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文:晓辉 录音整理:冯小瑜 图:BISS Puxi提供
就菁kids上海10月刊“如何成为优秀家长”的话题,我们采访了上海英国学校浦西校区的新校长Neil Hopkin先生。在来中国之前,Hopkin先生曾在英国和新加坡两国领导过多所国际学校的教学,他本身也是一位父亲,有一个8岁的儿子。
采访进行时,正值BISS Puxi新学年开学,虽然到中国尚未满一个月,但Hopkin先生已经见过了很多学生家长。“现在已经开学,度假归来的家庭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所以放学后会安排与家长的见面会,大家也都很好奇新校长是什么样的人,”在Hopkin先生看来,传达出平易近人的信息,让家长知道校长是“可接近”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任纽带。在他的办公室中,Hopkin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关于如何做好家长的看法和心得。
关于择校:区分家长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十分必要
为了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大部分家长都会亲自到学校探访,在聆听学校给到的介绍和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在随后的校园参观中通过细心的观察来检验这些信息是否属实,这需要敏锐的眼神,往往取决于一个家长本身的能力和涵养。
除此之外,不妨体会一下自己的感觉,“有时候是不是理想的学校,甚至只要一分钟就能判断,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氛围;你也可以基于自身的诉求,询问是否有符合自己孩子特长的教育资源,比如数学、体育、艺术等等的特色设计”。
“其实,家长探校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探校之前,先了解和聆听自己孩子的兴趣。很多时候家长感兴趣的,孩子未必喜欢;或者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喜好,有的非常明显,有的虽然不突出,但通过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兴趣是终生学习的动力,明智的家长会区分清楚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的意愿,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找合适的学校”,Hopkin先生强调说。
双向支撑:校园社区参与与家庭交流
在国际社区,很多国际学校学生的家长可能是一个外出工作,一个全职在家,因此负责家庭的家长会有很多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和学习当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和学校打交道。
大部分国际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家委会,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社交平台,“家委会存在的意义是双向的,一方面,家长可以协助学校展开各种活动,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成为孩子在校园生活中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家委会的存在也有利于外国家长群体找到归属感,家长之间的联结可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本地社区,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家长对教育都非常关注,对个体性、个人意识和价值也更加重视,信任却少了点。五十年前的社会,大家都很相信学校、医院、警察局等专业机构,现在的家长则要求参与更多,他们希望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和表现,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他们也想知道怎样提供帮助。其实这是一种好现象,家长的积极参与在学校、孩子和家庭之前建立起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像一个三角形,既能相互联动,也能保证稳定性。”
另外,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除了主动参与到学校活动当中之外,健康的家庭交流也至关重要。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这种倾听是有技巧的,“4岁的孩子只要你随意问一句,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跟你分享他一天在学校遇到的所有事情,甚至一点细节都不漏掉(笑);但如果是十四岁的孩子,他可能只会淡淡地回你一句‘还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话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家长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就要提前想清楚自己想知道的是什么,“可以有意识地营造适合对话的环境,比如在厨房,你可以让孩子帮忙切个萝卜,然后一边切一边交流,这是你们在一起的时间,而不是你正式地占用他的时间。睡前也是个不错的时机”。
另外,要平等、尊重地与孩子展开对话,而不是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永远不要强迫孩子与你交流,人只有在愿意说话的时候才会好好说话,强迫的对话并不是交流。也不要对孩子的‘消极’回答有偏见和明显的不快情绪,比如孩子说今天在学校不怎么样的时候,不要皱眉或脸色表现得很难看,这样的话他就不愿意再说下去了”。可以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避免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就能了解的问题,对话的时候多留个对方一点回答的空间。
“用一种温柔有爱的方式去倾听你的孩子,你倾听的态度会影响到他日后的生活,因此要注意有的话能说有的话不能说,有足够的耐心而没有偏见。年轻人容易冲动,他们会为在五分钟之内做的事后悔五年,家长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去走上适合他们的道路,而不是批判和苛责。这样才是有效率的教育,也能造就幸福的人生。”
因材施教:教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成为好的家长更没有统一标准
可以影响一个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因素太多,历史积淀、文化背景、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被教养的经历,甚至成为父母时的年龄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所以究竟该如何教育还是要从孩子本身出发,因材施教,“让他们掌握智识能力和工具,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经历,自己去看看这个世界。”
“说实话,我们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下一刻会变成什么样,全球变暖、战争、技术革新,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虽然处在这个时代中,但却没有办法知道我们的孩子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就像100年前,如果我希望我的儿子成为程序员,人们会问这是什么。我们现在也是如此,甚至5年、10年后的事情都没有办法预测,新的工作层出不穷。”
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没有办法为孩子规划好未来的路,确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我个人信奉的教育信条是这样的:因材施教,让孩子学会面对挑战,也不限制他们的机会和经历,不禁锢他们的自由想象。孩子的好奇有时候就像是星星之火,需要你去点燃而不是熄灭”。
有些人认为教育是前往锦绣前程的通行证,但它其实是培养价值观的过程,“希望家长们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也希望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相信我们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优良品质,继续砥砺前行,做一个自己满意,也有益于社会的人”。
采访对象:Dr.Neil Hopkin
本文原载于菁kids上海10月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