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eth 图 | Unsplash
最近遇到了个难题,有点不知所措。
今年转到了新学校,就听女儿同学家长讲,她们学校的校长每年都会亲自出马,和新生家庭一家一家的约见,面对面地谈给学校捐款的问题。
虽然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但是把钱这事这么直截了当的摊在桌面上谈,还是挺尴尬的。
尤其是学校今年在扩建教学楼,地上的大坑已经挖了三尺深,开始浇筑水泥了,工程款却只筹集来了80%多。学校一遍一遍的给家长们“汇报“着工程进度,大家都明白,今年的捐款得加加码了。
到了国外生活,体会得最深的就是捐款文化,真可谓无处不在。
01
私立学校的学费乍看起来比国内私校的学费便宜,进去了才知道,原来学校收来的学费只够整体教学运营的86%,剩下的全靠捐款。
学校没有足额收够学费这事,在过去的两个月我还真是有切身感受。
上课用的书本练习册自己去买,校服自己买,甚至一开学发了个带日历带学校规章制度的小本子,也额外收了25块加币。
至于为什么不能一次收够学费,这事儿我还没搞明白。反正校长的约见邮件已经悄然而至,完全不知道她的对每个家庭的期待值是多少。
记得曾经听某位升学辅导老师说过,在某些贵族精英学校,如果想不低于每年的捐款平均线,那么这个数字起码得五位数,如果你很想表示对学校的感激之情,那么可以打个包,承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累计捐出不少于六位数的金额。
当然,也许这只是她个人的观察。无论是普通私校还是贵族私校,普通的小康家庭不在少数,每年捐个三五千的也大有人在。
在学校网站的捐款选项里,除了一次性捐款,几乎都会有个annual giving,也就是“连续捐”,以持续的表达你对学校的支持。
除了“连续捐”,还有“随时捐”(我自己起的名字)。
上周刚收到一封邮件,下周二是Giving Tuesday,希望家长们借着这个日子踊跃给学校的年度基金捐款,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去年这一天共有50个家庭捐了款,捐款总额29000元(全学校一共不到500个学生)。
Giving Tuesday可不是学校自己编造出来的,这可是个全国性(也有说是全球的)的捐款日。不光学校在征集,这一天,但凡我曾经注册过的机构,好多都发来了捐款的邀请。
给学校捐款的不光涉及现任家长,历届校友、员工、前员工、大家的亲朋好友,只要是能和学校沾亲带故的,都在募集捐款的范围内。
这么算下来,这沟通和动员宣传的工作量着实不小。不光学校有专人负责,每个年级还有各自的家长代表,共同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
虽然学校一直在号召捐款,但捐款的金额并不强制,完全依据各家的经济实力、实际承受能力还有自身的意愿。
有的大户一人可以承包下学校一年的捐款目标,有些经济困难的家庭反而选择倾囊而助,不少家庭每年捐出几百到几千,也有家里不差钱但就是不捐的。
为了培养全民捐款的社会风气,政策也是相当的给力。
大家每每谈到捐款一定会说到抵税问题。看似捐了不少钱出去,但是通过抵扣税款的形式,一定比例的金额最终被返还回来。抵税这一好处或多或少的提高了大家捐款的积极性。
02
打开这边任何一所私校的主页,在最显眼的地方一定能看到donation或者giving的字样。不光学校,很多机构都会把捐款的按钮放在主页最显眼的地方。
我最近常去的几家私人舞蹈教室,网站上都有捐款入口,齐刷刷的显示在主页最显眼的地方。与此同时,对捐赠大户的感谢也随处可见。
国家舞蹈学校每间教室门上都写着,“这间教室是XX捐赠的”。一次无意中听到身边两个人聊天,其中一个人说,我给这个学校捐了个更衣室。
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更是高度依赖捐赠,电梯旁贴着捐赠者的名字,教室里每根练功把杆是谁捐赠的也都清清楚楚的标示出。
清楚地记得,2021年去看他们疫情后的首场演出,舞蹈团总监在开场前花了好长时间致谢,因为捐赠者的慷慨相助,使得舞团在疫情期间没有人因为不能演出而失业。
看来,虽然是挂着国字头的机构,却未能获得足够的国家的财政支持,只能靠自己自负盈亏了。这么想想,确实要感谢捐赠者,我们才能继续看到这么精彩的舞蹈演出。
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是不是更容易培养出感恩之心?
抛开金钱不说,我想,之所以有时候用giving(给予)替代donation(捐赠),是不是也意味着给予不仅仅是提供钱财上的支持,也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付出。
几周前,学校发邮件,号召大家给附近的一个妇女和儿童shelter捐自己编织的毛围巾作为即将到来的节日礼物。家长们自己在家织,学校在这段时间每周会有固定时间,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可以聚在一起编织。
家里没有毛衣针,网上搜了搜,居然可以拿铅笔替代。于是买了一团漂亮的毛线,拾起了自己像女儿这么大时曾学过的手艺,每天织上一小会儿(虽然举着两根铅笔看起来总感觉挺奇怪的)。
渐渐的,忘记了这是一项“任务”,更多的沉浸在这个新的爱好里。由衷的感谢这个giving活动给我了重操旧好的机会。
捐赠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让人烦恼的一面。
女儿入学才两个月,已经收到好几次募集捐赠的通知了。这次是给流浪动物救助机构捐宠物物品,下次是给联谊兄弟学校的原住民家庭捐钱买圣诞食品。
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多少。
以前在国内,学校的活动大多是组织家长听个讲座,学点东西,偶尔有二手图书活动,才需要家长志愿者干点体力活儿。
来了加拿大,学校张罗的活动,除了组织家长social(纯聊天),就是给家长们安排各种活儿——要不自己在家忙活,要不去学校干,谁让人家崇尚giving文化。
03
除了学校和各种机构的“文明”募捐,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以捐款为名义的行为才是让人烦不胜烦、不辨真假的呢!
去年刚来的时候,白天总是有人来敲门,不明就里跑去开门。第一次,门口站了个高中生模样的小哥,手里拎着一袋巧克力,说是卖这些巧克力的钱是拿去捐给谁谁的,我也没听懂。
我说sorry不吃巧克力,他再次强调是donation。我有点不好意思,问了问价钱,但还是觉得即使是为了做善事,买回来我不需要的东西也是浪费,最终还是拒绝了。小哥又跟我纠缠了一会儿,最终一脸嫌弃的走了,弄得我像做了什么错事一样尴尬。
事后上网去问了问,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对这种上门募捐的持怀疑态度,也有人说,中学生挨家挨户去募捐非常不容易,能帮就帮。
第二次的经历更奇葩。
大概一月份,天气最冷的时候,家门口来了个为弃婴筹款的姑娘。长篇大论的和我说了好半天,介绍组织、介绍项目,说自己忙了一整天已经冻僵了。
不好意思拒绝她,想捐一点,却被告知不收现金。会让他们组织里的一个同事当场打电话过来收钱。
电话立刻就打了过来,又是一大通介绍。穿着家居服的我站门口也快冻僵了。好不容易终于说到重点,原来是让我电话里把信用卡信息告诉他,他们当场扣钱,然后以后每个月自动扣一次。
说到这里我果断拒绝了。和之前的小伙子一样,姑娘翻着白眼走了。
虽然我不愿意相信他们是骗子(后来仔细看了当时拍照的姑娘的工牌,是过期的),但是这样的收款方式我可接受不了,这么长篇大论的宣传方式也着实让人吃不消(一个门里一个门外,前前后后说了得有二十多分钟)。
后来也是问了过来人才了解到,这样上门拉捐款的真的很多,他们不光有基本工资,每成交一单,还能拿到一定比例的佣金,募集来的钱款大部分都拿来支付佣金了,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会真正捐出去给需要的人。
另外,一旦你选择了每个月连续捐,说是可以随时取消,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麻烦得要人命。很多人最终都是靠注销卡片才解除了每月的自动扣款。
这样的捐款是不是变了味?
后来,我听到敲门声再也不开门了。以至于朋友来我家串门楞是没敲开门。
04
心系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目前我自认还没达到那个境界,但是以学校为纽带的giving我则尽力去参加,毕竟入乡还要随俗。
不论是捐钱还是出时间出力,重点都是在培养一颗懂得给予与付出的感恩的心。当然,还是本着量力而为的基本原则。
开学以来,学校陆陆续续在各种活动中招募家长志愿者。面向入学申请者的公开参观日需要大量志愿者,工作职责包括在门口登记发访客标签,引路,陪聊解答问题,发放宣传册,布置食品饮料台,等等。每次去参加,一站就是三个多小时,还挺累。
但想想今年的申请者是何等幸运,可以亲自参观、感受一所心仪的学校,而我们这些去年的申请者们,在入学之前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一睹学校的真面目。能帮助他人在择校过程中有一些更好的体验,这事有意义。
在这里,想要付出,机会是真不少。
眼看入冬了,学校开始招募家长志愿者作为早晚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员,负责举着停牌帮助孩子在学校周边的路口安全过马路,帮助维持接送孩子的车辆有序停车并离开。
你说这事重要吗?当然,学生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可想来想去,总觉得这活儿放在国内,不就是校门口的保安的工作吗?这不是学校份内的工作吗?怎么成了家长的责任?而且这种工作,一旦承担起来就是个长期的承诺。多伦多的冬天那是有多冷,一早一晚的站在那儿,直接冻成狗!
女儿每天上下学必经的一个路口,有个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每天早中晚三次在那里举着停牌维持行人(主要是学生)的过街安全。
每次走过那里,心里都在默默的感激她的付出。可是如果这事要落到自己头上,好像一时半会儿还不太能接受。
这边的人总喜欢说“whatever you feel comfortable ”(按照你的喜好,怎么舒服怎么来)。想想这话,心里就不那么忐忑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