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要意识到一点,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有让孩子成为一个高自尊水平的人,他才能真正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文 | 简简周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韦格纳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告诉参与实验的学生,可以想任何事情,但就是不要想白熊。
这些平时几乎不会想到白熊的学生们,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此刻却很难将白熊赶出他们的大脑。
韦格纳把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不让孩子玩手机游戏,孩子越沉迷;越是不给孩子吃的零食,孩子越渴望;因为害怕被父母责骂而努力不让自己尿床的孩子,最有可能会尿床。
以前在小区里遛娃,常常会遇到一个姥姥带着她3、4岁的小孙女,每次遇到,这位姥姥都要抱怨孩子尿裤子的问题,抱怨完之后,她还会转回头,对着小女孩又是一顿告诫:千万别再尿裤子了。
有好几次,当她正这么说的时候,小女孩的裤子又湿了,姥姥简直怒不可遏,照着孩子屁股就是“啪啪”两下。
我尝试劝解过姥姥几次,但也没什么效果,她坚持认为,孩子就是故意在跟她作对。
没办法,如果大人的想法不变,和孩子沟通的方式不变,原本算不上问题的“尿裤子”,恐怕就真的会成为一个问题了。
越是被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想做,甚至是忍不住要做。其实,“讽刺性反弹”效应不仅孩子会有,成年人也一样。
一本平淡无奇的书,如果成了“禁书”,想要一窥究竟的人就会成倍增多。越是倾尽全力想要减肥,就越是难以忍受食物的诱惑。
为什么会这样呢?
韦格纳的解释是,这与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
当大脑接收到“不要去想”、“不要去做”的指令时,大脑一方面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能量来启动自控系统,另一方面还要自我检查,自己到底有没有“不想”、“不做”。
这会让大脑的潜意识不断地想起被禁止的内容。
韦格纳也提出了一个对抗“讽刺性反弹”的方式,那就是放弃自控。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被压抑的想法能够得到表达,这个想法就不太容易被激活。
我一位朋友的儿子班上有个女孩子,只要谁给她零食吃,她就跟谁玩。
有一次家长会,朋友恰好跟这个女孩的妈妈坐在一起,聊到各自的育儿方式,女孩妈妈说,自己对女儿要求很严格,从不让她吃零食。
可见,严格的管教并不能阻止那些你不想看到的行为,反而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报复性地出现。
我也曾经因为担心女儿年纪小,吃口香糖不知道要吐出来,所以一度是禁止她吃的,没想到的是,口香糖在她心里不仅种了草,还生了根。她连做梦都想吃。
后来,她快5岁时,我索性放开,让她想吃多少吃多少,当然,也提前跟她说明了口香糖为什么不能吞咽。
她高兴坏了,一口气选了5种口味的口香糖。因为忌惮“讽刺性反弹”效应,我眼睛一闭心一横,全给她买了,想着压抑了那么久,干脆给她一个机会,一次性释放掉。
当天晚上,她就毫无节制地吃完了一整盒口香糖,而我也无数次克制住了自己想要管她的冲动。
从那以后 ,口香糖在她心里就算拔了草了,后来还要求我买过几次,但渐渐地,口香糖就从她的零食单里消失了。
想要看到一个有自控力的孩子,前提得是你真的相信她有自控的能力,并给她自控的机会。
人之所以能够有自控力,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有自我意识。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对自我意识的定义是:对自身状态、情绪和动因的感受和认识。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对“自己是谁”的内在认知。
所以,自控力强的孩子,通常也都会有更多的自我意识,以及更高的自尊水平。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在很多父母都挠头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就是孩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阶段。
你可以尝试在孩子的眉心点一个红色印记,然后给他照镜子,如果他伸手去摸镜子里的记号,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还处于混沌状态,如果孩子摸的是自己的眉头,就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
当孩子产生“我的”概念时,他会非常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有些孩子还会把“你的”和“我的”分得很开。
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这个时候就不会轻易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也不会为了成全自己的面子和人情,不经孩子允许就把他的玩具送给别人。
在有了“我”的概念之后,孩子还会通过不断的探索来感知自己的能力,建立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这个时候,父母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尝试,甚至去犯错,孩子才能由此感知自己真正的能力,并建立起更积极的自我意识。
可惜有些父母不懂这个道理,往往对孩子保护过度、不给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结果伤害的不仅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更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很难有自制力,一旦管理自己的外力消失,情况就会变得失控。
缺乏自控力不行,可孩子太有自控力就一定好吗?
其实,自控是一件很耗能的事,如果长期地、不间断地自控,反而更容易有麻烦。
曾经跟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妈妈聊天,她女儿学习成绩拔尖、性格随和开朗,还不耽误小提琴比赛拿一等奖,明明已经优秀到让大部分孩子都望尘莫及了,可她还是觉得不满意:我女儿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运动,体育成绩不行,得加强锻炼才好。
谁都知道人无完人,可很多父母依然会用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就算妈妈不要求,这样的孩子对自己也会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父母总是不断地试图压抑孩子的想法、情绪和渴望,一切都要按照“应该”、“必须”来做,结果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要么孩子更容易去想、去做你不希望他做的事情,要么孩子把自己绷得特别紧,一旦超出可承受的极限,就有可能出现彻底的失控。
因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自控力是存在局限的。过度自律容易让大脑感到疲惫,如果大脑的能量被耗尽,自控也就无从谈起了。
就像饥饿的人不要拒绝零食一样,在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同时,也要接纳孩子正常的情绪和欲望,给孩子一点弹性的空间,允许他有时候也不那么绝对地自律。
靠外力约束形成的“自律”只是暂时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律。
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所说,自控力的三大基石,是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
父母需要意识到一点,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只有让孩子成为一个高自尊水平的人,他才能真正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