平民,就比与他同龄的官员更值得尊敬。

在教育的观念上,同样,培养一个自然人高于社会人。因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在社会秩序中,所有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就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

家长秉持这样的观念,孩子的教育之路会免受一些焦虑之苦。比如,孩子学英语,应该是为了让他能够更方便地理解他者的文化,明白他作为地球公民的位置,绝不只是为了成绩优异,从而未来可能处于更优渥的阶层。

共情

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如果加入社会的训导,应该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他首先是人,在紧急关头,不论对谁,他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何为做人的本分?我想就是不伤害别人,体谅别人。

从小要教育他,远离自己的利益去考虑问题,多关心别人的幸福,这样他的心才会开朗和聪明。

同情与共情的心理基础是,“我可能也会遭遇他这样的痛苦。”这个心理现在典型地出现在微信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中,中产家庭遭受苦难,往往博得一片声援,而农村生活的悲苦则不受关注、发展到极端情况时引来的关注也是猎奇成分更高,这就是因为用微信的城市人认为这种痛苦是自己不会遭遇的。

一个人的心应该广博,不止是同圈层的人,其他圈层人的痛苦也是人类常态,甚至其他国家人的痛苦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并不遥远,任何人的厄运都需要关怀,这才是一个心怀百川的孩子应有的共情能力。

卢梭写爱弥儿,他既不喜欢闹嚷,也不喜欢吵架,不仅不喜欢人和人吵架,甚至动物和动物打架他也是不喜欢的。这种和平的精神是他所受教育的结果之一,因为这种教育是不会使他以驾驭别人和使别人受痛苦而取得乐趣的。

“他看见别人痛苦,自己也感到痛苦,这是一种是自然的情感。一个青年人之所以忍心、甚至乐于看到一个有感觉的生物遭受痛苦,是因为他自以为可以凭他的聪明和优越的地位而免遭那种痛苦。”

比如,卢梭写了他如何让爱弥儿看待一个狂怒中的人:他看见一个人面红耳赤、眼冒火花、气势汹汹的人在那里叫喊,所有这些表现都说明那个人的身体已经是失去常态。这时你可以沉着冷静地告诉他:“这个可怜的人生病了,他正在发烧。”这样,他一方面能理解狂怒者的痛苦,同时也会从小就把情绪的过度放纵看作是疾病。

在这样的浇灌下成长的孩子,一定是善良的。卢梭说,“我的学生6岁时,同你的学生没有什么分别,因为在那段期间你还来不及损坏他们本来的面目;可是之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了。”

独立

“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所以你一脸无辜,不代表你懵懂”,王菲在早年间唱着这首《人间》,养育了第一个女儿。歌词所言,越来越有共鸣。

我们的社会远非伊甸园、人心也不如童话般澄澈,这一点不用向孩子隐瞒,早让他了解世界的粗粝,会给他更有力的臂膀。

卢梭认为,“我们当中,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否则离开温暖的怀抱,他自己在地上行动一步、只要走一步下坡路,他就遭到毁灭了。这并不是说要教他去受这种痛苦,而是要使他知道这种痛苦。

很简单,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头碰肿了、手指戳伤了,不要急急忙忙跑到他身边,反而要捱些时候才走过去,因为伤痛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忍受。家长急急忙忙的样子,反而使他害怕,更加觉得疼痛。其实,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告诉他,没什么可怕的,人类最糟的就是“怕”,过了这层障碍就没什么大不了。

同样要告诉他轻视的概念,是富有和贫穷。但他艳羡别人身上昂贵的礼服,他要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为此分担费用,也许还有几千万人在为此长年累月地劳动,他将对奢侈抱有更客观的看法。

在这段论述中,卢梭如下一段话是值得被反复抄写的:

“我们更应该教育爱弥儿们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灼热的岩石上也可以生活。”

自由

自由,是一个特别美的概念。但它不是孩子可以奔来跑去、可以不做作业、想走就走那么简单,凭心所欲的背后是需要承担的代价。

在卢梭看来,自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感到快乐。它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没有超越能力的欲望。

“我们的痛苦,产生于我们的愿望与能力不相称”,他说。所谓强者,就是对自己现在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减少超过自己能力的欲望,才是通向幸福的路。

所以卢梭说他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是“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人生智慧的至高境界,也应该是教育孩子如何“满足”的思想源头,故而这段话不长,我也单独拿出来说。

情感

15岁以后,一个人会遇到人生中最早的情谊,先是友情,后是爱情。同样的,看待它们也应该是“自然”法则,抛却社会人的考量。比如,卢梭认为选择朋友的唯一标准是:互相友爱,兴趣一致,性情相投。

而父母为女儿选择伴侣,也不应考虑对方出身、财产、社会地位和人们的舆论,应该是“你要选择一个诚实的男人,他的人品要能够使你感到喜欢,他的性格要同你的性格相适合,不管他是什么人,我们都愿意以这样人做我们的女婿。只要他有干活的能力,只要他有好的品行和爱他的家,他就可以算是一个有相当的财产的人。”

20岁左右,爱弥儿遇到了自己的伴侣苏菲,卢梭借由对苏菲的描写,写了关于女性的观点,其中不乏许多男女不平等的偏颇之见,也有闪光之处。

比如,他认为女性所拥有的真正资本是“机智”,她具有的才情足以使同她谈话的人感到很有乐趣,这才是魅力之源。

关于婚姻生活,他在爱弥儿的婚礼上发表了讲话:“一切快乐都要从爱情中去取得,而不能够强要对方把使你快乐作为一种义务,即使她对你做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也千万不可把它看作是你应享受的权利,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她对你的恩情。”

没有理所应当,一切付出都是基于爱,故而需要感恩和回馈,这才是相敬如宾的秘诀。

婚后,女性往往要背负更多的劳累,生儿育女、为一家人的亲密生活做出种种安排,但它的背后不只是牺牲与奉献或是社会分工,而是因为其中有一种乐趣。正是因为这种乐趣,人类才得以繁衍、不至于被消灭。

看到这段,醍醐灌顶,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一层,其实搭建出一个其乐融融的家的背后是乐趣使然,自己也是收获快乐的,因此没有必要心生怨念。当然,这样的言论不免有让人“甘当奴隶”的怀疑,但看你如何理解。

就这样,爱弥儿的成长之路上我看到闪光的贝壳都捡拾在了这篇文章中。人们总说“三观正”,何谓三观正?流传了二百年仍然不朽的《爱弥儿》就是一本教材。

 

 

玥儿
本科毕业于复旦经济学院,而后就读古典文学硕士。6年来,作为一名记者,先后为《南方人物周刊》、《外滩画报》、《南方周末》等媒体撰稿。去年9月成为了一名妈妈,每天读书片刻犒劳自己,也愿录为笔记,以飨诸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