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已是一种都市病,尤其体现在父母身上。当教育孩子失去掌控感时,当与“别人家的孩子”暗战中遭受挫败时,当发现职场技能在家中无计可施时,每一位父母都成为一座孤岛。事实证明,将救赎寄望于孩子、托付给学校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们坚信:家长的自我成长才是教育的原动力。因此,菁kids策划了“榜样父母”专题,我们采访了100位具有成长意识的父母,他们就是身边的你、我、他,他们的故事或许会是父母焦虑症候群的一剂解药。
文 | 杜准 图 | 受访人提供
成为一家基金公司的合伙人时,冯翀翀生了女儿刚刚半年。
独自出来创业,成为早教行业子需智库的创始人时,冯翀翀的女儿3岁出头。
很多人都觉得,生娃养娃与工作总是相互排斥,更别提在带着娃的时候创业。
“确实需要取舍。”冯翀翀回答得十分坦然,“不过要有智慧,这一切似乎也不是那么难。”
创业与带女儿同步
初见冯翀翀,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挑,瘦瘦高高的个子十分干练。坐下来一聊,她说话语速很快,逻辑清晰,却没有压迫感,很是亲和。
冯翀翀自己也没想到,原本从事媒体行业的她,现在会成为子需智库的创始人,还发起了“榜样妈妈”等家长课堂。读高中时,因为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她有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记者。她先是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又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了研究生,最终如愿进入了凤凰卫视。“这是第一次让我觉得,梦想是会实现的,但是这并不是我的终点。”冯翀翀当时就这样想。
后来她发觉自己并不适合做民生和时政新闻,2008年,冯翀翀放弃了在香港再多生活几年就能拿到香港身份的机会,转而回到北京,在一家商业媒体当记者。在杂志社的这几年,她和大量企业打交道,也接触了相当多的企业家。2014年末,深交所旗下一个创业公司招合伙人,冯翀翀被朋友推荐过去。2015年她正式从记者转变为合伙人的身份时,她自己的女儿也刚刚半岁。
冯翀翀加入幼教产业,跟自己女儿的成长几乎同步。2016年,她所在的投资公司向幼儿产业聚焦,冯翀翀这个“新手妈妈”也开始研究幼教和育儿。“女儿确实是我工作的原动力之一,后来我自己创业研究北美的教育、做海外的项目也是因为她,我在想她什么时候可以去读书。”
一开始,冯翀翀的公司只是面向企业服务。时间一久,常常有打交道的公司CEO对她说:“你带孩子挺有方法论,自己也做这个行业,为什么不面向普通爸爸妈妈做一些事呢?”
“面向普通爸爸妈妈,难道我要做一个课程吗?”冯翀翀并没有想好,反而是一位出版社的编辑启发了她。那位编辑经常看到她在朋友圈里记录女儿成长的小日记,希望她把这些经验出成书分享给带娃的爸爸妈妈。
冯翀翀这时被说服了,“我不是专家,但我和专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接地气。”她总是说,这几年中她带娃还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怎么处理家庭、亲子和工作的关系,是每个妈妈都关心的事。“并不是我幸运,在带孩子和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少,只不过我可能有一点点智慧,那就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女儿是自己的“合伙人”
这几年中,冯翀翀从担任公司合伙人到自己创业,同时还要做孩子的妈妈,“忙到飞起”是最常有的情况。在她的定位里,生活和工作早已紧密结合,带娃自然也与工作结合起来,她最经常跟自己女儿说的话就是:“我们是合伙人的关系。”
因为工作需要,冯翀翀经常会去一些幼教场所或游乐园参观,如果是工作坊、游乐场等适合小朋友去的地方,冯翀翀就会带上女儿一起。可四岁的女儿毕竟还小,跟着妈妈出差有时难免无聊,这时当妈妈的就需要智慧。
“有一次我们在机场等飞机起飞,她就有点不耐烦。”冯翀翀就启发她,“你看看飞机场上的飞机都一样大吗?是不是有不同的功用?”她又指了指机场里工作的人们,“看,有人开飞机,有人给信号,他们是一个团队,他们在合作。”
这么一引导,女儿开始兴致冲冲地四处张望,不仅驱散了无聊,还学会了观察生活。让冯翀翀更高兴的是,后来一次坐高铁时,女儿还记得她这番话,主动跟她说:“妈妈,看看窗外就不无聊了。”
什么是高效陪伴?这是冯翀翀这几年中经常感慨的话题。“既然我的工作不能单独拿出一天时间专心陪她,那我可以在每时每刻创造机会,每一刻都可以是高效陪伴。”冯翀翀说,如果带娃出差,只是家长看手机、让孩子自己玩自己的,那不是高效陪伴,高效陪伴的关键在于一个会引导的家长。
每每在路上,冯翀翀都引导女儿观察生活,等到她要工作时,就会跟女儿说:“妈妈要工作了,你跟这里的老师或小伙伴玩,有事可以来找妈妈。”这样一来,冯翀翀发现女儿被培养得很有独立性,她能跟刚认识的陌生人玩得很好,并不怕生。“她还变得很有规则感,我总跟她说’我们就像合伙人’,她觉得妈妈出差工作都会带着她,她格外珍惜,所以在我工作的时候,她一般也不会来打扰我。”
规则感是冯翀翀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并非要给孩子立下死规矩,而是让孩子生活在有规则感的环境中,而不是跟着大人的情绪生活。“首先,大人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我工作虽然忙,但约好了几点回家,或者回来要给她带什么小礼物就一定要做到,同时也要求她,答应的事也必须做到。”
说到这,冯翀翀想起来一件小事,之前有一次出差,她不能带上女儿,就请朋友在家陪女儿一天。正好女儿那几天想要一个电动牙刷,冯翀翀就和女儿约定:“如果你一整天都不哭,妈妈就给你买一个电动牙刷。”女儿听了这话,白天在家时果然很乖,到了晚上却有点想妈妈,小女孩竟主动说:“我不要电动牙刷了,那我能不能哭一会?”
冯翀翀回家后听说了这件事,“既然你说放弃电动牙刷,那咱们这次就不买了,下次咱们再约定好不好?”看着女儿点点头,冯翀翀感到欣慰,“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只要方法得当,孩子肯定可以进入你的规则。”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我一直很享受带孩子的过程,这是由衷的。”带孩子四年来,冯翀翀一直这样觉得。就像她说的,并非她从没遇见过困扰她的烦心事,而是作为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她更会处理由孩子衍生出来的各种关系。
女儿3岁之前,冯翀翀的妈妈爸爸和姑姑姑父都帮她带过孩子。很多人提起隔代养育,总会对代际冲突感到焦头烂额。冯翀翀介绍,可能是因为家里的长辈做生意的比较多,长辈们心态都很年轻,“我自己的爷爷50岁之后才出来创业,即便遇到烦心事,我们在家也不会听到他吐槽工作。”她的姑姑姑父则从事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高高低低,但两位长辈心态都很平稳,待人接物十分平和。
说到这,冯翀翀尤其强调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处理与孩子有关的事,做妈妈的一定要情绪稳定。”她回忆说,自己妈妈带女儿时一向很有耐心,但难免出现一次两次不耐烦,会凶一下女儿。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当妈妈的都会立刻对老人说:“不要吼孩子。”可冯翀翀没有立刻否定母亲,而是转而对自己的女儿说:“外婆带你很辛苦,刚才凶了你一下你要理解,妈妈也会跟她说,以后不对你这么说话。”
对女儿这样说的时候,冯翀翀有意让自己母亲也能听到,然后她再跟母亲说:“妈妈你偶尔说说孩子这都没关系的,凶她能让她知道什么是愤怒的情绪,你让她知道了什么是愤怒。”随后,冯翀翀再跟母亲说,自己在做一些幼儿教育研究,对待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情绪稳定,这样一来妈妈就很容易听进去了。
幼儿教育无需贩卖焦虑
“从事幼儿相关的行业,我一直有使命感。”冯翀翀说得很实在,“我自己的女儿有需求,我也可以服务这个产业,还能赚一点钱,我就很有满足感。”
听得出来,冯翀翀对工作的热爱发自内心,这其中包含了她对女儿的爱。其实她和现在的不少家长一样,对女儿未来的学业有所规划,她希望以后女儿可以去美国读书,但在挑选幼儿园时,冯翀翀并没有让孩子一定去最贵的、课程看起来最好的幼儿园。在择园的问题上,她也有自己的理解。
“我发现很多家长一说起择园就很焦虑,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最近,冯翀翀为父母们推出了公益课堂“榜样妈妈”,通过“榜样妈妈”们和其他父母的交流,她发现总有家长问到幼儿园的选择,不少人面带忧虑,生怕决定错了,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还有的年轻妈妈问得更加直接:“这是我们这的几大名校,费用和课程不太相同,你看我选哪个合适?”
冯翀翀觉得,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曾了解过北美的幼儿教育案例,那里幼儿园的老师带孩子都是鼓励式,永远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是自信的。”
她觉得重要的在于老师,她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观察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至于课程设置,教的是哈佛的课程还是牛津的课程都不重要,知识和技能,孩子以后总会学到的,但是在孩子0到6岁的时候重要是培养好习惯和人格。”
在“榜样妈妈”的公益课堂上,冯翀翀对家长们也是这样说,一位年轻妈妈听后十分感慨:“你既不贩卖焦虑,也不炫耀优越感,真的让人觉得很舒服。”那一刻,冯翀翀由衷感动。
此前她的客户也曾跟她说,“在你的世界里可以看见光”。“不只是我一个人,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散发出光芒,在自己的世界里看见光。”冯翀翀说:“我不想做你的榜样,每一个妈妈都是自己孩子的榜样。”
教育不止择校
JISE2019论坛&展会报名持续进行中
部分论坛限时免费报名
2019年2月23日、24日
北京嘉里大酒店
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JISE2019)
倒计时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