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适合就读哪类国际学校?——从办学机构的分类谈起 | 姜华专栏

上次在菁kids写完《国内学籍对于就读国际课程到底有什么影响》以后,有家长留言:

“姜老师,我的孩子出生在意大利,平时大半时间在国内,寒暑假有3-4个月时间在意大利生活。孩子目前是中国籍,但是16岁以后可以申请加入意大利籍,现在在国内初中快毕业了。请问像我们这种情况,是该选择读国内高中,还是读国际高中?如果读国际高中,我们应该如何择校?有些学校说他们只招外籍生,那像我孩子的这种情况,可以入读吗?”

文:姜华


还有一些家长留言问我:

“姜老师,像上海中学国际部、复旦附中国际部这些学校,中国籍的孩子能就读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哪怕走一些特殊渠道我们也愿意。”

很可惜地告诉大家,以上两类情况的答案都是“NO”。

最近,有一个新闻和这些家长提出的问题密切相关:

2017年3月28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21所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进行了更名。更名各校即日起(2017-03-28 )将根据要求统一对外标识,做好更名挂牌、招生、银行开户、对外宣传、注册备案等事宜。

意见要求: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其外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相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名称应当反映不同国别普通教育的性质、层次和类别,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全球等字样,名称前应加上所在省份或城市的名称,同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必须作为学校名称后缀使用。

教育部这次的行动,实际上是再次重申了一个在国内办国际教育的基本办学原则: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招收对象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的随行子女(外籍)。可实施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采用外国教育教学模式。

按照这个原则,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事实上要符合两个标准:首先其父母一方必须是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其次学生本人必须是外籍(包括港澳台地区)。

因此前面提问的那位家长,虽然她的孩子出身在意大利,每年也有将近4个月的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但孩子要到16岁才能选择加入意大利籍。在没有入籍前,孩子还是中国籍,按照《意见》的规定,是无法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

国际课程在国内虽然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发展非常迅猛。随之也产生了很多以前没有预想到的情况。例如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个案例,10年前有谁能想到有这样的“候鸟家庭”出现呢?而且现在还越来越多。

 

针对这种候鸟家庭现象,笔者认为,我们在讨论国际课程的时候,除了其他一些必要条件,还必须考虑国籍这个因素。

这方面,我有一个简单的分类,通过两个维度对各种办学机构做个分类:

维度一:招生对象是外籍还是中国籍

维度二:开设课程是国内课程还是国际课程

 

按照这两个维度来分的话,开设国际课程的办学机构一共可以分成以下几大类:

A类:只招外籍(包括港澳台)学生,只开设国际课程

B类:招生对象主要是中国籍学生(招收少量外籍学生),只开设国际课程

C类:招生对象主要是中国籍学生(也招收少量外籍或港澳台学生),同时开设国内课程和国际课程

 

这三类办学机构的办学特色各有不同,从招生、课程、教学到升学都有很多不同,家长和同学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选择。

A类机构国际化的程度最高。对于其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英语就是母语,课程也比较丰富,不过这类学校的风格也和国外学校一样,对于学生的成绩并不很在意,比较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大学申请也不会像国内的家长那样,言必称名校。

B类机构相对于A类学校,可能开设的是同样的国际课程,外教老师的比例也很高,但是因为学生绝大多数是中国籍,所以不可能彻底做到以英语为母语。而且中国的家长比较看重升学结果,所以这些办学机构出于市场的考虑,还是很看重升学成果,因此教学上必须有一部分偏应试的内容。最后,因为B类机构市场化程度很高,所以生源质量方面也是参差不齐,学生会呈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

C类机构最为特殊,在上海基本上就是21所上海市教委认可的国际融合课程试点学校+首家中外合作办学高中。就读这些学校的国际课程,必须参加国内的中考,学生需要同时修国内的语文、政治、地理、历史四门课程和国际课程。其中大多数的学校生源质量都不错,但是因为是在体制内开展实验,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经费、师资等方面都面临比较多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是外籍身份,那么他可以选择A类或B类学校就读;如果你的孩子是中国籍,那么他可以选择B类或C类学校就读。

 

A,B,C三类机构都各有长处和不足。而且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几类机构也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例如:

随着在上海外籍人员子女总量的减少,而办学机构相应的增多,一些A类机构前两年也开始尝试对中国籍学生开小口子,不过随着《意见》的出台与落实,这个途径目前看起来是走不通了。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学校采用七宝德怀特的模式,尝试中外合作办学。

B类机构因为体制灵活,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部分,前几年的一个趋势是朝初中小学延伸,尝试构建K12的国际课程产业链。不过去年新的《民促法》出台后,小学和初中阶段修读国际课程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现在还是局限于高中阶段。

C类机构因为自身机制等原因,在这两年开始尝试”公转民”,向B类机构转型。这个趋势在北京和上海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没有了“公家”的金字招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是否能生存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至于您孩子到底选择就读哪类学校合适?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我在下篇文章中再为大家仔细道来。

2016年,上海市21所国际课程班和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共计划招生1637人(其中本市生源1167人),较上年减少37人。2017年的招生计划预计将在四月公布。今年纳入本市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的“国际课程班”仍为21所。

(本文为作者观点)


姜华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毕业,后赴欧盟进行深度研修,获得政府WTO高级人才资格,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担任过讲师。现在上海某国际学校负责宣传、品牌建设工作,同时承担美国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工作事务。著有《国际课程谁在选?谁在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