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文:范吉慧
昆明事件、马航事件、亲人突然离世……这些突发的意外让我们惊慌失措、惊魂未定之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各种提问。心理专家张薇给出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1. 不要主动跟孩子谈论这些事件。
意外事故、死亡这些概念,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三四岁之前的孩子对死亡基本上没有概念。五岁以上的孩子会有一点模糊的概念。大人跟孩子谈论这些事件,一定要以孩子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不要过多解释,如果孩子不提及,就不主动谈论。
2. 尽量简单陈述事实。
成人喜欢去分析原因判断事件,而孩子的思维都是很单纯的。有时候即使孩子问起这些事件,他也不是想要听长篇大论,他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事实。比如,只要告诉他:有一架飞机失事了,很多人死了。这一说就可以了。多余的解释如果超出孩子的认知水平,反而会引发他内在的混乱。
3. 正向引导。
所有事件都有积极正向的教育意义,家长要跟孩子传达出积极向上的力量。比如昆明事件,就可以教育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暴力事件中如何逃生、如何保护自己。
4. 允许孩子表达感受。
突发事件之后,孩子可能会惊慌、害怕、焦虑,但无论他的感受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表达出来。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小一些的孩子可以鼓励他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或者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看绘本,在轻松安全的氛围里一起编故事,在故事里袒露心声。最重要的是,无论表达出来的是什么,大人都不要去干预,不安慰,或者试图用正确的观点去纠正孩子。此时,他的感受只需要被允许。
什么时候该去求助于心理医生
尽管大人不去主动跟孩子谈论,或试图解释,但是大人并不能完全不作为,你需要细心观察孩子是否有异常的表现,以至于要求助于专业人士,比如心理医生。
孩子的心理异常,通常都可以从行为层面被观察到。比如,本来已经独立睡觉的孩子突然要求和父母同睡,本来开朗的孩子突然不爱说话了……只要家长和老师够细心,总能发现孩子的异常。这时候就真的需要跟孩子谈谈了。当然,孩子可能会不说话,或说我没事。这时候就需要求助专业人员了。
大人的心态最重要
父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户,孩子透过父母了解世界。尽管父母一句话也没说,但孩子依然能感受到大人的恐惧,无助,愤怒等情绪。
在面对孩子之前,大人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先评估一下自己是否可以面对孩子,如果情绪太强烈,可以请亲人帮忙照顾孩子。
比如丈夫忽然去世,妈妈通常会觉得不能在孩子面前哭。觉得这是在保护孩子,其实是给自己增加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悲伤不能释放,又增加了内疚,只能让自己更脆弱。巨大的悲伤面前,哭是一种很好的释放方式。压抑痛苦只会让痛苦来得更激烈。造成延期的应激反应。
不必在孩子面前扮演完美家长的角色,你的行为,观点,应对方式都在无声地教育着孩子。有情绪,就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释放。面对孩子的疑问,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可以勇敢地说:孩子,我也不明白。
本文原载于《菁kids》2014年5月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