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3日,2018 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BISE)在富力万丽酒店如期开幕。培德书院理事长聂爱军博士作为BISE论坛的首场主讲嘉宾,于当日上午11点作了题为《探索华人教育的下一步》的主题演讲。
主讲人|聂爱军 现场记录|黄燕 编辑|禾子 齐琰
未来世界两大特征
75天前,聂爱军博士荣升为一名父亲。作为一名新晋老爸,怀抱着新生儿,感受到那份柔软,他常常会想:10年、20年以后,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在他成长的世界里面,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聂爱军博士回国之前在美国待了11年,在美国读政治学博士,研究的是美国的政治体系,后来做的论文和研究是如何用公共财政政策手段去提高教育的效率。毕业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学院大学教公共政策,又在纽约州政府工作过几年。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思考着中国以及世界的变化,他认为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世界有两个特别大的特征:
第一,中国在不可质疑地崛起。聂爱军博士1997年到美国,当时基本上不管读什么专业,中国都不是一个特别大的话题。在从1997-2008年在美国的十几年间,他逐步看到中国在美国的各个领域学术界、新闻界、政界都开始成为一个话题。而2008年距现在又已经有十年了,这十年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人工智能的变化。大家都听说过阿尔法狗,但可能很少知道阿尔法Zero。阿尔法狗在人工智能界用很长时间终于学会了下围棋,然后很快打败人类。可是阿尔法Zero据说连人类的棋谱都没有看过,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自学。他跟阿尔法狗对弈的结果是100:0,阿尔法狗完败。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进化地越来越快。这个时候我们也应该去思考:面对这样的世界,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
带着这种观念重新审视今天的中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未来我们的孩子怎么做才能更有力量、更自豪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同时又有国际视野和格局。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下诞生了培德的教育理念——根深中国,盛开国际(Chinese roots, Global view )。
培德三大教学理念
第一、浸润式的美学和艺术教育。
什么是浸润式?国内几乎没有一个幼儿园会把视觉艺术老师作为专配的班级老师。培德每个班是四个老师,一个中文的主教和助教;一个是外教,外教不是说只上英文课才来,他会跟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培德有一个视觉艺术老师。
为什么是视觉艺术老师?因为这个视觉艺术老师不仅教孩子课,他更重要的是把美带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孩子画完画以后可能脸上都有墨,这个视觉艺术老师随便点两下可能就变成一副画,这不是课能带来的。培德每一个班都有一面巨大的黑板墙。视觉艺术老师在重大节气里带着班上的孩子做节气画,所以班里始终呈现的是一种美的感觉。
第二、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课程。
孩子在培德是不是天天在做艺术呢?不是,培德有非常严密的课程体系。聂爱军博士做大学教育工作出身,在明尼苏达大学做教授的时候带过硕士生和博士生。回国之后做了很多年的教育改革,主要针对高中生。现在在培德书院做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他感觉面对的孩子年龄越小,对教育就越有敬畏感。
聂爱军博士在现场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培德有一个孩子,八岁左右,英语不错。我有时候会跟他们开玩笑,中文、英语都跟他们讲。有一次在课上,我用英文给他讲一个东西,他就问为什么?我就很努力很耐心地回答。他又来问为什么?后来我说不知道。他说你为什么不知道?我说不是说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的事情。他望了我一眼,说,上帝知道。
我当时很吃惊,我说上帝不是普通人,上帝是很厉害的人。他又望了我一眼,他说不,上帝是上帝。当我还在用“人”这样一种观念评价的时候,他却说,上帝是上帝。抛开宗教色彩,就说这个孩子的思维真的让我很震惊,和一个培德孩子的谈话就这样颠覆了我。所以越做低年龄孩子的教育,越应该敬畏孩子。孩子天生是艺术家、哲学家!”
培德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会特别重视孩子的天性,比如中文光诗词这部分,幼儿园一年是一个节气一首诗词,所以幼儿园也有20几首诗词。不要求全部背,但是孩子对这个很熟悉,因为已经把它生活化了。但是到小学,一年下来是240首,到六年级下来是1440首诗词,这个中间就已经能够涵盖中国所有的中小学的诗词,包括高中。
这种中文古诗词的浸润很重要,而且还跟生活、节气相关。所以培德的课程有深度,孩子也不累。再比如在北京上学,如果不利用北京博物馆的优势,跟在乡下读书有什么区别?所以培德跟北京各大博物馆都有联系,每个月孩子都要去一次不同的博物馆。因为学校本身有很深厚的故宫资源,培德孩子经常去,而且会看到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会仔细研究,会有人给孩子讲。在这个过程中有非常详尽的学习手册,这是一套课程体系。
第三、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培德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文化底蕴且知行合一的人。学校每个学期、秋季和春季都有两周的行动学习要去北京以外的地方,比如去了解徽州文化、闽南文化等等。
每个学期都有两周“山水学”——一年一座山,一年一条河。当孩子们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他前段时间学的“一览众山小”这首诗就在他眼前了。每次出行会有专业的登山队老师跟孩子们一起,老师全程跟着,会随时随地点拨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随时问问题。
我们常说的中国“乐山乐水”的概念,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这个过程中地质学、生物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其实都在这里。
培德书院有三大主要部分:国际学校、有幼儿园、教育馆。教育馆是支持所有这些课程的。在教育馆里有一个非常好的工坊,比如孩子在里面做完陶艺后,教育馆就有电炉可以烧制。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可以在教育馆学习木工、古法造纸、扎染等。
培德的这些课程其实是相互连接的,比如孩子在学茶道的时候会学陶艺,自己用手去做茶杯;会去做木工,做杯托;会做桌布,所以有染织。造纸不仅仅是造纸,造纸完了以后会学写家书,他的毕业纪念册会用自己造的纸去做。这虽然是不同的课程,但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
总体看来,培德书院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诚如台湾道禾实验学校,以及北京培德书院的联合创办人曾国俊先生创办学校时的美好初心,他说:好的学校其实就是一所,天还未亮,孩子就赶着上学;天黑了,孩子还舍不得回家的学校。
聂爱军: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聂博士曾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亦曾任职于美国纽约州州政府,是州教育财政与教育改革委员会成员。回国后,聂博士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早期发起人之一,是中国营地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北京佳莲学校创校理事。聂博士热心教育公益事业, 是“悦读致远”教改模式的发起人,致力于农村高中“全人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