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原版阅读”本真: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阅读

Rediscovering the Joy of Reading: Letting Kids Read Like Kids

“原版阅读”和“学习英语”,到底是什么关系?

曾有一本书是几位教授向家长介绍原版阅读理念的,封面上的推荐语写着“阅读不是学英语,阅读就是学英语,阅读超越学英语”,基本上这是大多数家长对阅读的“期待”。首先保证温饱(孩子有兴趣,喜欢读,考试能过关),慢慢奔小康(培养诸多软实力或者全面素质)。

这些想法“对”吗?不能说“错”,但无论你对原版阅读的诉求在于“学习英语”还是在于国际视野、批判思维、文化素养这些“软实力”,或者是为了阅读的种种甜头设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本质上仍是“功利”导向的思维。当阅读没有及时带来具体的“效果”,爸爸妈妈很容易产生焦虑,焦虑之下的不当“介入”,反而会干扰了孩子自然的阅读进程,陷入“焦虑—干扰—阻碍—焦虑”的死循环。

所以我不太赞成为“阅读”赋予太多直接和实际的“功效”。在我眼里阅读是“看星星”,不是“抓药方”。仰望星空也许让你心胸涤荡,却并不像“对症下药”一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非要问阅读有什么“意义”,不妨用Clifton Fadiman在《一生的读书计划》里的一段话作答:“我们都会无知地死去,阅读不是魔法,不会让你我自动变成有教养的人,它不会替我们解释人生中的种种奥秘,也不会使人幸福——这种功效属于牙膏、摩托车与除臭剂之类的东西,却不属于柏拉图、狄更斯和海明威。但这个计划会像爱情和其他能激发你深层潜能的事情一样,使你内在的生活更有意义,也更有趣。”

撇去阅读的功利“目的”,不妨说,阅读原版书,确实可以带来不错的英语学习“效果”—不论是在“素养”还是“应试”的层面。语言本是为了“交流”而存在的,借用一本书中的说法:原版英文书就是一个真实的英语语境。原版阅读的“解读”和“对话”过程,本身就是在真实地运用语言。这种“运用”还不同于在外教口语班打打招呼、谈谈天气,它包含了思想、经验甚至思维和文化的深度碰撞。孩子在原版阅读中,同时完成“交流实践”和“文化积累”,这会渐渐积淀为他们真实的“英语交际能力”。

具体到词汇、语法的学习,在原版阅读中,英文单词和语法规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处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之中。孩子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不断与它们接触,在变幻的“语境”中猜想、验证、再认、修正,自然完成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如果再结合与“Native Speaker”的直接交流讨论,要比抽离语境的“背诵”有效得多。

当然原版阅读不是包治百病,也不能单独起作用。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长期的“过程”,听说读写,家庭环境和专业引导,都在其中起到作用。阅读经常是一个“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过程。爸爸妈妈不妨放宽心,相信孩子的成长力量,为孩子创造接触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条件,看看阅读究竟会和孩子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阅读启蒙”,是不是越早开始越好?

有时候家长早早把孩子送进机构学“自然拼读”,或者在家听音频“磨耳朵”,说:“我希望孩子把基本功打好。”可是,什么才是学习的基本功?好奇心、专注度、以及抓取信息的能力……无一不和阅读相关。

在当前的普遍焦虑和升学压力之下,家长很容易被裹挟着去达成一些短期目标,而忘了最根本的“启蒙”的含义,是将孩子带到知识的星空下,激发他们想阅读和探究的渴望,协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是自己来扮演“英语老师”的角色。

“阅读启蒙”可以有很多层次:家里到处都是书,爸爸妈妈爱看书,小朋友从小就在书堆里摸爬滚打,慢慢有兴趣翻书看图,这是最早最早对书的“亲近感”;再大一些,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看书,讲故事给孩子听,伴随即兴互动讨论,这是轻松自然的亲子阅读体验;再后来,有些孩子会自己找书来看,或者看图,或者连蒙带猜看文字,这是孩子主动阅读愿望的萌芽;到学校跟着老师学拼读、学认字,学阅读的方法技巧,开始有明确的阶段和目标,这算是系统地开始“阅读启蒙”。

从这些“层次”来看,亲近书本的时间也许不分早晚,只是爸爸妈妈最好不要抱有具体的期待,也不宜设置制式化的目标。在家里放一些英文书,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等待合适的契机去向孩子介绍。如果是系统的阅读学习(包括学习Phonics、跟着机构/分级阅读系统进行有明确阶段、目标的学习等),不宜早于5周岁。在孩子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依照大人的意志开始强硬“启蒙”,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造成长久的伤害。

见过一些让人心痛的例子,孩子两三岁就被送到机构学Phonics、听完全听不懂的英语音频来“磨耳朵”,或者才上小学就被逼着查单词读初级章节书……极端的情况是,孩子一看到英文书就眼泪直流,怎么也不愿读下去。隐蔽一点则是:孩子长期被要求读太难的书,造成不求甚解或为了讨好大人“不懂装懂”。这样的孩子看似能读很难的书(甚至因为听音频背诵或学过Phonics,能够流利朗读),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学习中最大的障碍。

“分级阅读”的本意

如今很多家庭都把在家囤一套I Can Read / Step Into Reading等分级读物当作“标配”,让孩子一本接一本、一个级别一个级别地往上阅读,认为这就是“分级阅读”。

但读“分级读物”和“分级阅读”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分级读物(Graded Reader)是一种书籍类型:即采用特定难度的词汇/句型,为某一阅读能力水平的读者专门编写的读物;而分级阅读(Leveled Reading)是一套阅读理念与方法:孩子需要读与Ta的阅读能力相匹配的书,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为此英语国家已经发展出相当成熟的分级阅读系统,包含对孩子阅读能力的评估和对书籍阅读难度的评估,并将二者相匹配。

近年发现有些爸爸妈妈对“分级读物”和“分级阅读系统”都有一定程度的迷信:好像只要囤好一套分级读物,孩子就可以循序渐进学会阅读;或者动不动在“分级阅读系统”里查询孩子在读的书,甚至有意拿超过孩子年级水平的书要求孩子“挑战”。这些做法其实是忽略了“分级阅读”的本意:它的存在本是为了帮助孩子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与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心智最相匹配的书,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接受一定的挑战,一步一步成长为“独立阅读者”。

记住这一点,爸爸妈妈就不必在“孩子该读分级读物还是绘本”“哪套分级读物最值得入”这种问题上反复纠结,或者紧盯孩子所读的书的“分级数据”,把它当成炫耀的资本或焦虑的原因。标准化的系统能给我们参考和指引,却没法替代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观察、了解和爱。比起量化的分级数值,更值得爸爸妈妈留意的是孩子阅读一本书时的真实反应:是投入而有共鸣,还是无聊或受挫?当孩子带着理解去读Ta真心喜爱的书,阅读力量才会得到最真实有效的增长。

有“必读书单”吗?为孩子选书要注意什么?

如今一些KOL或所谓“阅读推广人”已经成功地把卖书的气氛炒到了卖淘宝爆款的状态,充分地把握了妈妈们的购物心理,并进一步通过培养家长们对书单的迷恋和依赖而加剧了家长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但真有哪本书是孩子非读不可的吗?我自己并不相信。

许多家长和我们分享过点燃孩子阅读兴趣的“第一本书”,类型真是千奇百怪——有位文学评论专业出身的妈妈,她的儿子是通过一套“植物大战僵尸”的书推开了阅读的大门;有爱美爱跳舞的女孩,扎进自家的“公主图书馆”就能专心读上很久;还有趣味小众的孩子,是从人体解剖、天体运行类的“硬科学”书籍发现了阅读的魅力……那些所谓的“经典名著”,还有一些其实是适合了大人趣味的“获奖绘本”,反而很少在列。

我曾经“杜撰”过一个说法:孩子不需要书单,却值得常常去书店、图书馆。比起盲目囤书,不妨带孩子去到有更广阔选择的地方,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不必过早开始担心孩子的“阅读口味”,再刁钻的“美食家”,也是遍尝百味才有了独到的品味。爸爸妈妈当然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欣赏的作品,但让孩子读他们喜欢的书,一定是最高原则。只有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才有动力去读下一本书、再下一本书……也才有可能与那些真正的“经典”相遇。

如果非要总结“原版阅读”的方法,我觉得就是:让孩子像孩子一样去阅读。不必去想“阅读”这件事能给Ta带来什么,就是简单地在Ta好奇或无聊的时候,有一本书在旁,可以轻轻地打开、慢慢地观察,跟着自己的节奏,完成和书的对话。有时候大人克制住一点“指点”和“帮助”的冲动,美好的事情反而会慢慢发生。

文、图:Storyland提供

本文原载《菁kids》上海版2017年3月刊,购买杂志,请点击链接,或扫描下面二维码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