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学生较之于公立学校的学生,他们之间有许多微妙的差异:比如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兴趣喜好、社交圈子等等,他们是富有特质的一群青少年。
Olivia是一位国际学校中学部的任教老师,今年,是她任教的第十年。作为国际教育体系下学生的观察者、督促者和陪伴者,细数这些年她遇到过的很多孩子、很多事,在大家都集中关注成绩与成就的时候,Olivia提出一个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国际学校里的孩子们,他们快乐吗?
文|Olivia Chen 编辑|齐琰 图|pixabay
十年
让我从心理学角度萌发认识、理解并靠近他们的意愿,是一个小的契机:一位学生因频繁迟到、功课拖延而面色苍白、满心愧疚地坐在对面向我道歉。
彼时,他刚与中学咨询师谈过话,他说:“其实我很想和老师用中文好好聊聊天,因为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苦恼。”
当学生坐在学校咨询师的办公室里,伴随着紧张、无措、担忧,加之用并不够熟稔自信的英文表达自己,在一语思维和第二语言输出之中会产生信息与表达疏漏,再基于文化思维的不同,所以往往会有一些内心的角落,外教咨询师未必可以都捕捉得到,并参透其中。
他们之所以会坐在那里,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烦恼,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舒缓压力和挫折感,反而让他们获取更多的安全感和内心的充盈感呢?
回想我的青春时代,八零后的十几岁,我也有自己的困惑与难题。学校那时候没有咨询室,有些烦恼不是不想和父母表达,是不知道可以怎么自如地表述和获得理解。
那时我发现一个和心灵自我相处的模式——泡书店。
初中的第一勺“鸡汤”,是吴九箴与刘墉,那时刘墉的儿子刘轩在留学,他的书我也都找来对照,可以看到两代人对青少年思想的不同见地与感悟。
也是这个开始,让我对心理建设产生了超乎寻常的热爱和兴趣,到现在一整面墙书柜上近三分之二的书籍都是不同流派的心理著作。从萌生兴趣到正式成为“持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师,中间也隔着我的整个青春和从业十年遇到过的案例、迷惑、探索与思考。
十年,我最大的感触是:老师和学生每天在校平均相处与沟通的时间,远大过其监护人和其他亲友。我们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在获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目睹他们每一点一滴的成长。
他们每天进出教室的表情、状态或兴奋或低迷;他们面对各项任务的态度或配合或逃避;他们或选择分享或选择隐藏,他们或成群结队或独来独往……
如果有心观察,会看到不同河面下的暗流,会看到表象背后的实质。
再回到主题:我关心他们开不开心,就像十几岁渴望自己可以快乐那样,那么,打开国际学校学生心扉的秘钥在哪里?又可以怎样在他们繁忙的学业之余帮助他们拥有会心的笑容与舒坦的心态呢?
芒刺
今天我的孩子呆在洗手间的时间过于长,她出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但是当我问她为什么,她摇摇头,不想告诉我。
我的孩子早上按时离开家去了学校,但是学校告诉我,他的名字并不在学校出勤表上。
家长会我去到学校时,从老师口中听到的那个乖孩子,并不是在家里冲我歇斯底里的那个样子。
我的孩子多次希望我帮她向老师请病假,虽然她没有真的生病。
我的女儿不想去我希望她申请的大学,她已经和我们冷战几周了。
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我孩子似乎变了个人,他现在教师团队对他的评价和过去老师对他的评价也是大相径庭的。
……
这些个案离我们并不远,从家长会和孩子的侧面表达中均能获悉。
复杂性和隐藏性是青少年的心理特质,激发一个异常现象的背后,可能有经验、记忆、人格、教育方面的种种原因,有时我们只见芒刺,却不知其因。如若疏于观察,你会惊讶于一个突然事件的爆发,这些出乎意料的行为,需要及时发现、判定与疏导。
一次清谈可以令孩子心头的一块阴翳淡化或消散,拨云见日,但前提是,这个人懂他们,懂他们的习性、喜怒哀乐的信号,他们周遭的环境、可能面临的困境或诱惑。
现今的孩子和80后的成长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做一项任务时,苹果电脑往往是开多个窗口的,多任务并进;微信群聊是回,还是不回?如果班级都打王者荣耀,打,还是不打?并不是每个国际学校都有统一的校服或者化妆的相关规定,那B站(广受青少年喜爱的视频网站)的美妆视频刷不刷?广受追捧的抖音与知乎玩不玩?潮牌的合作款追还是不追?有位同学过生日说请大家去夜店,去还是不去?
社交网络的日新月异,以及花样繁多的消遣性娱乐,加之国际学校提倡个性化、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绝大多数这个圈子学生群体较为优渥的环境,使得孩子们的选择项大大增加。
但是选择同时也代表了诱惑本身,个人时间管理与平衡、自控力、群体压力和个人认同方面,对他们内心建设的挑战,不可小觑。
所以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是否应当多靠近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待?
雷区
国际学校中学生的“心理雷区”是有阶段性特质的,这个雷区,是指易于在这一个问题上产生情绪压力、障碍,易于在这里陷入困境与迷惑。
我们认同人自身的反省、成长、消化能力,但是若有引导,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曲径。
根据这十年的经验与观察,以一个MYP(The Middle Years Programme,国际文凭组织下的中学项目,学生年龄一般为11-16岁)和DP(Th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文凭组织下的大学预科项目,学生年龄一般为16-19岁)体系的IB(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教育)学校为例,从6到12年级,学生主诉的问题按照频现率基本如下:
注:竖列分布并不绝对代表分布率的优先,是为这个年级阶段最易于陷入“雷区”。中学课程为IGCSE(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是目前国外14岁至16岁全世界考试最多人数的体系之一,是CIE剑桥全球测试的一部分)或AP(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学校亦可按大致年龄段参照。
>>由于G6和G9分别作为初、高中阶段性的开始,家长倾向于在这时候让孩子转入国际学校,因此在这两个年级会高频出现“转学适应”这一雷区;
>>G6与G7作为小学刚步入中学的前两年,对于独立管理自我的能力,倾听老师与班级指引的能力要求较之于小学会有一个跃进;
>>而G8阶段的学生在适应了初中基本的节奏时,会有一个微妙的松弛期,这个时期各项娱乐性诱惑会浮出水面,要求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控、分辨与平衡能力,群体压力带来的主流趋势、价值观也会较大冲击这个阶段的学生;
>>G9、G10作为高中前两年,是新阶段的开始,很多大学需要从G9到毕业的成绩单,这一阶段学生对于学业重要性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G10学生必须完成的个人项目(Personal Project:在MYP课程的最后一年,每位十年级学生都需要在一位教员导师的督导下完成一个“个人项目”,项目所选领域与内容有较强自主性与独立性),也是对其时间管理的一大考验。
>>G11-G12 学生进入紧锣密鼓的DP阶段,对于分数的敏感度、大学申请的压力都会让他们在一夜间深感过去无甚忧虑的时光一去不返。作为成长的必经阶段,孩子们会和大学申请咨询师密集地打交道,繁琐密集的毕业前状态带来的压力、窒息感、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焦灼感、时间管理的无措感等等,使得他们的内心空前脆弱,非常渴望关爱与照抚。
纵向梳理完,我们在从横向梳理一下在国际学校大环境下中,学生易于陷入的心理“雷区”:
>>文化适应
对很多孩子来说,国际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较之本地学校有不少新颖与不同之处。很多来自中国家庭、有过公立学校学习背景的孩子,在转来的第一年,对于权威的认同、自我定义、中西文化差异与调试方面都受到过或大或小的冲击,有的融入较快,有的即使第二年或很长时间内仍格格不入。
有意思的是,公立学校表现优异的孩子未必会在国际学校很快适应,语言关带来的不适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有很多包括性格特质、文化认同、个人归属感在内的深层原因。所以在转学的第一年,家长和老师应当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沟通,若有问题需建立统一对策。
>>时间管理
上面图表中,时间管理基本上是贯穿中学阶段的最大“雷区”。时间的优先度分配、碎片化时间的管理、社交与学业的平衡、课外活动的权重(国际学校的课后俱乐部、圈内的体育联赛、各项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等等, 很多学生容易被贴上“拖延症”的标签。
但是“拖延症”远不是字面这三个字,潜伏在下面的也许是一个完美质人格,也或许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有失败经验的阴影,或逃避与防御……他们看似让人失望的行为下却恰恰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希望成果令人失望!他们需要被靠近、被发现、被理解、被疏导。
>>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这个词是没有色彩的,无褒亦无贬。有一些个案说明:中学生的群体压力有的甚至来自于看起来和他们最亲的哥们儿、闺蜜。群体压力可以有正向驱动力,也可以将他们拉入负面的泥淖。他们试图逃离但每天又必须面对,群体压力犹如罗网,可以裹挟着团结与竞争,攀比与凌霸。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短线或长线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有时圈子所带来的社交隔离,友情触礁所带来的情绪颠簸,对于这一群年轻人来说,有时会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惊涛与骇浪。群体压力在中学低龄段较多体现在感染力上,高龄段则有更多的竞争性。
>>动机缺失
这是一个隐形的特殊“雷区”。作为老师,在面对一个对学业、社区活动动机缺失的个体或者群体,所有的期待都如同拳头触碰到棉花,可以明显感受到其在学校的状态是低迷的,对集体活动索然寡味、缺乏耐心。
这类学生的出勤率也很“看心情”,一次感冒或一次雾霾天都会成为他不愿意来校的原因,更不要提他们对于挑战的主动性了。
个案所表现出来的原生态家庭教育也很值得深思:有的家庭自小为孩子安排好了每一步,这使得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大大降低;虽有一技之长,但并非是在自己的主动意愿下坚持学习的,对于各类有益的挑战浅尝辄止,对学业常有不求甚解的态度,这种不在意的表象下实则是不自信的内里,追求各种外化的依附物(比如奢侈品、游戏、人际关系等)来获取一些关注与认同感。
优渥的外在环境却也不乏“低自尊”的个体,核心信念和自我价值感实则较低。
>>无备之恋
国际学校基本听不到“早恋”二字的。在提倡多元化、个性化思维,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大环境下,未成年学生恋爱现象屡见不鲜。
然而判断一段关系健康与否的标准,对成人和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段关系是否会带来正向影响。
“无备”这里是指对于一段恋爱关系缺乏基本的心理建设,包括:关系责任感、自爱能力、时间与精力配给、相处模式……甚至包括足以承受分开的心智。
中学生会易于陷入无备之恋是因为他们恋爱的原因有时超过常理:有人选择恋爱是因为这是一个群体的“大趋势”而不是因为他/她真的准备好了去恋爱。更不乏有一些因为安全感(个人能量)的缺失或者乏味的学业有“找补”心态;再或者有时一届学生会呈规律性地在毕业前多出很多对儿情侣关系。
但是这些中学情侣,可以长线走下去的少之又少。
无备之恋较之于心理建设成熟的恋情,易于给内心仍稚嫩的他们带来情绪上的起伏与消耗,对于女生尤其显性,他们在处理一段关系中的精力、时间甚至关系密切度的把控仍存有很大困惑。
在很多成熟的国际学校里,都有专业的性教育主题课程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自爱,同时认识与异性的密切关系。但这个年龄段孩子具有复杂人格特质,从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到关系进入何种阶段,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心理建设课程,而心理建设,往往还是要从“我是谁、我需要什么”的自我正确认知开始,而不是盲目被“他/她(关系对象)是谁”、“他们(群体)都在做什么”所左右。
以上所有雷区,并非完全独立,就个案而言,都是可以覆盖或复现的,每一项细细剖开,可以分享的都有很多……
愿景
在朝八晚五的工作中,如果放大发现的眼睛,会感到你和孩子之间隔着的并非“灰色的海”,他们的内在世界和我们一样“波涛深邃”。(来自于龙应台《目送》)。国际学校对于一位教师多角色的职责需求与期待,让我们的成长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亦能是帮助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成长的全面的引导者、陪伴者和咨询者。
多年的毕业班执教与班主任的经历,反倒使我更为感谢国际学校这样一个奇妙的大环境,给我心灵的启发与开拓,和他们的相处也如同与我的青春再度相处。对孩子们的尊敬与平视会让我自然习得他们的心灵成长之旅。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异常“芒刺”感到无比担忧,想说服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但却遭到孩子们的拒绝,对权威望而生畏,对被标签化也有所抵触。其实有时他们只是需要被接纳、被平视,情绪才可以被纾解。
能够从他们的眼睛透视到心灵的角落很重要,因为有时表面的灰尘,只是孩子伪装出来想让我们看到的样子,而内里,往往是一个不比我们缺乏睿智想法的近成人。
这些孩子的内心真的是快乐的,就像十几岁我们希望自己内心是豁达的、敞亮的、愉悦的一样。
参考文献:
*Burka, Jane B., and Lenora M. Yuen.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2nd ed., Da Capo Lifelong, 2008.
*Feldman, Robert S.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7th ed., Pearson, 2014.
*Fennell, Melanie J V.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 Self-Help Course. Part 2.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