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该降降温了|读《优秀的绵羊》有感

Is It Time to Cool Down Elite Education?

前段时间,微信上疯传上海某知名小学在招收一年级新生时,为便于“选拔”,用奇奇怪怪的逻辑题变相“加试”考生家长。看看整个大环境:每年全国各地无数家长投入大量金钱、精力、时间,为子女们的教育削尖脑袋,运用各种资源,力争让自己的娃娃从所谓的“起跑线”开始,一路都接受精英教育,最后进入国内或世界名校。在大多数人观念里,名校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名校毕业生就是精英的同义词,就等同于今后过上精英的幸福生活。

 文:王璐 编:苏敏 


我经常会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所谓的“精英教育”就真的完美无缺吗?当读完William Deresiewicz教授在中国首次出版的《优秀的绵羊》(2016年)一书时,我深感这位智慧的教授对美国乃至全球精英教育的认识与反思之全面、深刻又朴实。

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一共在美国常春藤盟校工作24年。比起从事其他职业的人,Deresiewicz有更多机会去观察和评估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怎样的特点。

天之骄子?

William Deresiewicz在35岁那年突然意识到,他不知道该如何和到家里来维修水管的水管工交流。因为他的生活中从未花时间和从事这样职业的人交流过。他在书中描述当时的情形,受过14年高等教育的他,傻愣愣地站在那儿,手无足措,大脑一片空白。从那时起,他开始反思精英教育的劣势。正如他在2008年发表的《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精英教育的劣势)原文中说到,精英教育的第一个劣势就是,“你根本无法和不像你(这样名校毕业)的人交谈,它甚至告诉你,你无需操心这样的事,不要在这样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因为(毕业于名校)的你就是天之骄子,是‘最聪明最优秀的人之一’。 ”

在旁人眼里,精英学生无所不能,他们不仅课业成绩优秀,还擅长各种技能,并有时间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人脉广泛。但当Deresiewicz与几百名常春藤名校学生通信交流后,他发现完美无缺只是表象:

年轻的学生们身上都有类似的、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与孤独。一直以来,美国大学,特别是常春藤大学的心理咨询服务数量一直攀升,应接不暇。斯坦福大学副校长曾提出警告:“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轻重不等的问题,有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自残、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

Deresiewicz进一步指出,“由于(美国)整个精英教育的筛选体制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学生从小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固化,视野变得局限与狭隘。大部分学生只是甘于服从学校给他们设计好的框架,少有对思考本身抱有极大热情者。比如,在毕业后选择职业生涯的道路上,他们大多都是步步谨慎与精于算计,多为集中选择投资银行、咨询、法律等行业。选择这些职业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很多学生选择这样职业的动机并非个人欲望或喜爱,而是一种惯性,他们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是,除了这些工作之外,还有哪些工作是值得去做的。”

因此,Deresiewicz犀利地指出,“现有的精英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这些年轻人按部就班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我想,作者揭示精英教育的劣势,并不是为了否认精英教育存在必要性,而是让所有焦躁不安、互相攀比的人,能够回归初心。

Deresiewicz认为,“要培养出创造自我、认识自我、独立思辨能力的学生,经久不衰的最佳方案就是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小班教学的博雅教育。博雅教育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究和追求真理本身,并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这其实和我们所说的做些无用之事,读写无用之书,结交无用的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精英”有关的观念误区

回头看看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体面的形象与生活品质。“精英”,表示在某个或多个领域的优秀者或领导者,非常契合体面与光彩的形象。如果你有心去观察一下,很多不同类产品的营销广告宣传总是热衷向“精英”形象靠拢,比如地产楼盘。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时代的大众把能过上精英生活认为看成一种标配的“成功”模式。

幸好,Deresiewicz撰写的《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全面、真实地展现了精英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让我们借机梳理一直以来的观念误区:

误区一、精英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作者以自己做活生生的例子,说出了很多名校生的真实想法,他们根本不会或不屑与做普通职业的人交流。为达到苛刻的分数线进入名校,这些精英学子从小到大的时间都已贡献给各种课程安排和“可以加分”的课外活动,他们非常缺乏时间去感知真实的社会,真实的生活,缺乏动力去关注自己内心。

记得我的一位小学老师鼓励我们要多玩耍,多挖掘兴趣爱好,并经常在我们耳边唠叨:“小儿了了,大时未佳。”我一直都未能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直到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部门经理批评我们这批来自名校的大学生自视过高,与其他同事配合度差,总以自我为中心,我才做了自我反思与调整。

我发现,所谓“名校的熏陶与教育”常常容易过多集中在专业学习方面,而对人情世故的体察与历练、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是需要进入社会与各种背景、性格的人相处磨合后才会提高的。换句话说,至少目前,精英教育过于强调自己的学生是“天之骄子”,容易让学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进入社会后不接地气。

过往有位同事,我印象深刻:他毕业于上海顶尖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本人也非常有想法,总是抱怨“公司土”、“领导想法土”、“同事土”。不到半年,他自己对工作越来越没兴趣,公司也无法忍受他,最终老板“忍痛割爱”,让他“提前走路”。后来,我听说他去了一家外资企业市场部,但没过一年他又辞职了。

我认为,真正的好教育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门,让其与周围环境、与他人相处和谐,而不是在他人、与周边环境竖起一道又一道墙。

误区二、精英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心理素质好

Deresiewicz从他接触以及深入交谈的名校生中发现,那些精英学生在完美形象的背后,由于自小到大对成功以及成就有一种被压迫式的追求,很多人的内心存在令人窒息的精神焦虑和紧张。

他的一位学生曾写信给他袒露心声:“我知道很多耶鲁毕业生都深受远大抱负的痛苦,我直到现在才如此深刻地有所感受。”

“精英教育”的定位其实一直有意识地与“成功人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大众肤浅地去推导 “只有成功人士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在中国,情况也差不多。那些从小到大接受着“精英教育”的学生,为名校光环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与生活平衡,像一辆一直高速行驶的汽车,无法停下来。这种无时无刻追求成就的压迫感与紧张感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重大杀手。

最近有新闻报道,就在五月,上海重点中学复旦附中一名高二女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跳楼自杀,令人实在惋惜。花季年华的少女,在她整个世界观中,追求理想的成绩已经到达了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位置。这样可恶又愚蠢的价值观形成估计不是一天两天了。

社会大众总认为那些精英学霸们从小到大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的“洗礼”,心理素质已经奇强无比。但是,正是这种对精英学生不断拔高的期望,以及用学校排名、学习成绩高低去肤浅地“定位”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低价值感、厌世等情绪,会加速学生的挫败感从而催生心理奔溃。情况最严重的,就会出现上述自杀的悲剧。

或许,你会说,这是别人家的孩子,与我何干。但,请别忘记,是一个个个体的观念、想法、行为形成了整体社会的风气与价值导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别人家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你家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一个健康的社会而言同等重要。

误区三、精英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职业生涯一帆风顺

Deresiewicz在观察常春藤精英学生择业选择时,毫不客气地指出他们虽然聪明、能干,但内心胆小、焦虑,体现在职业选择时就非常“中规中矩”集中在金融、咨询、法律等行业,缺乏开拓适合自己新道路的勇气。

很多人不惜花费重金从小让子女接受精英教育,为的就是子女将来有一份体面光鲜的工作。把接受完精英教育,与今后职业生涯一帆风顺以及赚取高薪划等号的,大有人在。

其实,这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变恰恰证明,无论是否接受过精英教育,个体人品素养,坚韧不拔等品格,善于思考以及实践能力等综合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否有长远发展的关键。

现实中,那些敢于创业并获得成功的人很多都是毕业于普通的大学。一群高学历的硕士、博士生给大专、本科毕业的老板打工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的现象恰巧证实了Deresiewicz的观察和结论:名校毕业的学生或许在专业分数上更胜一筹,但在其他综合能力比如情绪管理、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思考及实践能力上并不起其他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更有优势。

精英学生或许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启用“名校”这块敲门砖力度更大一些,但精英教育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同义词,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情况。从长远看,任何人职业生涯的成功靠的都是持久的努力、奋斗、积极主动面对挑战与社会变化。

我常听我的一些HR朋友分享他们的感受,共同之处就是:这是一个学历以及学校背景迅速缩水的年代。当初公司寄予厚望招聘的相当一部分名校毕业生总是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小事、琐事做起,但对于加薪升职等现实利益却看得非常重,精于算计。相反,倒是那些普通学校毕业生更珍惜一份工作,踏踏实实干,通过经年累月的努力倒也在职场上非常优秀。

我一直认为,一位优秀作者最大的成功就是通过他的文字,为读者构建真实、客观的视野,激发读者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 William Deresiewicz教授所写的《优秀的绵羊》一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当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对精英教育的追捧以及期望过于高涨、无限夸大精英教育的作用时,《优秀的绵羊》一书用合理的逻辑、真实的案例让我们冷静“降温”,全面审视精英教育的劣势,去真正谦卑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王璐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本科、英国利物浦大学法学硕士,曾在上海不同的跨国公司担任法律顾问十年有余,目前是自由职业者。闲时喜欢读杂书、爱旅行与大自然,热衷瑜伽习练。关注教育,因为谁都不是孤岛,每个人都会受到教育的影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