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背巾与分床睡

eQ519FMyTL6AFeFZAABrKS9sEeE427水纹路专栏

新浪微博@水纹路    曾经是图书编辑,做了三年全职妈妈以后,目前是自由撰稿人,女儿小悠正上小学。2014年7月14日凌晨,二女儿小豆顺利降生,从此正式成为二宝妈妈。

      我从怀孕开始就看了很多育儿书,各种育儿流派观念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谈到“分床睡”,却都惊人地一致。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孩子从出生六个月甚至四个月开始,就应该独睡。我所知道的尤其是美国的父母,是用“哭声免疫法”来训练几个月的孩子独睡。后来这个方法遭到一些父母的反思,尤其西尔斯医生夫妇实践出“亲密育儿法”提倡“家庭大床”之后,分床睡的年龄被大大的缩后了。但就我看到的关于“分床睡”的建议,最晚也是4岁。专家认为,2岁到4岁是孩子的最佳分床年龄,超过四岁还和第一抚养人一起同床睡觉的话,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不利。

      如果按照书本和专家的标准,无疑,在“分床睡”这件事情上,我是彻底,失败了。

      小悠从出生就是纯母乳喂养,到5个半月加辅食,2岁3个月离乳喝牛奶。一开始我们把婴儿床放在大床旁边,每晚她要是哭我就起床抱过来喂。她是属于夜奶比较频繁的孩子,每晚少则2、3次多则7、8次,我实在辛苦。后来专门买来西尔斯医生写的《夜间育儿》这本书来看,才放弃了婴儿床,而把她抱到大床上睡到我的旁边。晚上要吃奶时就侧身吃,我不用醒太透,喂完容易入睡。彼时小悠9个月大,从此就走上了和我一起睡觉的不归路。

      2岁3个月离乳之后,她随即开始睡整夜觉,一晚上不醒来,当时我真有历尽炼狱终于重生之感。但是入睡还是很麻烦,要唱歌、讲故事、聊天、抱着搂着。这一折腾就到了6岁。在她4岁左右我也想过分床睡,但是除了书上说这是最佳年龄以外,小悠这里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的契机。有时候我有事晚归,她都要等到我回家搂着她一起躺到被窝里才能入睡。但是小悠那样健康活泼,一起睡就一起睡吧,我把书上的种种忠告抛诸脑后了。

      6岁左右,小悠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对黑暗、死亡和未知的感知越来越明确,开始在睡前念叨“害怕”这件事。她总是说害怕黑暗,不敢闭上眼睛,要紧紧抱着我,感受我的存在。她是我亲自带大,我了解她,对她表达的害怕,并没有过多焦虑。查了一些资料看,6、7岁的孩子,大都会在睡前感到恐惧,对环境的体悟更复杂微妙了。我顺其自然就好。于是,就又搂着哄着继续一床睡。

      可是这个时候,我怀孕了。

      人生的奇诡又出现了,想了千百遍的事情,往往被一个意外改变了面目。我怀孕之后,一直吐到4、5个月,妊娠反应剧烈,根本没有精力再来想分床的事了。有时候还未到小悠入睡时间,我就已经支持不住,倒头大睡过去。她和爸爸怎么商量着睡觉的,我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某一天我和她一起入睡,突然发现,她没再念叨“害怕”了。我们说一会儿话,她甚至也不搂着我了,只是要我握着她的手,就这样各自睡去。我隐隐感觉到,在分床睡这件事情上,也许,会出现什么“神启”,也许,最恰当的时机快到了。

      去年8月,小悠临上小学前,一家子去买文具,恰好商场的另一边在卖儿童家具,小悠看上一套,我们就订了放在她的房间。这大半年以来,她偶尔会说:“今天晚上我自己睡。”但都是到临睡前反悔。我也没当回事。

      怀孕快7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准备妹妹出生后需要用到的东西,婴儿床、纸尿裤、小衣服之类的新生儿用品,海量一样涌进家门,就铺排在小悠眼前。她觉得好新鲜,一件件地看,和我一起憧憬妹妹到来之后的日子。那天,快递送来一个包裹,是我在网上订的“西尔斯背巾”。有环的那种,可以竖背和横背,还可以很隐蔽地喂奶,也解放了双手来干活。刚开始需要学习怎么用,我就在电脑上找了视频来看。小悠也兴趣盎然,和我一起看了好几遍视频,并叫我用背巾在她身上操练了几次,还指导我来着,就这么玩了2个小时。

      之后我把背巾放到一边干活去了,回头看到小悠居然自己把背巾背好,里面放了一枚毛绒小娃娃。那天接下来的时间,她就一直背着自己的“孩子”,推着童车,各种照顾,玩得投入又真诚。天快黑的时候,她走到自己的房间门口,看着那张已经摆了快一年的床说:“今天晚上我自己睡。”

      到了晚上,洗漱完毕,她躺到自己的床上,要我放下蚊帐,对我说:“晚安,妈妈,明天见。”关上灯,我回到卧室,和悠爸面面相觑。小悠,就这么长大了?第二天,临睡前她又对爸爸说:“爸爸,以后我就不会老和妈妈睡了,你要照顾好妈妈。”难得的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她情绪稳定,就和平常一样。

      小悠就这样突如其来又异常平静地过渡到了“分床睡”,既在我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我意料之中。也许妹妹快来了让她更真切感受到“姐姐”这个身份,觉得自己是“大孩子”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我无法确切知道她的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悠爸和我都觉得,“分床睡”,这是她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的决定。

      她准备好了,是自己准备好的,也许成长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啊。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4年九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