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回去修改三天前立的新年flag

在改良日常生活上,可以努力的还有太多

文 | 苏敏  图 | Pinterest.com


元旦前后,看到朋友圈有新年立flag的小游戏已经小规模传开。最近这一两个月,都会是“立志模式”吧!中国人还要过农历新年,一不小心就把这“年”从12月过到了2月。

flag是要立的,最好能立得稳当些。年初的雄心勃勃,如果没几个月就石沉大海,这年头年末的对比未免太过强烈,没达成目标事小,损伤信心事大。

年底到现在,在看一本很易读的书,《Better Than Before》,讲的是就是“习惯”。通常New year’s resolution里面,一次性的愿望容易达成,需要持续的小习惯却容易让人败下阵来。放心,这本研究习惯的书,绝对是言之有物的。

作者格雷琴·鲁宾,毕业于耶鲁大学,拥有法学学位。她曾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担任助理。目前是专职作家,超级畅销书《The Happiness Project》、《Happier at home》的作者。

BetterThan Before

作者:Gretchen Rubin

出版社:Crown

副标题:Mastering the Habits of Our Everyday Lives

出版年:2015-3-17

《比从前更好》

作者: [美] 格雷琴·鲁宾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原作名: BETTER THAN BEFORE

译者: 朱曼

出版年: 2016-8-1

01

对自己的了解有几分?

不要凭空立志

新年新开始,想要重新做人的愿望特别强烈,很正常。但古人早就点明,“常立志”和“立长志”是不一样的。

立flag建立在对自己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凭空(或仅凭新年的一丝新鲜劲儿)立志太容易失败了。

一个习惯的最终形成,与人对期望(expectations)的不同反应有关,当人们想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意味着设立了一个期望。而期望,通常有外在期望和内在期望之分。

根据对内、外部期望的不同态度排列组合,格雷琴·鲁宾将人分成了四种类型:Upholders(支持者)、Questioners(怀疑者)、Obligers(义务者)、Rebels(叛逆者)。

(翻拍自本书第26页)

大部分人,不是questioner就是obliger。前者对外部期望比较不屑,除非是自己认定的,不然不予执行。后者就有些people-pleasing的意味,对外部的期望总是想方设法完成,比如deadline,比如同事交代的事,却难以完成给自己的小目标,但是,当加入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小团体,意即,内部期望转化成了外部期望,就能帮到这样的人。

只有极少数人是upholder或rebel。本书作者就是upholder,难怪她成了习惯、幸福研究领域中极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这类人常常需要很多自己的时间安排各项事宜。至于rebel,大概就是所谓的“自由自在的灵魂”吧,这类人每天醒来想的从来不是今天“该”做什么,而是我“想”做什么,习惯?不存在的。

我自己就是obliger——最大众了。这样的人是很难养成习惯的(哭一会儿先)。因为之所以想要养成某个习惯,通常是为了自己的益处,而obliger擅长的是满足别人而非自己。

本书作者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列表,帮助读者了解自己,比如:

–你是百灵鸟还是猫头鹰?

–你是长跑选手还是短跑选手?

–你喜欢购物吗?

–你喜欢简单还是充裕?

–你是终结者还是开启者?

–你喜欢熟悉还是新奇?

–你是促进导向的还是预防导向的?

–你喜欢循序渐进还是突飞猛进?

了解了这些,才能在习惯养成的路上少走冤枉路。

过去的一年,我没有全职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时间刻度仿佛比过去更加清晰地印在心上。这一年比以往更有精力关照自己的内心,觉察和感知状态的变化,并奢侈地享有时间去做出调整。而过去,到了年底,连年初许的愿是什么可能都忘了。

最好玩的,是几乎每一两个月就会做一些实验性质的活动,大体都是围绕着如何让生活更加顺畅所作的“研发”。其实说出来也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很细碎的事。比如:

冰箱门上粘贴一块磁性白板,用来记录第二日的菜单,以及要采买的菜。听起来平凡无奇,在此之前我试过纸本,也试过记在手机上,都很不顺。

我还花了一些功夫取消自己的午睡,除非身体很不舒服。调整以后,孩子午睡的时候能够做一些工作,不必都留到晚上,弄得神经很兴奋难以入睡,一来二去,夜间睡眠稳定提前了半小时。

还有就是开始运动了,在试着和姐妹们组团艰难地完成了跑步13周计划(每周跑三次)后,我去健身房锻炼了,每周能见教练1-2次,好的时候能有3次。

从这些小小的实践中,我对自己有很多新的认识:

1、我的生活还挺粗糙的,远没到熨帖的程度。并不是追求安逸,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精进,浪费更少的时间,减少精力的不必要损耗,提升幸福感。

2、组团有助我愿望达成,尤其是目标清晰、现实的时候。我不是喜欢热闹的人,但在一些挑战自我的事上,两个人真的比一个人好!

3、小时候就没有养成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大了以后才知道有多吃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必须要有一个事前的计划和事后的梳理,否则一团乱麻,容易加增不必要的压力。

4、我爱好习惯,好习惯使我快乐。虽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让我更加摩拳擦掌。这是以前墨守陈规的我没机会显露的一面。

在改良日常生活上,可以努力的还有太多。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和朋友,这是非常值得花心思去做的。

02

论改变习惯的基础策略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坚持”,这是关于习惯的一个流行说法。然而,书中引用University CollegeLondon的一项研究结果:人们要养成一个每天都做的小习惯,平均要花66天。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极大(想想upholder和rebel的对比),所以“66天”这个结果对于个人来说,也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参考价值。

还是实打实从每一天做起。当开始一个行动计划,记得最基础的两点:scheduling & accountability。

Scheduling,顾名思义,就是把习惯排上日程——够基础,不专门安排一个时段,习惯怎么可能发生?这点上,有几个注意点很有参考价值:

将“目标习惯”和一个固有习惯打包在一起。比如,“早餐后,如何如何”,“闹钟一响,就如何如何”。原理很简单,不习惯的总是容易忘记做。

对很多人来说,“天天都做”比“一周做N天”更简单。试想,当N比5还小,难免会花很多时间在心里作斗争:whether today is the day?本书作者作为一个成熟的畅销书作家,保持着天天写作的习惯,哪怕只写一句话,也不会中断一天。越是如此连贯,她感到自己越是具有创造力,产出源源不绝。周末、假日、旅行中,都不是中断写作的理由。

如果很看重这个“目标习惯”,将其放在早上是更明智的选择。原因有二:一,早晨的情况是最简单、最能被自己掌控的,一旦一日活动次第展开,会有很多人和事不受控制地进来;二,越到晚上人的自控力越弱。

–给某个行为/习惯/时间取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会有奇特的帮助。作者举例,她隔段时间会安排一个“Power Hour”,专门处理那些不断被推后、该做却没做的事。她很享受“Power Hour”,虽然那些事情在平时都让人有些畏难。

至于accountability,是财务专业非常常见的一个单词和一种要求,翻译成“可计量”,意思是要能够量化。放到习惯上,简单理解就是要让人一目了然——有人盯着你。

组一个小团体相互监督鼓励是个好办法——尤其对于obliger来说。值得一提的是,书上说,如果这个团体成员本身关系不是很亲近,将更利于增加accountability,促进习惯养成。因为人们太容易不把亲近的朋友说的话当一回事儿。这显然很正确。为了抵抗手机症,我任命老公为家中的“手机官”,但又常常反悔想要把权利篡夺回来。

有人说,愿望一讲出来就不灵了,得暗暗进行才可能达成。因为一旦讲出来,受到身边人的鼓励和认可,因此收获的满足感会让人误以为目标已经达成了一半,从而失去长跑的动力。

这种现象,本书也提到了。结论是,还得分人,要看你是public resolver还是private resolver。作者的妹妹是个编剧,工作场合有太多的零食,但她有糖尿病,她的做法就是告诉同事们,她不会吃纸杯蛋糕。据她反应,这样的做法还是很有效果的。

我可能也是个public resolver。但我认为要注意的是,说出愿望,也要看对谁说。如果不能常常交谈,勉励你,那也是白搭。说到底,还是要在本质上增加“accountability”。

03
化繁为简,劲往一处使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这样,写新年愿望的时候,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林林总总,每个方面都有小目标,可谓面面俱到。哪怕提炼了重点,也要分个一二三。

得益于生活和工作的高度融合,我发现,人的目标真不能太多——一句正确的废话。生活是非常琐碎的,它就是有本事在不知不觉间侵占你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想要跳脱日常,达成一个小目标,已经是不容易。

我希望瘦10斤,希望每个星期都更新公众号,希望平日里能利用微博记录脑袋里灵光一闪的句子和感受,每天都写,希望工作中承诺的12篇读书笔记都是佳作,希望厨艺能够从0级升级到可以轻松为一家三口煮一顿饭不至于焦虑的程度……

年初,我有许许多多的“希望”。有一半落空了。纵观这许多的小目标,会发现它们中间有不少都和“写”有关:

工作是必须达成的,签了协议的,工作成果同时可以为我个人的公众号所用,好了,一个月更新四次公众号的目标,难度降低为一个月更新三次,因为还有一次就可以发为工作而写的读书笔记。

我把简单的生活实践化为文字,充实了公众号的内容。比如厨艺,作为一个厨渣,或者说是一粒厨尘埃,如何踏实地从每周提前规划一周菜谱,到搜集好朋友的快手菜,逐步领悟基础生存之道,实在是值得一书的。

我没能做到每天写一条微博,但本质上,我很希望微博成为记录选题的一个场所,以及一个碎碎念不用担心被太多人看到的平台。不过,每天要写几十字、百来字的任务有点像是紧箍咒,我很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烂笔头”。总之,最重要的“灵感”一定会及时记下来,可能是工作用的纸质笔记本,也可能是手机的Notes app,家里的黑板墙……不拘泥于形式,也不在意表达,简单粗暴的一两个词汇,就够了!

还再度参加了某个写作小组,连续30天的写作计划。有了“陪跑者”,实实在在的几万字就这么写了出来——它们经过编辑和修改就成了可以发表的文章。

在年初,我只是模糊觉得,要“好好写”。一年下来,不能说有什么像样的成果,但在我之前的生活中,还真没有试过如此集中地写作。(做记者写新闻的经历不算。)

开始总是最难的。就像健身,最难的并不是举铁的部分,而是换上运动服和运动鞋,走出家门的动作。

格雷琴·鲁宾举了自己写这本书的例子,在开始真正的分析和写作之前,她去图书馆翻阅了无数的资料,做了厚厚的笔记——这道工序是她喜欢的,但也不断问自己,“哪天开始动笔写呢?”她发现自己也容易掉入“tomorrow logic”的陷阱中,幻想着未来某天会更适合开动,更加的有备无患。事实上,这种拖延是自我欺骗。现在,你已经做好足够的准备(或者说,不存在完全准备好的状态),可以开始了。

大部分人能够得益于稳定的、小步的积累,只要开了头,慢慢推进,就是最大的进步。也有少数人喜欢/适合大步流星、破釜沉舟,比如,决心学法语了,于是搬去法国住半年。

她还提到“转换期”(transition)的概念,并用孩子做类比:对小宝宝来说,家长知道要让他们从玩耍转移到下一个活动需要温和的过渡,否则只会引来孩子哭闹、大人板脸的双输局面,比如睡眠仪式就是一个典型的转换期。

对大人来说,也是这样。我们习惯了给自己安排一个又一个的待办事项,日程里面很少会安排“睡眠仪式”、“转换期”这样的概念。随着年龄上去,发现还真需要。比如睡前如果是在工作,那么我就很难快速入睡了。每当坐下来准备工作,总是不满于漫无目刷一通手机的行为,但又戒不掉。或许,我可以给自己10分钟的时间,大概想好看什么内容,接纳自己在进入工作状态前,需要某种过渡。话说回来,如果书里能多介绍几种过渡到工作的转换期创意就好了。

就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借口、强化好习惯,本书也有很精彩的论述,比如改变外在环境,回报和奖励的策略,给想做的事配上一件不想做的事等等。

04

那些被放弃的决心事项

真的痛恨自己对手机的依赖。如果智能手机对专注力有伤害,我已经伤残9-10级。一段时间专心想“治”这病,尝试郑重任命老公为手机官,乖乖上缴手机,并承诺不会因为拿不到手机而恼羞成怒。独自在外时,长按开关键——关机,开工。

然而生活的课题总是五花八门,没办法做到长久集中火力专攻手机难题。一段时间后,手机依赖病又会重返。意志力有限,我恐怕得接受现实,该病症需要专科随访。“不刷手机”之类的flag就不立了。

在提前做计划上,我去年唯一坚持下来的新习惯,是“一周菜谱”,即,在周末结束前,将下周每一天的三餐吃什么都计划好。我想是因为我太迫切需要这么一张表格,否则,每天在三餐预备上惶惶不可终日,痛苦不堪。

所以,适当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形成好习惯的动力。反之,大部分人之所以对自己不满意、想要改良而不得,问题很可能出在压力不够上,只是主观“想要”好习惯,客观上,没有这个好习惯日子也可以凑合。

综上,果断地砍掉细枝末节,立最重要的flag就好

最后,祝你成功。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新上任的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个人公众号“掌灯时分”(Nathan_Susu)定期更新中。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