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专业填报争议上热搜,国际学校学生却早早拿下专业通行证?

文 │ Holly

图 │ Unsplash、网络

 

「01」

高考后,一场由网红名师张雪峰掀起的“新闻学专业是不是天坑专业”的讨论,引发了全网的唇枪舌战。

有人说他是大忽悠,有人说他不过是有“为底层人士谋求阶级跨越的实用主义倾向”,倒是站在他对立面的专家们才是“何不食肉糜”的既得利益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填志愿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事,因此容错率很低。

遥想笔者高三那年,虽然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但在填志愿这件事上有些内核还是不变的。最明显的,首先就是有一个“懂王”的存在。

那时碍于所有的社交网络只有亲戚和邻里,家里唯一上过大学的亲戚成了我填报志愿时的“救命稻草”。那时爸妈带着我,来到亲戚家,当场还有很多旁观者,一脸严肃地听我唯一上过大学的舅舅给我一一分析选什么专业好。

“读工商管理好,工商+管理,未来就业不用愁。”

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舅舅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很多觉得很有前景的专业,唯独对工商管理的定性让我记到现在。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第一和第二志愿,填上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英语”。结果,老天也不遂我的心,让我和前两个志愿失之交臂,进入了调剂专业。这个专业陪伴我至今,但对它的感情却总隔着一层什么。

十几年过去,从这次风波来看,填志愿实用主义风仍然盛行,“懂王”仍然是民间偏方,只是完成从身边熟人到网络大师的身份更迭。

 

「02」

从高中到大学,对于未来的选择落在一次次的填报上。

第一次,高三填报志愿,每所大学选择1-6个专业,1/6的概率成就了未来四年的生涯;

第二次,大学毕业时,学院领导催促着提交就业协议,40%的毕业生抛弃“原配”,投入了和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怀抱。

一开始的选择就很仓促,最后的逃离却有了一份笃定。中间的时光去哪了?

所以回过头想,实用主义是每个体制内路线孩子最保险的选择策略,也是容错率低的底层能够通过专业完成职场蜕变的捷径。

而如今当我进入国际教育领域,却发现,原来所谓的专业意识是可以在高三前就完成的。在体制内孩子一样学一门门课程,考一门门试,国际学校的孩子必须自己选择学什么、考什么,关于“同质化和自驱力”的话题讨论,一直是他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最近遇到一位小孩正好中考结束的妈妈,因为马上要出分,她忙得焦头烂额。最关键的是,她早早给孩子报了18节暑期课,从7月1日开始到8月中,每周一、三、五上一天的课,数学是最主要的,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穿插着上。

目的是什么?

为了提前学习高一课程,在高一分班考时能考得好一点,进个好班。

她说“高中三年很快的,高一打基础,高二深化知识,高三就开始复习了”,这也是很多家长的共识。学科学习是为了最后的高考,连一丝专业的影子都看不到。

 

「03」

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人一生职业需求和态度发展分为:成长阶段(0-1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

理论认为:“探索阶段的15~17岁是尝试期,考虑兴趣、需要、能力、价值观和就业机会,通过幻想、讨论、课外工作等方式,尝试着选择职业,判断可能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层次,主要任务是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

所以高中阶段是尝试期,高考生的这块空白,恰恰是国际教育赛道的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主线,很多专业意识正是在学科学习中一步步内化:

首先,从宏观角度看,“以终为始”的留学规划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国际教育赛道是鼓励多元的,很多在高考赛道上走不通出分之路的学生,换了赛道开出了花。但是这种多元性,需要家庭尽早规划,也就是“以终为始”,从想要达到的终点一步步倒推,选留学目的地、选课程。

其次,国际课程设置本身就和专业/职业密切相关。

进入真正国际课程学习,学生们又将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科目多样性,二是“有条件”的自由选课。三大主流国际课程,IB包含六大学科组和三大核心课程,AP有22个门类共37个学科,A Level课程更是多达70多门课程。

从课程分类上,很多科目就是大学的专业学科“前身”,比如:

A Level是专业导向,不同英国大学对A Level科目选择都有明确要求;

AP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提前学习可以兑换大学学分,鼓励专业先行;

而要求六大学科全面开花、文理兼修的IB课程则十分注重广度,助力学生开阔眼界、挖掘兴趣点,与体制内课程特别注重深度显著不同。

第三,国际学校具备“市场化”特性,升学指标决定生源战胜负。

从国际学校角度,升学成果和招生生源之间的关系很暧昧,在存量博弈下,部分国际学校招生宣传主打的也是升学成果和配套的一系列升学服务。

比如留学申请逻辑中,蕴含了“不同专业申请要求不同,录取率也有高低之分”这点,一方面,学校从入学到申请会全程跟踪建立学生的生涯档案,一人一课表;另一方面,学校的升学指导也会以“追求申请结果最优解”做建议,配套相应的软硬实力提升方案。

当然,有些国际学校会有加分项,比如近几年流行的“职业日”概念,联通社会职业资源和学生课程学习,更直观感受未来职业。

第四,国际学校教育理念,将学生自驱力放在重要位置。

和体制内千篇一律的刷题,以及专业和职业结构性割裂不一样的是,国际教育圈的确在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上更胜一筹。自由选课、自由组建社团、参加考试机会次数不受限制等,这种自由度和松弛感,让学生们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学习的动力也就更足,学习效果也更好。

 

「结语」

国际学校学生专业意识的内化,是家庭、课程、学校、自身等协同作用的结果。

犹记得自己高三受制于志愿调剂和职业规划缺位,走的是“优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路子,当然很多体制内孩子现在还在走。而国际教育中的择校观则更加个性化,摒弃学校排名追求专业的例子不一而足。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作者简介:Holly:多年沉浸在国际教育领域,但仍是学徒一枚,爱思考爱文字。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