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全职妈妈到海外陪读妈妈,真的可以无缝衔接吗?

日历翻到10月5日,头一次体会到没有10.1小长假的日子。

朋友圈里,大家都在各处出游、各地打卡,我一个人待在加拿大租住了还不到两个月的房子里。

女儿去上学了,我感到了一阵阵的孤独……

文 | Beth   编 | Daisy 图 | Pexels

陪读的日子还有四年零十个月,看起来有些遥远。未来的日子该怎么规划,我目前还没个头绪。
 
前几天,新结识的一个陪读爸爸把我这陪读生涯描述为:你这可是下了蛮大的决心啊!
内心深处的某处好像突然被触碰到了,于是忍不住问自己,当初我怎么就选择了这么一条路呢?
 
我认识的另外一位陪读妈妈,当年基本上是哭着度过异乡生活最初的那段时光。不知道有多少陪读妈妈们在陪读初期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自我质疑的过程。
 
说实话,来加拿大之前,我真的没为自己想太多,全部心思考虑的都是孩子教育的需求。不就是全职妈妈变陪读妈妈吗?就是生活的地点改变一下而已,还能借机看看外边的精彩世界呢。
 
但是,当真正带着女儿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我才知道,我把一切想得太简单了。其实,早在离开北京机场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感受到紧张与不确定性带来的内心的忐忑。平日里再正常不过的长途旅行,在疫情这个非常时期,都显得那么不同。

和孩子的关系:从依附关系到亲密战友?

在国内当全职妈妈时,勤快的我经常会替女儿做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自己知道不应该这样大包大揽,但是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富裕,就不太和她计较。

到了加拿大,我从一落地就开始各种忙。到哪里去采购一日三餐的原材料?带不过来的生活必备品去哪里淘比较经济实惠?接下来买什么车?去看车时那么多技术术语我能听明白讲清楚吗?怎么考驾照?怎么上保险?哪里能给女儿找到参加课外活动的机构,好让她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些?周末该带她去哪里走走?

刚落地这一个月,我的生活简直可以用紧锣密鼓来形容。但是看看女儿,每天悠哉悠哉的,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新家新环境中的生活起居settle down,都是我一个人在忙,她好像也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心里就总是忍不住会想:你为什么就不能一起参与安排新的生活呢?你才是那个过来求学的人,我只是陪衬。

好不容易盼来了开学。这边的公立学校没有餐厅,我需要每天准备她的午餐饭盒,而且8年级居然还有snack time,还要额外再准备一份加餐。

原本在国内习惯自己坐校车的女儿,在这边陌生的环境中,不肯自己走路上学,我只得每天上下学接送,瞬间感觉退回当年她上小学的状态。

渐渐地,我能感觉到自己心里的怨气越来越多。

每个陪读妈妈放弃国内熟悉的生活,万里迢迢地来到国外陪伴孩子,初衷都是希望在孩子青春期这个重要的阶段能更多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陪伴。

可现实却是,我从老妈变成了老妈子,成了照顾她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的大保姆。而她把这一切当作理所当然,没有一点点要出点力的意思。

虽然我这个陪读妈妈做着跟在国内当全职妈妈时差不多的事情,但是,我发现自己对女儿的期待变了。我在内心深处想当然地以为,她能明白我为她所做的一切,能在奔赴异国他乡的这场“阵地转换战”中成熟起来。可实际上,她一点改变也没有。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

亲密关系:永远隔着层纸的相互理解?

选择了留学与陪读,我们一家三口突然间分成了两支小分队,虽然最终目标是在遥远的地方汇合,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这趟征程中,两支小分队的成员们只能在不同的时空过着平行的生活。尤其是我和先生。

每次视频电话,先生会和我聊聊他工作上的事,讲讲他和朋友去了哪里,想让我放心他一个人能照顾好自己。我会和他讲述自己在加拿大落地安家都经历了什么,我搞定了哪些事情。

看似正常的沟通,可是细品一下,我们都在以自我为中心,活在各自的空间里,更关心自己这个空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

在忙着安家的焦虑心态下,我不再那么关心他工作的事情,虽然他每次都会和我聊,但我就是没办法像以前在身边时那样,一心一意地倾听。而他每次听我讲在这边完成的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也给人感觉总有点心不在焉。毕竟,他不是那个踏入新环境、需要尽快适应和安置好一切的人,体会不到我在异国他乡适应新生活的感受。

其实,亲密关系需要我们关注对方的需求,需要对你的另一半有共情心,否则永远处在平行的生活状态下,今后就真的变成永无交点的两个人了。这样想着,不禁有点害怕,尤其是当网络上充斥着“陪读家庭在亲密关系上多半会遇到问题”这样的论调。

前几天,我和一个在这边生活了十二年的陪读妈妈聊天,很惊讶于她的自信。她告诉我,这份自信源于她和她先生有着对艺术共同的的追求与爱好,十二年天各一方的生活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和睦与感情交流。

两个分开去“执行任务”的人,既要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要在脑海中对未来的重逢有期盼,对对方有着精神上的依赖。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被关在纳粹集中营期间,就是凭借着与家人重逢的强烈精神寄托(他后来把这总结为“意义疗法”),最终成功地活着走出了集中营。

当生活上不再能够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时,精神上的依赖就变得格外地重要。于是便回到了文章一开头那一天,到了加拿大一个多月,当安家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当我开始因为停止忙碌而感到孤独时,我才第一次与先生分享内心的感受。

那样心与心的交流,那种被理解了的感觉,远比告诉对方你做了什么事更能拉近两个人的距离。而我们大多数人却不习惯交心,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当物理上的距离远隔万里时,只有心与心的交流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

以前在正面管教的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就总是强调,与孩子沟通时,不要把全部关注点都放在他是否写完了作业这样的表面现象上,而要多用心去感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做,那是拉近你与孩子关系最灵验的法宝。

换到亲密关系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

 

那个跳出舒适圈的自己:对环境的陌生,对变化的焦虑,对未来的茫然

在转换阵地的过程中,与孩子、与伴侣的关系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微妙变化,最该关注的其实永远是妈妈们自己的感受。

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超人”陪读妈妈,什么都能信手拈来、瞬间搞定,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需要慢慢适应新生活的,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感知自己内心的变化,与自己和解。

像在与孩子的关系中,当我嫌她不够成熟、不够懂事时,我知道我在戴着一副有着情绪色彩的眼镜在评判她。问题的关键是,当一个人迈出“葛优躺”已久的舒适圈,面对全新且陌生的环境时,当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变化时,甚至是对未来迷茫时,心底涌起的紧张、忐忑与恐惧,以及对自己的不自信都会不自觉地投射给身边的人——孩子。

我们的潜意识会不自觉地认定,如果孩子懂事,积极分担,自己的陌生感、恐惧感、心里的不确定性便会统统消失,转换阵地的过程便不再充满挑战。可真的是这样吗?这明明就是想找个人依靠嘛!

一位送孩子去英国读书,顺便陪读了半年的妈妈告诉我,她临行前就开始焦虑,直到在英国驻扎了好几个月以后,这种焦虑才逐渐缓解。我特别能理解她的感受,跳出舒适圈本就不是件舒服的事,身体上、精神上皆是如此。

这个妈妈到了英国后,先后经历了几次租房换房,不能考驾照的她每周末要去不同的城市接送两个孩子,身边一个熟人都没有…… 就这么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处理,然后好像就什么都迎刃而解了。

那位哭了好久的陪读妈妈,看似娇气,但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新生活。已经在国外生活得如鱼得水的她,让初来乍到的我很是羡慕。

“刚过来的人都很不容易”,每个在国外生活久了的华人都会这么说。这么看来,有点情绪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别怪在孩子头上。

活在当下,不要总惦念着已经不复存在的熟悉、便利、舒适的生活,也不要为了陌生的未来做无谓的担忧。日子就得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只有陪读妈妈自己的心气儿顺了,异国他乡这个由两个人组成的家才能真正有温度。

 

挑战与乐趣

到了国外,陪读妈妈要肩负起比国内更多的任务。

孩子刚来的时候会想家,怎么安慰她?我也想家呀,总不能两个人抱着一起哭吧!

孩子到了新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那种孤独的感觉,陪读妈妈们应该特能理解。怎么办?女儿上课不忙时,偶尔会偷偷发微信给我留言。我想来想去,决定接招儿。偷偷陪她聊几句又何妨?在学校一天没人说话,谁不寂寞,得理解她。就算老师抓到了问跟谁聊呢,大不了实话实说呗。估计老师要当场昏倒了!跟你妈妈?

到了国外生活,我们俩成了亲密战友。

逛个超市,女儿问我,你在狗粮区找什么?我没看懂这些是给狗吃的。要是没了她,估计我们少不得吃错东西!哎。

去打疫苗,护士一句话跟我说了好几遍,我死活就是听不懂,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女儿,等着英语无死角的她来解救我。那一刻,我俩的角色仿佛调了个个儿,我成了那个无助的孩子。

有一阵子,楼下的邻居几次三番上来打扰我们,我总是不好意思对人家不客气。女儿看不下去了,跟我说:“他下次再来,交给我来对付。”

我最近跟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你,我可怎么活?”

女儿想吃炸酱面,买不到手擀面,我就自己撸起袖子擀。眼高手低的我生生把手擀面做成了刀削面的厚度。女儿一边鼓励我,要再接再厉磨练手艺,一边又不停地笑话我:“找你妈重新去学一学吧!”

这就是我的陪读生活,虽然很挑战,但是也穿插了不少意想不到的乐趣。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好几年,不知道还会发生些什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