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菁kids上海编辑部就“万圣节”主题收到了学生Emily Zhou的投稿,这位学生现就读于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在高一之前她一直在一所公立学校就读,对于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万圣节,她写下了这段难忘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万圣节的感想
梧桐树的叶子渐渐黄了,飘落的时候像一只只金色的小鸟,上下翻飞。远处的山丘渐渐红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夕阳映衬着那枫叶林,好一片的万紫千红。天空落下的细雨渐渐凉了,一滴一滴打在脸颊上,叫人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不知怎么的从那一天起,家家户户的门口就像约定俗成般挂起了一盏南瓜灯……
这是童话故事里的一个场景,也是我对万圣节的初映像。“南瓜灯…….唔……南瓜灯” ,我的脑子飞速地运转着。合着故事里的插图,一个憨态可掬,圆滚滚,笑眯眯,一脸顽皮的橙色“球球”浮现在我脑海里。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座被涂成紫色的女巫城堡,一把用稻草编织起来的魔法扫帚,以及一只瞪着大眼的黑色蝙蝠。
12岁之前,我一直沉浸在自己编织的万圣节童话里。我曾幻想着自己是一个女巫,拿着家里的扫帚,裹着一张床单在家里乱转悠。我曾拿着妈妈的眼线笔把眼圈涂黑,半夜爬起来扮鬼吓人。我又曾提着个篮子,在弄堂里挨家挨户的讨糖吃。虽然有时被拒之门外,但我仍记得那一天的喜悦与兴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万圣节有了粗略的了解。我常看到超市在万圣节前一周开始售卖节日装饰品,我曾看到游乐场里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布置鬼屋——他们将一个个骷髅高高挂起,使其露出一副狰狞的面孔;又在草坪上放置了一块一块塑料墓碑,这阴森恐怖的场景不禁让几个过路的小女孩吓得抽噎不停。我又常在网络上看到西方的孩子们在万圣节这天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手里提着南瓜灯去挨家挨户地敲门。
初中的时候,每到万圣节,我就会缠着妈妈去商场买糖。买来后分袋装在书包里,偷偷地“走私”到学校,整齐划一的摆放在桌板里。还记得那时的桌肚就像一个糖果海洋,五颜六色,口味各异,无所不有……倒也不是因为嘴馋,而是觉得和同学一起分享万圣节糖果是一件很满足、很愉悦的事情。
一直很怀念初三那年的万圣节,那天与往年一样,学校里没有组织什么活动,班级里也没有做什么装饰。第一节课下课铃响后,我习惯性地拿出了打包好的一包包糖果,就在桌板放下的那一刻,我抬头一看,四周的同学就像是约定好了似的,纷纷地拿出了自己准备的零食…一场简单而又热闹的万圣party就这么开始了,所有的考试,卷子,作业,都随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被冲散了,留下的只有那个美好课间的甜蜜。
或许是因为不能在班级里吃零食的原因,大家都显得有点拘束、谨慎,常常是在桌子底下悄悄地剥开糖纸,飞速地塞到嘴里去品味那份甜蜜。依旧记得当时班级里有一个女生外号“南瓜“,有着南瓜般圆滚滚的脸,笑起来和南瓜灯上雕刻的神情颇有几分相似,她常常会在万圣节那天,带领着一批女同学偷偷“潜入”老师办公室展开寻宝活动——说白了就是讨糖吃,好几次都把老师抽屉里的糖果搜刮的干干净净,连一罐柚子干都不放过,对准教师办公室“袭击”一番后空手而归的人还久久的不愿离去,一行人简直是玩的不亦乐乎。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感受到了那种节日的狂欢与喜庆。不同文化的碰撞有时就是那么的奇妙,西方的人很向往东方的文化底蕴,就像我也对他们万圣节充满向往与好奇。通过现代网络的科技,我也知道万圣节是鬼节,是一个可以彻夜狂欢,装扮成幽灵的节日,不过,我更愿意称它为“甜节”因为它在我记忆中留下的,更多是那一个个美好又甜蜜的回忆。
欢迎更多学生就校园生活、课外活动、成长经历等主题向编辑部进行投稿。
投稿邮箱:editorjksh@126.com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