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觉得现在育儿太过理论化?

常常有人说,现在的家长养育孩子太过理论化了,还是模糊一点,不要这么理论为好。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定义和区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教条主义的操作”的。有个说法“大儿照书养,小儿照猪养”,最后小儿发展的还比大儿好,于是很多人就否认看书学习养育的方法。

生搬硬套当然不可取,我非常赞同养育孩子要顺其自然,量力而行,放轻松,听从内心的直觉。然而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书,整理这么多笔记,是不是确实太过理论化了?

文:潘潘熊


常常有人说,现在的家长养育孩子太过理论化了,还是模糊一点,不要这么理论为好。

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定义和区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教条主义的操作”的。有个说法“大儿照书养,小儿照猪养”,最后小儿发展的还比大儿好,于是很多人就否认看书学习养育的方法。

生搬硬套当然不可取,我非常赞同养育孩子要顺其自然,量力而行,放轻松,听从内心的直觉。然而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书,整理这么多笔记,是不是确实太过理论化了?

育儿理论,究竟学什么?

养育孩子不是做算术题,根本没有一套标准的答案。如果以为简单的看书照做就可以应对孩子的种种发展和挑战,那就太天真了。哪怕是主流的育儿理论之间,尚且存在种种矛盾冲突,例如应对睡眠问题的“哭声免疫法”是否违反了“亲密育儿法”所说的信任感的建立?就算已经认定了一套理论的正确性,书上说的种种,或许适用于大多数孩子的发展规律,但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孩子。

科学研究的统计结果,并不一定真实和准确,因为研究本身有可能带有既有猜测的偏向,怀有商业目的甚至政治目的,以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研究结果,不同的人也可以解读成不同的样子。

举个例子。孩子的精细动作应该何时发展到能把一块积木堆在另一块积木上?女儿萌萌11个月的时候,我们去一家著名的早教机构进行试听测评,机构老师说应该已经可以做到了,但萌萌还做不到。1岁在街道医院体检的时候,并没有测评这个项目,只是让互相敲打积木和把积木放进杯子里,萌萌顺利完成了,不过按照医院的发展进程表,应该在13个月左右的时候能完成这个动作。后来,我在《儿童心理学》里读到,这个动作一般应该在15个月的时候完成。设想一下实验研究的原始结果,或许是一个正态分布,那么,你着眼的那个时间,是平均数,中位数,最早到3%,还是最晚到97%?

还要考虑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差异,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研究,也许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几十年前孩子的认知发展速度一定比不上现在,因为信息量的输入、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今非昔比的。崇尚个人主义的欧美国家的价值倾向,拿到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国社会就未必合适。

那么,育儿理论究竟学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更广泛而全面的价值参考。

对于条件较好、选择众多的家庭,可以广泛根据研究统计的参考,结合孩子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于无法改变的状况,也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到它的利弊,对其可能的弊端想办法进行弥补;

对于按照某一惯性方法养育的孩子,可以从其他理论中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他的教育;

对于孩子的实际没有达到或者“违反”了某一理论的现象,可以从另一种理论的诠释中找到解释和方法,或许就不再执着纠结和慌乱不安。

这些,都是需要广泛的阅读、思考、归纳、总结、实践和应用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育儿理论的学习,绝不是“照书养”那么简单。

发展标准,究竟怎么看?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还是能够从一些相对可信的渠道,找到相对准确的标准化统计信息的。几个月的时候应该多重多高,第一颗牙齿什么时候萌出,多大会爬多大会站,等等,这些信息,牵动着几乎所有新手父母的心。

以身高和体重曲线为例。

一般你能看到3条或者5条线,中间一条是平均数50%,上下分别是97%和3%,有时候还有20%和80%线。我发现大多数家长的目光都是盯着50%那条线,只能向上不能向下。诚然过重的(例如远高于97%线的)孩子也会让家长担心肥胖问题,然而更多的是那些生长发育没达到平均数的孩子家长的忧虑,恨不得三五天能把宝宝喂成小猪。

然而,50%线意味着有差不多一半的孩子是低于这个数字的,真正判断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的其实是3%线……为什么一定要达到平均以上呢?更何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如果孩子一直是维持在30%上下的水平,说明他是正常发育的,只是体型相对小巧而已,如果硬要喂到70%的高度,孩子心理影响问题不说,生长本身也不是好事情。

所以,不理会研究结果是讳疾忌医,但生搬硬套就是教条主义了。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看,用心产生智慧,智慧指导行动。

面对问题,究竟如何做?

我知道很多父母,从孩子未出生起,就满怀信心地学习和实践着各种育儿方法,世界一片美好;但当孩子忽然产生了所谓的“问题”时,就手足无措,忽然间一片阴霾。

我已经尝试了所有的方法,为什么宝宝还是不肯吃饭?我已经非常注意培养他的专注力了,玩具不过多、东西不乱放、也从来不打扰他,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法集中哪怕一分钟去玩个东西?我已经……为什么……

慢慢地,父母不是放弃了学习指导,随心所欲任其发展了,就是过于执着地纠结于问题,千方百计地达成目标,总之,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有问题才是正常的,一时间找不到解决方法也是正常的。那么,具体怎么办呢?
第一个建议是仔细分析问题的现象和本质。对于本质问题要引起重视,对于某一些表面现象的问题则放松释然些。

还是举个例子吧。堆一块积木,彩虹塔套圈,串珠,套杯……这些差不多该做的精细动作,萌萌一样也不会做。我无数次尝试让她模仿,她就不,固执地拿起东西来敲敲打打或者扔来扔去。但是萌萌的模仿能力(本质问题)并没有问题,挥手再见、作揖谢谢、转手跳舞、伸舌头指耳朵等等动作,她都能几乎一次模仿并且一直牢记;萌萌的精细动作(本质问题)也没有问题,她能大拇指和食指准确地捏住小珠子,把海洋球塞进大小刚好的围栏的洞洞里,也会自己用勺子吃饭。

所以我得出结论,萌萌只是对这一系列特定的玩具操作不感兴趣而已(现象问题),想清楚了这些,我就不再在意了,对某件事情的喜好是正常的,现在不感兴趣,那就过段时间再引导,慢慢来,如果强迫,估计只会更加反感吧。

第二个建议是换一种思路,多一些了解。

最近,萌萌开始“自私霸道”,所有喜欢的东西都要占为己有,在家里也就算了,合理要求基本尊重满足,不合理要求(比如要一个危险的物品)至少也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应付过去;但在早教课上,每次老师从手里收走教具都是嚎啕大哭,也确实让我挺心累的。

如果不是了解和意识到这是萌萌提前到来的自我意识敏感期的正常表现,我可能会焦虑,强硬地扭转她的“任性”反而阻碍了她正常的发展。但是现在,我能更加淡定,一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来化解矛盾,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她还东西的行为、并反复和她讲明道理,另一方面也顺应她的举止,比如允许她在课上还教具时不开心大哭、给她其他东西玩、甚至在不能避免这个冲突的情况下(老师不愿意暂时性地不收回教具)考虑暂停课程,直到这段敏感期平稳度过。

第三个建议是相信孩子、相信自己,静候花开。有时候真的只是我们太心急,我们什么都不需要要做,只需要等候,愿望就会悄然实现。

胆小的萌萌在过了那段“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知阶段后,就再也不肯滑滑梯了,每次把她抱到滑梯上,双手就紧紧扶住两边不肯下来,如果稍稍拨开她的手推她一下,哪怕是护住她慢慢滑,也会紧张地眼泪都要出来了。我碎碎念告诉她不用怕,耐心地引导和保护,她都不领情。

那天,抱她上滑梯后,我既没有动手,也没有言语,就让她自己坐在滑梯上面两手扶着扶手,扶了一小段时间,她忽然手一松,自己滑了下来,很快很漂亮,停下来的时候还开心地笑了。原来,只是要等一等,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也许是等两三分钟,也许是等两三个月,只要没有原则上的大问题,就耐心等等吧!

我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也会时不时感到这样那样的担心困惑:总归是在学习和实践中思考和摸索。学的多了,想的深了,做的初见成效了,渐渐也就不慌不乱了。

说了这么多,现在,你还有“育儿太过理论化”的担忧吗?你还会简单地“照书养”或者“照猪养”吗?



潘潘熊

计算机硕士毕业,28岁有了女儿萌萌,29岁实现从IT界到幼教界的华丽大转行,终于开始追寻儿时就许下的梦想。在此分享作为一个新手妈妈、一个新手幼儿教师的学习体会、经验教训、所思所感、心路历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