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地陪伴,不等于所有事情亲力亲为

A Good Company Is Better Than Anything

在启行营地教育组织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创始人赵蔚做总结发言:“此刻,想要感谢的人有很多。但我特别想感谢我儿子。因为他的出生,我开始对教育感兴趣;因为他的成长让我关注教育;因为很用心地陪伴,我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他成就了我的事业。”

“母亲用心地陪伴,一定不是亲力亲为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别人能够替代的尽量让别人做,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我总是在学习我该如何陪伴,时刻保持觉知的状态;同时提醒自己要与孩子保持距离,给他自由的空间。”

先生给赵蔚的评价是——与众不同的贤妻良母。对家里所有人,包括阿姨都很关注,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而是指挥别人去做。甚至非常细节的事情都会事先想清楚安排好,然后绝对信任地放手赋权。

赵蔚认为,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母亲角色的比例转换非常重要。“每个阶段你都会遇到困境,时过境迁,其实算不了什么。当你把孩子的降生视为学习的邀请,而不是负担,全家人会在你积极情绪的带动下,达成默契,家里也为此增添了许多有趣的话题。

婆婆、工作和孩子之间的权衡

赵蔚说话不急不缓,语调温柔而优雅,这与她过往不同寻常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虽然儿子已有19岁,但是回忆起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这位母亲仍历历在目,足见其用心程度。

那时,赵蔚经常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行,工作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而孩子又嗷嗷待哺。1998年,正赶上抗洪救灾,任务很紧张,50多位领导专机乘务人员都去执行任务了,除了她。“那天,到了孩子吃奶时间,我匆匆赶回去喂奶。等我还没有走出家门,孩子就把所有奶都吐掉了。那时候我特别伤心,印象太深刻了。”说到此,她的眼眶红润,声音哽咽。

我问她这触碰到了什么,才会至今想起依然动情?

“现在有很多母亲,表现出奉献的姿态,但是内心又不平衡。其实,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辛苦,因为我不是付出者,我始终都是陪伴着和学习者。其实不光是做母亲,我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辛苦,道理一通百通,就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当时赵蔚只是觉得工作和孩子两头都没有处理好,她下决心把孩子送到沈阳的奶奶家,把自己培训好的阿姨也一并带过去。这样她平日里加倍工作,月底就坐着火车奔赴千里之外好好陪儿子。直到儿子2岁,有一次,他们去探望孩子,发现当儿子提出要上厕所时,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活从不同方向冲进厕所,她和先生都觉得夸张,“我们不希望其他人过度保护和替代孩子做很多事情。”于是,他们决定把孩子接回身边。

生活便是如此,每一次转变背后都带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奶奶舍不得孙子,即刻在北京买了房子也搬过来。赵蔚提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用另一种柔和的方式缓解了这种矛盾。但是,自己出差依旧是常态,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有限。直到幼儿园园长、教育专家孙瑞雪突然问他俩:“这是你们的孩子吗?太不像啦!和你俩的气质太不同了。谁在帮你们带孩子?”孙园长的话点醒梦中人。即便奶奶给予孙子最精心的照料,但是与母亲的亲身陪伴还是不同的。

赵蔚下决心自己带孩子。当然,这个决定还意味着要放弃在别人眼中炙手可热的好工作。

难题来了,机会也来了,又可以做出改变

“夫妻中肯定要有一个人是家庭角色的重要扮演者,那便是我,我也喜欢承担这个角色。”离开专机部队后,赵蔚走进校园进修,随后进入国务院机关工作。固定的工作和生活作息,让她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

早在孩子出生前,赵蔚就开始大量阅读有关教育、养育类的书籍。等孩子进入公立小学后,她又陪着儿子读历史、物理、地理等各类知识书;一起看演出、听音乐会;风雨无阻地打冰球;带着儿子的同学一起去乡下玩。

“现在更多的母亲把精力消耗在孩子吃喝拉撒睡上,手把手地教课堂学过的东西,这样亲子之间就少了很多轻松的互动。我从来不会管孩子的学业问题,这些事情应该由他自己负责。我注重的是能力培养和性格的塑造,陪他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母子俩也从来没有因为学习上的事情较过劲。“儿子上初中之前我都是这样的陪伴,我也乐在其中,学习了很多知识,重新又过了一个童年。”

当我问她怎么会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作为母亲的角色定位,她认为:“母亲主要的就是呈现一种积极的状态。身为孩子的榜样,尽量不抱怨,表现得积极好学,对所有事物充满好奇,并乐享其中。”

那时,儿子就读的是市重点小学。赵蔚认为孩子除了学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与传统学校所倡导的“学习至上”的教育理念相悖,她竟因此被老师视为“异类”。她便果断地将孩子转入国际学校学习。完全不同的教育培养体系致使儿子从小学5年级起,就越来越不需要母亲的陪伴了。“当时我的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孩子又不需要我了,我开始感到重心不稳,找不到定位。我是一个主动型的人,能够很敏感地看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难题来了时,我总会对儿子或下属说——机会来了,我们又可以做点事情了。”

赵蔚再次离开国家机关,自己创业投身教育行业。

在孩子面前我毫无逻辑和时间观念

做出这个决定,当然不是一拍脑袋的事情。

赵蔚最初创业项目还不是启行营地教育,而是一家教育公益机构。那时白天在机关上班,晚上和志愿者讨论公益项目,她根本没有时间陪儿子吃晚饭,即便偶尔一起吃饭也是心不在焉的。当几头难以平衡时,她开始权衡究竟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其实每个人都有纠结的时刻,我觉得最终还是要听从内心的声音。所有的事情放在一起哪个最重要?那就大胆笃定地选择吧。”赵蔚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主要得益于原生家庭的成长氛围。从小父母给予她的是非常宽松、信任的生活环境,基本上人生所有决定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现在,她又把这份爱与自由的感觉传递给了儿子。

同时,她强调“现在倾向于主张母亲在家应该三头六臂,高效率做事。虽然我在工作中很有条理,很细心,但我反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逻辑性和时间观念。我会让孩子了解,做任何事情都是他自己想做的。有位教育者就曾对我说过,你之所以跟孩子相处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你没有逻辑。”

启行营地注重的恰恰就是孩子们能力学习的培养,“不是指吃饭穿衣这类琐事,而是你的适应性、好奇心、学习的方式、遇到困境迅速调整自己的能力,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能力让自己和他人生活得更好。”赵蔚感慨,其实金钱、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今天是否开心这些都没有那么重要。“女人只要心不老就学习吧,抱着学习的心态,你会带动起周遭的氛围,让周围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好。”接下来,赵蔚又要去美国学习内观的课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她近日提上日程的功课。


采/文:颖新 编:曹新星 图:Lens视觉摄影工作室


2017 5月刊 《聚焦都市母亲》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 聚焦都市母亲
  • 用心地陪伴,不等于所有事情亲力亲为
  • 做母亲,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
  • 我希望能成为儿子人生中的导师
  • 做妈妈,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 产后抑郁,中国“新”妈妈的痛与怕

|学无止境|

  • 妈妈,我想和您这样做母亲节
  • 神奇的古生物考古学
  • 来自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学生的绘画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 做个好邻居
  • 单身母亲的挑战与精彩

|专栏|

  • 作为母亲,我为儿子们骄傲
  • 你离我太近了妈妈
  • 做个钟点妈妈

|美食菁选|

  • 亲子下午茶,共享午后时光

|全家出动|


本文原载《聚焦都市母亲》,印刷版于2017年5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购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