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对孩子讲话的数量、内容,会极大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而孩子对成人是否好好回答问题非常敏感。他们比你想象的要聪明很多,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细节来判断真实和虚构。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这是家长持续不断的必修课。
文 | Fujiaa 图 | Priscilla Du, Fujiaa提供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伊甸园的桃子
ID:PeachAtEden
本文为《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读书笔记下篇。点击此处查看上篇
观察学习能力并非人类所特有,许多鸟类和灵长类都很擅长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新技能。但倾听学习则是人类专有的技能。人类使用语言来互相传递信息,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知识技能都是靠倾听、阅读、看屏幕(这些都是另一种形式的倾听)学习而得的。从他人的传授中,我们知道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哥伦比亚在1492年航海、地球是圆的、手上有细菌。这些太远、太老、太大或太小的事物都无法直接通过观察所得,我们依靠他人给予的信息建立起我们的知识系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授Alison Gopnik在《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一书里解释:通过聆听来学习看似简单,其机制却是非常复杂。
你怎么知道有一些人讲的话比另一些人更可靠?面对同样的人,你如何分辨他有时讲的话很靠谱,有时却又是乱讲话?有时他对自己的言语非常自信,有时又感觉模棱两可?他人讲的话可能和我们的认知相同,也可能完全相反。我们还经常间接从他人讲话时的其他细节里获取信息,比如语音语调、单词的选用、姿势等等。孩子们怎么通过聆听来获取信息?
事实上,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通过聆听成人的讲话来获得信息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堪萨斯大学心理学家Betty Hart和Todd Risley的著名实验就已表明:不同家庭对孩子讲话的数量也有明显不同,这可以极大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中产阶级父母对孩子讲话的数量及质量明显超过下层阶级的父母,而中产阶级孩子也随之拥有比下层阶级孩子更大的词汇量。父母可以通过多和孩子讲话而提高孩子的能力,这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是不可多见的父母有效养育方式之一。
然而,孩子并非简单地鹦鹉学舌,他们很擅长分析成人话语中的细微信息。
儿童发展心理学界里有一个重要的实验设计。在这个实验里,孩子会见到不同的人,这些人会给孩子看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一个人对孩子说:“这个东西叫fep。”另一个人则会将这个东西叫dax。随后实验员会询问孩子这个东西的名称。在这样前后矛盾的信息里,孩子会选择相信谁的话?他们会从谁那里学到信息?实验发现,孩子会更加相信父母或幼儿园老师等熟悉的人。在孩子两岁之前,如果妈妈称fep而陌生人称dax,孩子会更倾向于将这个新物体成为fep。
然而,孩子与成人之间的依恋模式也会影响孩子接受信息的程度。
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群一岁孩子与母亲的依恋类型:安全依恋的宝宝在妈妈离开时会伤心,而在妈妈回来时则会高兴;逃避型宝宝在妈妈离开时装作若无其事,而妈妈回来时也装作看不见,但他们的心跳急剧加速,表示他们其实非常难过;焦虑依恋型的宝宝则在妈妈离开和回来时都一样哭个不停。
在这些孩子4岁时,研究人员做了同样的“新东西”实验,让妈妈将这个东西称为fep,而陌生人称之为dax。另外他们又加了一个实验,给孩子看一个有一点鱼形的鸟神兽图片,让妈妈称之为鱼,而陌生人称之为鸟。
安全依恋型的宝宝在面对新事物时更相信妈妈的话,他们把新东西称为fep;但看到神兽时,他们采取了自己的判断,认为神兽长得更像鸟,而并没有听从妈妈的指导。但逃避型宝宝则在面对新事物时选择fep和dax的概率相等,他们并不是很相信妈妈的话。而焦虑型宝宝则完全听信妈妈的选择,将新事物称为fep,认为神兽是只鱼,而并没有加入自己的判断。
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一群陌生人的评论,他们将如何选择?
当4岁孩子听到三个陌生的实验人员在称呼新东西时,两个陌生人会称fep,而另一个称dax,孩子们更倾向于将新事物称为fep。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策略是孩子们适应这个世界的进化方式。大部分情况下,正确总是站在多数人一边的。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错了会怎样?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Paul Harris在纸上画了三条线条,让3-4岁的孩子选择最长的一条,所有孩子都选对了。但如果有三个陌生成人在演示时都选择了错误的一条,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就会跟着选错了!这种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概念也经常出现在成人身上,我们会因为别人的错误观点而修改了自己原本的正确观点。
孩子们可以从成人那里学到真实世界中的知识,但成人讲述的信息中并不仅仅只有真实世界里的故事。从对原始人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就发现原始部落很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神仙鬼怪,也有祖先和幽灵。这些奇幻故事在人类刚出现时,就已经存在人类社会的生活里。在的孩子们则会从聆听成人讲故事中,知道小猪佩奇、托马斯火车头和哈里波特。
孩子们都爱听故事,自18个月大起,孩子们会不知不觉地被这些或美好或神奇的魔幻故事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将自己沉浸在这个不存在的世界里。虽然科学家还没有全面的证据来证明,但由于18个月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开始阶段,虚构故事也许对人类语言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心理学家们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为:孩子会把真实和虚构的世界混淆,无法分辨现实和虚幻。许多父母也依然这么认为。有些父母甚至觉得,帮助孩子分清现实与虚幻是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如今的科研工作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通过一些微小细节来判断真实和虚构。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心理学家Jacqueline Woolley的工作便是研究孩子对于想象、现实与魔幻的理解。她发现,当孩子开始学会过家家时,他们就从未混淆过现实与魔法、事实与虚构。孩子可以告诉你,人们能摸到真实的猫,而摸不到想象中的猫。当科学家让3岁的孩子将一群故事卡片分为“真实”和“假装”两个类别时,孩子们可以准确地将“和树讲话”放在“假装”类别,而“头撞到树上”放在“真实”类别。
父母们误以为孩子并不能理解真实与虚幻,是因为孩子面对虚幻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小孩子会指着床下虚构的“怪物”而害怕得瑟瑟发抖,也会因为圣诞老人或牙仙女的到来而欣喜若狂。但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并不表示孩子将这些虚构人物信以为真了。
我们成人也会因为《哈利波特》里的邓布利多死亡而泪流满面,会因为《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终于向艾米求婚了而心满意足,更会因为《权力的游戏》里二丫手刃夜王而拍手称好。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它们引起的情绪却是真实的。孩子们的情绪只是更加强烈一些而已。
孩子甚至可以分清楚不同虚构人物所存在的空间并不相同。科学家发现,4岁的孩子已经知道,蝙蝠侠可以和罗宾说话,但没法和海绵宝宝交流的。
如果你有过一个三岁以上的宝宝,你也许也曾经被好奇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而折磨得发疯。
美国脱口秀演员Louis C.K.曾经描述过他和三岁女儿的对话:“爸爸,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出门?因为下雨了。为什么会下雨?因为水从天上掉下来。为什么水会掉下来?因为有云。为什么会有云?因为水蒸气凝结成云。为什么有水蒸气?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好奇宝宝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还是只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科学家们发现,孩子们真心希望他们的问题可以得到解答,也希望可以从这些回答里学会东西。孩子像海绵一样吸收身边人给予他的信息,但他们并非毫无选择性地吸收知识。孩子会仔细观察周围人物的行为,并认真辨别这些人物给予的信息是否值得信任。
科学家们的统计数据表明:幼儿园的孩子在每一小时里就可以提出75个问题,而有70%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提问。在生命的前几年里,孩子们向成人抛出无数的问题,把每一个父母都变成了一个谷歌搜索引擎。
在一个研究中,实验人员给予参与实验的加州父母和孩子一碗水和一些小玩意,并让他们研究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沉入水里,有些东西则会漂浮上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父母和孩子把这个研究当作学校课题一样来研究,他们花很多时间讨论如何做出结论,而不讨论科学问题本身。而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下层阶级父母反而会花时间讨论物体的沉浮问题,他们的孩子也会问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鱼不会沉入水里”等。
正像脱口秀演员Louis C.K.的女儿一样,孩子们的问题通常都是连珠炮,一个问题紧接着另一个。科学家们收集了孩子们提问的问题样本,统计了大约六千多个问题。
他们发现孩子对成人是否好好回答问题非常敏感。
如果成人只是敷衍回答,孩子就会用更多类似重复的问题来轰炸成人。如果成人经过思考后,给予一个合适的答案,孩子们便会表示赞成,并使用下一个问题来强调、分辨事实,或者询问这个问题更多的细节。
研究人员们给一群4岁的孩子一些奇怪的图片,比如图片上的男人有着一个小丑的鼻子。他们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提问那些奇怪的地方:“为什么这个人有小丑鼻子?”如果研究人员回答:“也许他的工作就是个小丑,只是忘了把鼻子取下来。”孩子们就会接着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要做小丑?”如果研究人员只是简单重复“这个人就是有小丑鼻子。”孩子们就会穷追不舍地追问原来的问题:“为什么这个人有小丑鼻子?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孩子们要问十万个为什么?
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心理学家Tania Lomzoro认为,这些十万个为什么可以帮助孩子更深层地理解这个世界。当成人给孩子解释这些问题时,孩子可以通过理解这些解释来理解其他的新事物。当成人告诉孩子“这个人有小丑鼻子”,这仅仅解释了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情况。但当成人给孩子解释“这个人的工作是扮小丑”,这个解释就将讨论的范围扩大到“职业和衣服之间关系”的复杂问题上了。当成人为孩子回答问题时,孩子们的大脑不停思索,帮助他们理解这个世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相关逻辑关系。
脱口秀演员Louis C.K.在演出时解释了他的养育模式:授人以鱼,这个人就有鱼吃了;授人以渔,这个人可以抓一辈子的鱼;如果啥都不干就离开了,这个人就得自己研究怎么搞鱼吃了。
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非常重要,孩子们仔细观察和聆听父母的行为和语言。与孩子对话,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然而,孩子们并非对父母们的语言回答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他们仔细分析父母们的意见,加以他们在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一起加工,再消化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应用在分析其他新的现象上。父母并不需要积极去给孩子设计课程或教授孩子信息,孩子会从和父母与世界的交流中,自己学会怎么获取信息与分析问题。
相反,Alison Gopnik推荐父母们采取一种“园丁”的教授方法。养育不是为了给孩子教授知识,而是与孩子一起建立一种美好的关系。
我们不是举着锯子的木匠,只能把孩子塑造成流水线上的凳子。相反,我们是那些亲切的园丁,用爱与呵护帮助孩子们逐渐成长,慢慢绽放出他们最美的花朵。在这种有爱的关系里,孩子们轻松愉快、又不失敏锐机智地从父母那里获得信息。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成为一个稳定可靠的信息来源,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又放手让孩子从其他社会关系中获得新的信息。当我们在与孩子对话时,我们就像在进行一场二重奏一样,互相学习,彼此逐渐建立一种信任与爱的关系。父爱与母爱就在这些与孩子的交谈、询问、理解、嬉戏中逐渐弥漫开来。孩子们也从这种亲密、开放与灵动的对话中,学习到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
你是个木匠,还是个园丁?你是怎么和孩子交流学习的?欢迎留言。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