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来顺义“抓娃娃”?

文 | Yvonne 图 | 网络

这个暑期,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抓娃娃》这部电影拿捏了一下,至少我这个非典型半佛系妈,在影院里的笑声是些微尴尬的,看完后的心情是少许忐忑的,如今提笔时的感慨是五味杂陈的……

Part.1,《抓娃娃》说的是什么?

西虹市富豪马成钢和妻子春兰,希望儿子早日成才继承家业,由于大儿子被富养成了个废物,他们盯上了几岁的小儿子,专门构建了一个穷养儿子版的“楚门的世界”,开始了打造牛娃的远大工程。

不能不说煞费苦心,小儿子被改名为马继业,寄托了富豪夫妻所有的希望。

他们住在破败的大院,祖孙三代四口挤在一个屋子里,而院子里其他所有闲杂人等,都是马成钢请来的专业教育团队,为鸡娃计划而存在的NPC。

奶奶是重金聘来的教育大咖,天天言传身教传统文化的精髓;邻居开书店的叔叔,主要功能是见缝插针地向他各种推荐名著;楼下阿姨明明是在搓衣板上洗衣服,却在他路过时突然讨论起了摩擦力;讲英语没自信?路上都能偶遇发音纯正的老外,把英文课本上的问答照本宣科过一遍;连去买菜时,也能刚好碰到老外摆的摊子……

NPC们会见缝插针地来一句:知道清北大学吗?优秀的孩子都应该去那上学。

还有老爸一会儿在身边拖着脚上张着嘴的鞋,一会儿骑着驴出门打工,一家人在门口上演惜别的苦情戏码……

马继业每天生活在监控下,日记每晚被偷来剖析,连微表情都被专家拿来分析;和女同学青梅竹马?出重金设计路线,让两人合情合理地分开;梦想上体校?马上安排意外发生,小插曲后一切按着既定的规划按步进行……

于是这个富豪家的二代,被浸在苦水里,苦菜花一样地长大了,他的父母处心积虑地想要在布满了机关和NPC的国产版“楚门的世界里”,生产出一个品格卓越、孝顺懂事、最终考上清北的牛娃。

抓呀抓呀抓娃娃,抓到一个好娃娃……你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娃?又有多大机率能定制出一个你心心念念的梦中神娃?

说来好笑,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宇宙鸡娃中心的顺义,换个角度看,顺义可以说是一个“抓娃娃”的大型实体演练中心,而且颇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别不相信,是时候祭出北大保安的经典哲学三问:
你是谁——你是不是对孩子紧张在意,尤其在教育问题上容易纠结,患得患失的的父母?从哪来——你是不是对孩子有一套随大流的规划,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做的事能导向什么结果?到哪去——你是不是希望孩子能超越绝大多数同龄人,以入到常青藤、牛津剑桥级别的名校为最终标的?顺义,这里老牌国际学校、民办双语学校扎堆;这里各种标化考试培训班、升学顾问公司林立;这里随处可见穿着不同校服的学生,放学后在豪车接送下奔赴各个机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们在这里浸染的不是苦水,可能是另一个极端,毕竟国际教育的背景,真金白银的付出,是顺义教育圈的标配;但想深一层,两者不都是在按照家长的标准和目标,去如法炮制定制款的娃吗?

在顺义,想清静地吃个饭挺不容易的。好几次刚在餐厅坐下,隔壁桌的声音穿透而来:

“我们要好好规划一下假期安排,国际生嘛,公益活动不能少,还是考虑那个大家都做的非洲项目……”
“艺术生就是要提前找好顾问机构,能帮忙作品集不说,还能帮你参展……”
“这次考试出分不理想,或者我们换一家培训班,标化考试是有套路的……”

这更像“楚门的世界”的顺义版本。难道是同在顺义鸡娃圈,当关注点在鸡娃,关注决定了觉知,觉知又反过来加强了关注,于是互为因果的循环效应,吸引来了同款兢兢业业打造牛娃的妈?

四面八方”升学、规划、顾问、提分”的字眼直击耳膜,也冲击着心灵。“人家有的不能落下,照葫芦画瓢也得做全套”,如此这般暗暗下着决心,再想起自家鸡也鸡不起的娃,我突然想点一杯苦涩的酒……

当然事无绝对,有时也有意外收获。

一次在一家生意火爆的意大利餐厅吃饭,旁边桌的三位妈妈围着一位中文讲得很好的老外,就一系列课外辅导的话题展开着热烈讨论。因为离得近,半顿饭的功夫,三位妈妈孩子的学校、成绩、甚至爱好特长我都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倒是那位老师,说话言简意赅,见地不凡。因被老师的教育理念所吸引,踌躇再三我还是鼓足勇气征求了对方同意,涎着脸挤进了他们的“圆桌会议”。之后加了老师的微信,孩子学业上的问题经常向他请教,也受益匪浅,这种吃个饭都能“拣”个资深顾问老师的事,大概率也只能发生在顺义吧。

不久前的一天错过了饭点,随便找了家大卖场的美食广场想快速解决午餐,刚坐定就听到邻桌的妈妈在大声安慰孩子,“我们进的是卡梅,知道卡梅的录取率吗?不用担心跟不上,第一年辛苦点,实在不行第二年我们转学。”孩子低着头没说话,旁边的爸爸神情紧张地看看妈妈又看看孩子……

大顺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Part.2,不向众人行处行,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不止全民皆卷的顺义,谁不知道这几年海外名校申请竞争越来越激烈,卷到了白热化,卷出了花儿。

应运而生的升学顾问、文书老师、培训机构,活动策划,俨然形成了一条规模日渐壮大的产业链。

君不见,升学顾问按市面价格严格分成了三六九等,谁申请季放了卫星拿到大藤offer,来年即刻涨价;
君不见,文书老师恨不得变成招生官肚里的蛔虫,把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研究到底儿掉,一纸六百字的个人简介改个三四十遍是寻常事;
君不见,培训机构身体力行着“培训要从娃娃抓起”,“标化考试终须过,培训绵绵无绝期”;
君不见,活动策划的鄙视链一目了然,砸钱、砸时间、砸资源,最后才能砸出一张高大上的活动表……
千军万马,前赴后继地挤在这条通往名校的独木桥上。

回到北大保安的经典哲学三问,我们有没有问过孩子,或者让孩子沉心静气地问问自己—我是谁?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北大清华、哈耶普斯麻、牛津剑桥真的是值得奋斗的唯一目标吗,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

如果展开篇幅,这个话题可能很难收得住,且附上两个可信度很高,尚待严格考证的数据:

一家颇有名气的升学顾问老师说,据她们的第一手资料,牛校国际部的高中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吃抗抑郁的药;另一位专注美本的资深顾问在最近的直播讲座里提到,全美排名前五十的大学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大一不合格率接近30%。

那么回到一切的原点,千辛万苦入了名校,难道不是为了顺利毕业?父母严格按着规划,一步步设计好了子女的爬藤之路,最终不是为了孩子有个幸福人生?

这个本末倒置的问题,让我想起一位独立独行的朋友。

她的儿子从小国际学校长大,成绩普通,唯一的特长是烹饪。这个孩子从小就对煮饭感兴趣,无师自通还创意十足,没事就爱在厨房鼓捣。看到了儿子天生的热情在煮饭,她和英国老公一商量,高中毕业后就把儿子送到了欧洲的一家烹饪学校。

孩子非常开心,她则顶住了来自父母亲朋的非议,坚持到了儿子修完了所有高阶课程,还顺带拿了几个烹饪比赛的奖,同时成为了几万粉丝追看他直播做菜的网红。儿子毕业后工作offer拿到手软,和妈妈无话不谈,两人是母子也是最交心的朋友。

见过不少在鸡娃路上赔掉了亲子关系、孩子身心健康的例子,这个朋友多多少少影响了我。

女儿数学不好,补课老师换了几拨,还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自己也越学越有挫败感,后来转念一想算了,天生我材必有用,何必在不善长的东西上死耗,让孩子自由发展吧。

最后DP阶段听女儿的意见选了难度最低的数学课,运气好碰上了一位有耐心的数学老师,一周只补习一次。老师很懂得因材施教,不给她太大压力,有小小进步就夸奖,慢慢孩子自信心起来了,居然开始了一路拿7的开挂之路……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个性,各个阶段的成长轨迹也千差万别。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在打造“马继业”们的流水线上,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的俄罗斯套娃,这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们想要的吗?可以肯定的是,这决不是孩子想要的。

Part.3,热衷“抓娃娃”的“巨婴”父母

其实“巨婴”父母才热衷于“抓娃娃”,巨婴是一种心态,是父母对孩子在意纠结,患得患失,不肯放手的心态;一旦孩子偏离了自己设定的轨道,马上失控,心智脆弱如婴儿,丝毫没有为人父母者应当具备的力量。

外在失控偏执,内在缺乏智慧,一味追求优秀完美,看似为孩子鞠躬尽瘁,实则情感上占有操纵,这样的父母就是巨婴。

一位从业十几年的顾问老师私下和我感慨过,“不要以为我们只是在帮孩子规划升学,更多时候我们是在帮助焦虑的家长,让他们平和些、正常些……”

现在理解了为什么当马继业给自己买了平板,而不是如马成钢所期待的给老爸买双新鞋,马成钢会如此崩溃了吧?像不像一个丢了棒棒糖的三岁小孩?而妈妈春兰看到儿子捡瓶子被同学羞辱后拍案而起,即将发作之际被塞在怀里的凯利包熄灭了怒火,像不像丢了棒棒糖又失而复得的孩子?

巨婴父母,以亲情之便,行占有之实,孩子是他们的私有物,从没当做成一个有思想情感,鲜活的生命个体被尊重过。

世上的父母千千万万,教育类型大致分为三类,训导式,陪伴式,成就式,成就式教育敢于成就孩子活成他想活成的样子,让他面对人生无所畏惧,勇于追求梦想,本质上这种教育是舍己为人式的,它可以存在于所有的关系里。

这就看懂了,”抓娃娃”是在貌似成就的陪伴中,实施了巨婴模式的欺骗和伤害。

脑补一下,两个衣衫褴褛的巨婴,在耗资巨大打造出来的抓娃娃机前探头探脑,左右比拭,上下其手,终于抓了一个心仪的娃娃出来,正待击掌庆祝,却发现娃娃是活的!这不行,得继续抓,抓到满意的为止……

所以,你说它是喜剧片,还是一部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

开学在即,霸占了整个暑期院线热映的“抓娃娃”也该下线了吧,要不要来顺义抓个娃娃?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