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爱我”和“我很重要、有人听我的”。
文 | 师偃 编 | Sumin
女儿弯弯刚上幼儿园一个月时,我老觉得她有各种毛病:零食吃得多、不好好吃饭、不讲礼貌、该睡觉时不睡、不遵守约定、事情都想自己来可又弄不好、老乱发脾气、老缠着我不让我去干活儿,等等。
我去咨询了校长,校长给了很多建议,包括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放下无谓的焦虑、让孩子自主、跟孩子商议规则,等等,其中最为强调的,是“有效陪伴”:
校长建议我们每天给弯弯留出固定的陪伴时间,这段时间完全由她自己决定如何度过,她想做什么,我们就陪她做什么,她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不要干涉她、不要打扰她、不要引导她。
于是我们把弯弯放学后到吃晚饭前确定为爸爸的专属陪伴时间,把晚八点半以后到上床睡觉确定为妈妈的专属陪伴时间,并且做好了长期应战的准备。
第一天我陪弯弯在学校的沙坑里玩,弯让我陪她一起假装用沙子做生日蛋糕,还表演吹蜡烛、切蛋糕,假装吃得有滋有味。第二天我陪她在楼顶上给多肉浇水,弯一边浇水一边编起歌儿来唱,让我也跟着她学、跟着她唱,唱着唱着又跳起舞来,让我跟她一起跳舞,跳着跳着又变成了音乐剧,弯弯安排我做老爷爷,她做老太太,我们玩起了买菜过家家的游戏。妈妈的陪伴是睡觉前抱着弯弯看月亮看星星,俩人聊天说话,还有讲故事。
效果来得太快了!仅仅两天!到第三天,弯睡觉前自己换睡衣,换不好也没发脾气,我跟妈妈轮换时弯弯就很好地跟我再见,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粘人哭闹,吃饭也一下子好了不少。
后来我们了解到,针对新入园家长的各种问题,校长开的方子里一定都有“有效陪伴”这一条,而且总是作为最最重要的建议。
有效陪伴是以孩子为中心的陪伴
“有效陪伴”,就是说陪伴必须产生“效果”,这就是孩子能从父母的陪伴中获得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孩子的核心需求,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爱我”和“我很重要、有人听我的”的陪伴才是有效果的陪伴。
现在很多爸妈都已经知道“陪伴”与“陪着”是不一样的。陪伴是全身心的、关注的、充满爱的、兴致盎然的,放下手机、放下家务、放下应酬,而陪着只是敷衍性地在场。
我想强调的是,有效陪伴是以孩子为中心的陪伴,除了全心全意以外,还要由他做主: 孩子是导演和编剧,大人是演员和观众。孩子需要在陪伴中感受到“可依恋”、“被尊重”、“能主导”、“被允许”,甚至“可纵情”。
时代太喧嚣了,父母的焦虑表现为干涉,渗透到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至于陪孩子玩也不能由着他做主,总是试图把自己的说教塞进孩子编排的剧情中,担心孩子不讲礼貌啦、不懂分享啦,担心他们在游戏中说脏话、暴力倾向,还担心他们在游戏中进行性和其他禁忌的试探,等等。
我们成人早被剥夺了单纯、坦诚地享受快乐的能力。就像成人必须用喝酒、运动、倾诉、旅游等方式解压一样,孩子也需要有专门的时间和环境来解压——这就是孩子自己主导的游戏。
有效陪伴是说得越少、想得越少、帮孩子做得越少越好,最好就是让自己变成孩子,敞开封闭已久的内心去跟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表达欲、好胜心、攻击性共振,陪得好时,孩子心灵通透、头脑敏捷,开怀大笑,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兴致越来越高,我们自己也会觉得痛快淋漓。
有效陪伴能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成人世界的规范,孩子经常不得不顺从大人的意思,孩子身心成长所自然生发的需求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因此积压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流通,孩子就会在其操控下表现出不当言行。
上一期文章我们讲过“事归事,情归情”(点击阅读:《从粘人事儿多的“高需求宝宝”到自由自律的“小天使”,她的父母做了什么?》)的道理,我们不能既要求孩子服从我们,又要求他没有情绪,这是不可能的。在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诸多方法中,以孩子为中心的有效陪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事半功倍的,因为在这段专门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完全自己做主,这在他们就是情绪释放的宝贵机会。
积极倾听,是有效陪伴中父母经常需要做的事。平时小朋友们来不及说的、不被允许说的、碍于各种场合说不出来的,都可以留到专门的陪伴时间里与父母分享。孩子通常不需要父母给出具体的建议或替他们解决问题,只需要被抱着、眼睛被好好地注视,心事能说出来,并且被爱的人听到、听懂,他们的感受被理解、被共情。很多事情,说完了就好了,他们自己心里有打算,而且方案比大人的好得多。
游戏,也是抒发情绪的重要方式。男孩子喜欢玩打闹游戏、力量游戏,女孩子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照顾娃娃的游戏,这些游戏都可以帮助他们释放日常情绪、释放攻击性。《游戏力》一书讲了很多对积存负面情绪的小朋友进行游戏治疗的案例,其核心方法,就是获取孩子的信任,引导他们用游戏的方式抒发心中积郁。有些孩子会在打闹游戏到高潮时汗水和泪水一齐迸发,有些会在开怀大笑的过程中忽然失声痛哭,有些则会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触景生情,这都是积压已久的情绪开始流动的表现。
引导孩子使劲儿,但是让孩子赢
我们似乎有充足的理由在游戏中不让着孩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增强抗压能力”、“为了让他认识公平竞争的原则”,等等。这些想法,都还是“寓教于乐”的思维:我们总想着去教孩子点儿啥。可是有效陪伴的有效,恰恰在于孩子感受到我们放下身份,平等地、充满爱地陪伴他。
对于小小孩来说,成人世界的一切都是大大的、具有压迫感的、不合己用的,他最基础的心理是“自卑感”,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我们在陪孩子玩时,孩子其实很清楚大人与他之间智商和力量的差距,很清楚他不是在跟同龄人玩。
自卑感是个空洞,我们需要用爱去填满他,培养他的自信心,他才能满而自溢地生发其他品质。从阿德勒起,心理学家们就不断强调“言行不当的孩子,是自信心受挫的孩子”,所以在陪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商议规则、引导孩子使出全力,最后让他赢,让他赢得费劲,但是要让他赢。孩子在“赢”的鼓舞下会很积极地努力尝试、提高。
一直以来弯弯都喜欢跟我“比赛”,比赛换衣服、刷牙洗脸、看谁先跑到车上,我总是扮演就差一点就赢了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弯弯独自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日益增强。而我观察她自己的社交,则是能进能退,并不存在畏惧竞争、不能承受失败的情况。
昨天晚上弯弯第一次提出来让我陪她下五子棋,我给她讲了规则之后,就开始引导她赢,她兴致很高,大概五局之后,到最后一局时,她已经不靠我提醒、完全靠自己就能走常规的正确棋路。
当然,这个“让他赢”也不是教条的,要点是,在他明知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培养他自主完成的信心、积极向上的意志。当他随着成长能力有所增强时,我们“让他赢”的线自然也越来越高。在陪伴充足,孩子自心充盈的情况下,父母不用过度焦虑勇气、逆商、和公平规则感的问题,因为孩子自有他的同龄和混龄社交圈,这部分内容他理应在他自己的自由社交中学习。
在有效陪伴中自我呈现、映射父母
越小的孩子越不能好好跟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有心的父母可以在有效陪伴中观察孩子的状态,因为游戏是孩子们的编码语言,孩子们往往会用游戏情节来表达自己。父母同样也可以在孩子的游戏情节中看到自己的养育镜像,他们如何安排游戏角色、编排剧情、如何对待洋娃娃——通常都与父母养护的方式直接相关。
弯弯两岁多时,我还用老办法带她,老让她去罚站,她就在游戏中让我扮演宝宝,让我罚站。有段时间我比较忙,她让我陪她玩时我说:“爸爸现在要工作,只能工作完了才有时间陪你。”到陪伴时间里,她安排的剧情就是让我当宝宝,她是要出门上班的妈妈,她也跟我说一样的话,“妈妈要工作哦,现在不能陪你哦”,然后还安排我大声哭,安排我想妈妈,我照做了,她又表演妈妈过来安慰我,抱着我让我哭,也跟我平时一样,轻轻抱抱、摸摸背、不说话。
孩子们的游戏经常还起着跟梦境一样的作用——“完成不能实现的愿望”。有段时间弯特别希望自己能飞,大理过火把节,弯还让我帮她把“飞到天上”写在卡片上投到火把里烧掉。那段时间她就在游戏中设计了很多跟飞翔有关的剧情。
孩子们还会利用游戏来探索禁忌。“性”与“攻击性”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核心课题,不幸这两个课题都有着悠久的禁忌传统。允许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游戏,允许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攻击性、破坏欲,以及对禁忌的试探,并且配合他们,反而能够帮助她们在现实中收敛不受欢迎的行为。
前两天接园时,弯弯正与几个女同学一起画画,画的是一个长了小鸡鸡的公主,禁忌感让她们非常兴奋,她们就“小鸡鸡”这个事儿大喊大笑。我们家长在旁边试图化解尴尬,就问“公主是不是在家里洗澡呢”,越是引导,孩子们越是不配合,“她没有在家里!她就没穿衣服在大街上走呢!”
孩子们在游戏中比刀比枪,叫嚣着把谁杀死、把谁生吞活剥就更常见了。弯弯一直都热衷于跟我玩比剑的游戏,我们各自都拿个木剑比划,她假装砍掉了我的胳膊大腿、刺穿肚子、砍掉头颅,最后就把我“杀死”了。但她在自己的社交中完全是非暴力的,面对施在她身上的暴力,她也能够去抗争。
我们需要分清楚的,是孩子在游戏中呈现禁忌题材时,是主动探索,还是被情绪积抑所操控。陪伴足够的孩子,情绪足够流通,心智发展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好奇心得到充分表达,他们在游戏中主动呈现的状态都是安全的、无须担心的。受情绪积抑所操控的孩子,就更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多给自由,少说教、少干涉地陪伴。
– END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