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级”的困惑

piano-child-hd-wallpaper

 

文: 心桥   编: 李佳

古典音乐来自欧洲,欧裔爱音乐学音乐的孩子应该也不少吧,他们怎么都不来考级呢? 为什么在笔试现场满眼见到的都是亚裔呢?

2012年1月,有幸在 NorCal House of Chess 举办的国际象棋大赛开幕式上听到年仅9岁的 Solomon Ge 的钢琴独奏,让我叹为观止。他不仅把肖邦的曲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自己创作的一首更让在座观众,包括来自欧洲各国的大师们,听得如痴如醉。门外汉的我冒着傻气请教 Solomon 的妈妈:“弹得这么好,得是多少级啊?”

葛妈妈和气地回答:“不知道,因为他从没考过级。”

去年夏天在湾区的一场大型棋赛上,偶遇另外一位9岁华裔琴童,他已经在旧金山交响乐礼堂表演过。请教他的父亲,他的回答也是一样:“从来没考过级!”

我不禁纳闷:如果弹得这么好的孩子都不考级,那传说中的钢琴级别是谁在考呢?

我儿子威廉从幼儿园开始学钢琴,去年秋季就满3年了。10月底,俄裔老师通知,推荐他去考 Certificate of Merit (CM)5级,说每年只会推荐一半的学生去考,“推荐”就证明你水平已经到了。当时我一激动,就答应了。

结 果还没等到交注册费我们就后悔了。这个准备的过程和我们当初支持威廉练钢琴的初衷背道而驰。选修一门乐器,对大脑是很好的保健,还弥补了公立学校因资金不 足而削减的音乐课程。像任何其它课外活动一样,兴趣是动力。威廉一直很喜欢弹不同的曲子,近一年来对流行音乐尤其感兴趣,还去书店挑了不少 pop music 的谱子,自己弹得不亦乐乎。我也刚刚征取到古典音乐出身的老师的同意,每次上课时加一首威廉自选的曲目。

我们从未想过让威廉走音乐专业,总觉得曲子练得差不多,保持兴趣能继续就好了。可自从同意去考 CM Level Test,老师上课就只教那三首古典曲目。翻来覆去地挑出不足的地方,力求完美,让威廉是越练越烦。还有,威廉从小酷爱乐理,一直都比弹的曲子高两级,今年弹5级的乐谱但在学7级的乐理书,所以重新去看5级的乐理书对他毫无新意。本来挺喜欢的钢琴,现在都有心放弃了。

就这样一直到12月底,我小心翼翼地问老师可不可以退出 CM Level Test,白交注册费(48美元)也可以;老师一脸不悦,说名字已经交上去了,不得反悔。于是我只好收起退堂鼓,只盼着考试赶快结束,就可以正常学习了。

3月 开考前,老师不满意,说自己辛辛苦苦给威廉找出来的毛病他一犯再犯,要求他最后一个星期每天要练3个小时。天地良心,真的不是我们有意不恭:原来威廉都是 自觉去弹的,但现在备考备的,我们得给小费他才肯每天练那三首指定曲目半个小时。后悔啊!这叫什么事儿?花钱买罪受,还把对钢琴的兴趣给练没了!本来老师 还计划在他3月1日考试前再加一堂课,我婉言谢绝了:您把该修改的地方早给他指出来了,我们留着那节课的学费以后学点儿他感兴趣的吧。

好不容易盼到考试那天,才发现这个 CM Level Test 还真正规。每位考生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考点,威廉的在 Castro Valley 一个私人琴房,考官看上去专业又和气。弹琴虽然只有20分钟左右,但不光包括自己准备的曲子和各种 scales,还要现场弹考官给的谱子。家长只能在门外等,根本听不到里面的声音。问他谈得怎样,答说挺好,然后就忙着去参加棒球训练了。

笔试的乐理部分是统一考点,在 Chabot College,3月8日/9日早上9点到下午3点间随时可以去,老师提醒要留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9-10级的要近两个小时),还要带耳机测试听力。

9号早上十点半找到那里时,停车场已经满了。把威廉送进考场后回头一看,在门口等待的家长都是亚裔,其中威廉下象棋的棋友,打棒球的球友的家长就好几位,还见到了已经几年没碰过头的旧友。平时忙得约都约不到一起的家长,跑这儿来聚会了!

很多在场的家长都是年年带孩子来考的,像我这样第一次来的很少。一位曾经回国过三年的妈妈提到:在国内,孩子课外学什么都要考级,分得可细了:美术就有国画,油画,钢笔画等等不同分级。美国除了钢琴有 CM Level Test 外,其它适合小学生的级别考试根本没有。(另外一位家长庆幸:幸亏有华裔引进珠心算考级,填补空白。)

国内的孩子可以拿考级的证书帮助自己升学加分,可在美国就近上学,考级有什么用呢?曾请教过几位已经过了钢琴十级的高中生,他们一口咬定十级的证书写在大学申请表上会加分。但去年参加的几个升学讲座都申明,这个优势已经不再存在了。

一位棋友家长看到我的不解,说交钱赔时间去带孩子参加计分的棋赛和考钢琴不是一个道理吗?如果把象棋当业余爱好完全没必要去参赛。还有跆拳道,游泳,哪项不是从初级到高级一级一级地进步?另外有家长解释,如果孩子没时间参加学校乐团,CM证书可以是将来高中时修 AP Music 课的敲门砖。

这些倒是我之前没想过的。

回家后第一次去网上查找CM的信息,发现自己真的不能因为威廉备考的经历而把这个考试全盘否定。Certificate of Merit (CM)1933年始于加州,每年有大约三万学生学习 CM Program,种类除钢琴和小提琴外还有大提琴、萨克斯等等许多。CM级别按乐器分10到11级不等,年度考试需要是加州音乐教师协会 (the Music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  – MTAC) 会员才可以推荐学生报名。

本来对这个考试满腹怨言的威廉,考乐理时碰到这么多朋友,也不说什么了。下午接到老师通知,他的一首巴赫曲子被选中参加 MTAC State Convention Recital(MTAC协会会议上的独奏),更让他沾沾自喜,完全忘掉了练习时的烦躁。

而我虽然很高兴考级终于结束,可以恢复正常学习了,也看到了它专业的一面,但心里还是充满疑惑,看不到它和我们支持的音乐学习有多少关联。

是给孩子水平的认证吗?如果真有水平,像文章开头见过的两位超级琴童,人家是不用那个证书去证明自己的。是给家长间相互攀比提供方便吗?你儿子刚9岁就过5级,而她女儿10岁才过3级,是不是证明你比她为人父母的水平高了一级呢?而且周围几位朋友的孩子高中考过十级后就不再碰钢琴了。学钢琴的目的就止于那页证书吗?

古典音乐来自欧洲,欧裔爱音乐学音乐的孩子应该也不少吧,他们怎么都不来考级呢? 为什么在笔试现场满眼见到的都是亚裔呢?

如果有机会多请教一些资深家长,也许我会找到准确的答案。但就自己的经历来讲,每年花三四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一个可有可无的考试,代价太大。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在不冒犯老师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对“考级”敬而远之吧。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4年6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