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00万琴童,为什么学琴?(上)

文|Audrey Liu
图 | Audrey Liu提供

我是一个6岁琴童的妈妈,这个身份到目前为止“坚持”了2年,渐入佳境。

在我孩子的班级里,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学琴。出于好奇,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在“度娘”上敲了四个大字——“中国琴童”。这个关键词搜索一共可以找到850多万的链接。略过前两条线上钢琴陪练机构的广告,第三条搜索结果是:中国3000万琴童,成功的为什么不是你?

“成功?怎么定义学琴的成功?” 我反问。

庞大的人口基数,高雅的视听艺术,这是一个四溢着焦虑和企图心的标题。

头图里,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的一张儿时学琴的照片像一道来自神坛的光,暗示着万千琴童们“成功”的标准就是成为他。

在我的脑海里,跳出了一个回答:“我就是这三千万分之一,但是,‘成功’无法复制。”

3000万个琴童的背后,是3000万个家庭的选择,我无法调研这些选择背后的动因,但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为什么”和“怎么做”。

故事要从我自己开始……

我是一个80后,在我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开设了“素质教育”兴趣课——电子琴。

每周五放学后,家长们扛上自家的电子琴,带着孩子去校内指定的教室里上电子琴课。教室里坐着大约20个7岁大的孩子,老师负责在黑板上画五线谱和各种音符,时不时还有一张可以挂在黑板上的放大版的琴键图。家长负责记笔记,上演“妈妈找小蝌蚪”的传奇故事,孩子则放飞在各种型号的卡西欧和雅马哈电子琴世界里。

下课时,你能听到电子琴发出的各种“蹦迪”节奏,夹杂着孩子们互相攀比按键数量的讨论。或半年,或一年,我们完成了这个“晚托班”,义无反顾地集体跳入层层叠叠的考试卷里,再也没有打开过那个积满灰尘的琴套。

年年岁岁娃相似,岁岁年年琴不同,我复刻了“妈妈找小蝌蚪”的故事,也复刻了学琴的那些“坑”和“坎”。

 

  • 孩子对钢琴没有兴趣
  • 家长对音乐教育没有通识认知
  • 在上门和机构之间摇摆不定

  • 孩子学琴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
  • 机械的练习让孩子感到无趣
  • 老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难以二合为一

 

我常常把琴童妈妈比喻成超级玛丽,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己没有学习过钢琴的家长而言,陪着孩子学琴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了管道和楼梯的未知世界,每天都在上蹿下跳地应对不同的关卡和诱惑,而最先横亘在面前的就是这三大坑三大坎。

但当你把坑填平了,把坎踩实了,或许也就能顶出闪亮的“小金币”了。

▼填坑之路需要从0岁开始

George对于音乐的韵律很敏感,这得益于他从小对自然界声音的观察和模仿。而这些理论基础都是来自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上世纪30年代,他出版了《音乐教程》,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找到“音乐原本的力量和形式”。这也诠释了我作为琴童妈妈那颗并不“成功”的初心:

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学习钢琴?为了能让他在漫漫人生路上,寻找到音乐的本真所带来的快乐和激励。

这个“初心”很抽象,要实践抽象的东西往往比完成一个量化的目标要艰难的多。

▼音乐兴趣,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0-3岁是幼儿的听觉敏感期,他们会对引擎发动的声音、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建筑工地打桩机的声音产生好奇,这就是他们最初的音乐世界。尽管体验这些奇奇怪怪的声音都会放慢行进的脚步,但我会愿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还不会表达的George充分地探索。

当我们去公园的时候,George喜欢捡一根长长的树枝,走到哪儿敲到哪儿:不锈钢垃圾桶、带着细小颗粒感的柏油马路、粗糙的树干,还有路边或大或小的水塘。只要不妨碍到身边的人,我会和他一起去寻找不同声音带来的无穷乐趣,但不会进行枯燥的 “学术定性”。当我请他模仿我的节奏和音高来敲击不同材质的“乐器”时,他对音乐最初的喜爱和认知也就建立起来了。

在“小不点大视界”剧场,听鼓槌敲击石板发出的声音

成人世界的音乐表达对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但对孩子而言,准确性可能会阻碍他们的想象力,所以,家长需要有足够开放的态度来包容他们的创作。这也是艺术学习和学术学习最大的差异——不一样的观点,往往会带来另一种感官世界的冲击。

我记得有一次送George上学,他发现晨间的等候区播放着他最喜欢的一首儿歌,他先是和我一起鼓掌打拍子,打着打着发现新的一首曲目即将开始播放,就转身去饮水机边的纸杯架子上拿了两个杯子,上下颠倒地放在他的木质座椅上。当歌曲的高潮旋律到来时,他开始用木头、纸和手掌配合着韵律交错打拍子,尽管节奏有些七零八落,但实现了他自己的创作和乐趣。

▼做一个善于观察,并善于匹配教育资源的家长

看似不经意但却非常有“目的性”的音乐观察和体验环节帮助George建立了良好的兴趣。但我觉得,如果就此毫无缓冲地直接进入学习钢琴的环节,“火候”似乎还没到。

 

我认为进入到正式的钢琴学习阶段有三个明确的指标:

1、孩子能清楚理解老师的指令和话术

2、能专注稳定地进行30-45分钟的课程学习

3、手指肌肉和手眼协调程度能基本满足弹奏简单音符的能力

 

于是,在George大约3岁的时候,我做了两件事情:

一、在一个以奥尔夫教学法为主题的音乐启蒙机构Music Lab进行音乐元素的认知学习;

二、探访钢琴教育机构,同时尝试上门授课,比较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

 

Music Lab是一个以英语授课的音乐启蒙机构,每次课程中,老师都会用不同的乐器示范演奏。这些乐曲大都节奏强烈又朗朗上口,再穿插1-2分钟的曲式分析学术知识,用孩子们喜欢的授课方法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30分钟左右的授课时间,使孩子的专注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此同时,孩子们会单独或者集体参与“奏乐”,配合老师写出的五线谱和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不同的鼓、铃铛或者沙锤打节奏。半年的课程之后,George和这些不同的“小蝌蚪们”成了朋友,也懂得了如何通过韵律节奏和老师进行互动。

看到这里,你大概能察觉到,我已经把我提到的三个坑中的前两个填平了。重头戏来了,为了填平第三个坑,我陆陆续续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究竟怎么填的?且听下回分解。

【下篇】中国3000万琴童,为什么学琴?(下)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