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届家长,小时候究竟看过多少“少儿不宜”名场面?

文|山抹微云 图 | 网络

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最近在看一系列关于海底沉船的文章。

我很想趁热打铁,给他引入一下经典的《泰坦尼克号》——那艘20世纪初辉煌的大船、扣人心弦的故事、闪光的人性还有永恒的主题曲,是时候带崽重温了。

然而下一秒我就顾虑重重:有没有“清洁”的少儿版?必须没有露丝的裸体,没有男女主在汽车后座的“喘息”,我需要的版本里不能有露丝柔白美腻的手臂在热气氤氲的后车窗上划拉出一个手印。

二十多年过去了,初中时代首看这电影的我,对这种“虎狼情节”依旧记忆尤新。

《泰坦尼克号》剧照

要不说现在的家长累啊,不光多多少少要鸡点娃,而且还要考虑这种关系到小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细节嘛。

他们看的书要审,黄赌毒的内容肯定不能有,插图要没有任何明示暗示的不良意义,提到自杀逃学的情节也绝不能要。

至于电视节目,这种带有明显“少儿不宜”的片子就趁早免了吧。

心细的家长在去影院合家欢之前,有的自己先单独看一遍检查,再不济也要在群里问问某某片子周末带小孩看没啥问题吧?

过去的家长基本没有这种烦恼,遇到啥看啥,没人想太多。

电视机被默认为是合家欢时刻的主角,热播剧主题曲一响,全家老少齐坐好。

那些优秀的电影电视剧服化道精良,情节逻辑在线,台词考就,获奖无数甚至可以写入我国影视发展教科书。


《我和我的祖国》剧照

然而剧中令人血脉喷张、小鹿乱撞的男男女女互动环节总是难免,谁还没有过小时候跟爸妈一起看热播剧撞到这种情节的尴尬时刻呢?

还记得我的小学时代,陈家林导演的历史剧大放异彩,我就从小学三年级起守在电视前一集不落的蹲完了《唐明皇》和《武则天》。

那时候当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艳若桃李的披着一层粉纱袅袅出场,李隆基无视寿王的存在悄悄潜入跟美人“打架”。

我爷爷摘下老花镜擦了又擦,咳嗽出一句“太晚了,小孩子就不要看了!”好在这剧这情境内涵虽丰富,但镜头含蓄,一番不必要的撕扯过后,尽给观众展示些“案发现场”的桌椅板凳,还有剧烈晃动的鹦鹉架上那只直白的傻鸟不停的大叫“打架了、打架了”。


《唐明皇》剧照

但要说尴尬,还是刘晓庆阿姨的电视剧《武则天》尴尬最多,薛怀义和张昌宗、张易之哥儿俩哪一位都没让少让我们这些热爱古装剧的小观众省心。

尤其是当年播到武媚娘跟唐高宗李治感业寺之后重逢,大明宫内哗啦啦颤抖个没完没了的芙蓉帐,旖旎氛围拉满……

《武则天》剧照

我妈开始低头打毛线,打了一下两下三四下,电视屏幕里还没完;我呢捧着水壶吨吨吨喝水,一瓶水快喝完了,然而武昭仪还没侍寝完毕。

电视机前的空气像南极的冰川一层层凝冻,我妈终于熬不住了发话“不许看了,睡觉去!”

这种时刻,化解尴尬的最佳武器就是“尿遁”。

当《戏说乾隆》的主题曲响起——风流倜傥的四爷撩动风华绝代的盐帮帮主,还有男主快准狠的从马背上惊险扑倒他第二个女朋友之际,小小年纪的我就知道应该上厕所了。

厕所上的好,回来还能继续看。

当我“尿遁”的时候,电视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惊天秘密直到快30年后的短视频时代,当了妈的我这才恍然大悟。

在上一届家长我妈的印象里,《戏说乾隆》那是全方位解释“潇洒”和“风流倜傥”这俩中文词语的集大成者,而我则鬼使神差的记下了所有需要“上厕所”的关键时刻。

《戏说乾隆》剧照

以上这些电视剧直到今天还是备受好评的经典佳作,点缀了无数80、90后的童年,构成了我们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年之后,偶尔再回看,竟然发现它们的编剧水平和思想内核甚至远超当下的热播剧。然而,无论过去是还是现在,这些经典剧适合放开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欣赏吗?

除了那些有明显虎狼情节的剧集,就连温婉唯美、家喻户晓的童年神剧《新白娘子传奇》也偶有一丢丢“少儿不宜”的情节。


《新白娘子传奇》剧照

小青与张公子的春风一度,那是广大80、90后记忆里的名场面啊。

在小红书和B站上,解说怀旧经典影片的视频总是满屏排山倒海般的“爷青回”,尤其是“高能预警”的名场面瞬间引爆隐藏几十年的DNA。

《梅花烙》里汪子旋的娃到底是谁的?1998年的《水浒传》为什么潘姐要洗那么多澡?她跟西门大官人有何不能说的秘密?

这些混杂着“不三不四”情节的影视剧就那样喂饱了一代青少年,让我们痴迷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

不被监视、不加挑选的看了这么多的热播剧,最后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吗?

不良后果当然还是有的。跟我一起长大的邻家小妹,幼儿园大班开始看《戏说乾隆》,竟然已经被启蒙的脸红了。

不仅如此,这个“早熟”的女孩整个小学阶段都是“楚留香”和“四爷”的超级迷妹,二年级就开始磕CP把男女主的贴纸贴满N个小本本。

为了能看“剧情介绍”,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独立自主阅读,一期期当地的“广播电视报”被她翻的稀烂。

后来这一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消逝在风里,不过是转瞬到来的书山题海里不能磨灭的微光。

再后来,这个爱看电视的“早熟”女孩考上顶级985,现在正跟我一起热衷于收藏适合小孩看的纪录片。

偶尔,我们再提起当年一起追过的那部剧,她会说那是自己的整个童年,有两张贴纸至今还在……

她会让自己的小孩在同样的年纪看当年自己看过的那些剧嘛?基本上,绝无可能。大一点,中学再看呢?也够呛。

如果再遇到一个被神颜男主整的五迷三道,零花钱都用来买男女主贴纸的小学女生,现在的家长可能早就焦虑到去挂了心理科看早熟了。

上一届家长也有对我辈的精神娱乐世界严加管理,另一位女同学的爸爸就明令禁止看任何涉及才子佳人卿卿我我的电视剧。不过倒也没耽误她小学有了喜欢的男生,中学不忘翻出书山题海,争分夺秒的去球场偶遇楼上的学长。

家长在这里的“管与不管”放到整个人生的时间轴上,似乎无关痛痒。

现在这一代家长太累,累在极度有责任心,实施360度24小时无缝隙的监管,我们做的关于小孩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极其有目的的。

你看着那个妈妈把小孩撒出去一顿疯跑,其实她心里想的是“每天不低于两小时大户外”“鸡眼睛”。

看似全家一起出门旅游了也写满“心机”——培养独立性、规划路线、检索信息等等正是利用旅游培养小孩的大好时机啊。

买件衣服也已经从“穿上好看”上升到了“从小培养小孩审美”的高度。

别说有“少儿不宜”镜头的热播剧不能看,就是一点都没有全员尼姑和尚也不能看,因为无聊、没意义。

小孩子时间宝贵还是看点优质纪录片和高能知识UP主的视频把格局打开吧。

每当我忍不住想发挥自己的“责任心”时,就会想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话“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爱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难过。”

这是一个全员匮乏教育“松弛感”的时代。

我们回不到那种质朴了,过去的家长玩就是“真玩”,看就是“真看”,小孩和家长都可以有完全不需要“长进”的无聊时光,教育是在这种无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生的。

现在全方位无死角的填充家长“责任感”很难说不好,因为小孩并不知道包围着他们的一切都埋藏了教育他们的“心机”,只不过家长累点呗。

他们更不知道过去小学生可以看《新白娘子传奇》这种只需要舔屏就好没啥教育功能的剧。

在人类的属性上,小孩子是不健全的,他们不容易被允许有无聊、负能量、花痴等必须大人“才能”有的心思,他们最好还是生活在人畜无害的单纯世界里。

管与不管,他们终将会迎来春思和梦遗的时刻,说不定哪天还会撞见他们在看一部没有情节的单纯“小电影”或者是写作水平离谱稀烂的“小黄书”。

且放轻松吧,到时候一起假装不尴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