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原生家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春节就是原生家庭关系的一面照妖镜。

文 |苏敏  图|Pinterest


结婚之后,我和家里的关系多了先生这一海绵般的缓冲器。我所难以忍受的妈妈的絮叨,基本由他的耳朵来承担。隔着房门,他们在客厅里的谈话还是那么清晰。妈妈的独角戏,先生是最佳听众,家里其他人都没他捧场。

这是女儿出生后第一次在娘家过年。挑了这本《Toxic Parents》(中毒的父母)从年前开始看,可能隐约知道是时候重新回顾和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毕竟家庭格局再度更新,和上一辈的关系模式将在不远的未来开始影响我的下一代。

 Toxic Parents

作者:Susan Forward

出版社:Bantam Books (Transworld Publishers a division of the Random House Group)

出版年:2002-05-01

 中毒的父母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 / 克雷格•巴克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1-7

1

眼下讨论原生家庭的话题和文章有许多,以至于“原生家庭”本身快成为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词汇了。然而,看似再熟悉不过的家人关系,要认识其庐山真面目并不容易。即便在距离上一次写信给父母已有九年之久的如今,我仍旧与一些旧疮疤共存着,当年一笔泯“恩仇”的舒畅逐渐远去,没有一劳永逸的关系。

我还是会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对于假期回家心存忧虑,对家人的掌控感到屈辱和愤怒……

“躲”在房间,手里捧着这本书,看着女儿拿着不同的玩具在两间屋子之间玩着类似折返跑和搬运工的游戏,耳朵里都是妈妈的声音:

具体几月几日,爸爸身体微恙,几月几日,她心脏不舒服。然而他们都不去医院,当下也不联系我,总是等我回家一股脑儿倒出来。

电视节目里,准婆婆论挑选儿媳标准的搞笑言论,复述四遍。

房子拆迁or重建的事情,更新了最新进展,问他们打算怎么处置?依旧无解,想要我们做什么?没有没有。

我感受着心里的波澜起伏,无奈、气愤、厌烦,一浪又一浪。她的语气并没有不好,反而是极尽温和,但我总觉得话里有话。都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只是因为今天多了这本书,我问自己:我到底在烦什么?为什么我受这么大的影响?

答案并不令人振奋。这正说明本人受到过去亲子关系模式的持续影响:某种被置换的关系,无力的父母+被迫“长大”的小孩这一颠倒的模式,一方面对失去的部分童年感到悲伤和愤怒,另一方面对这一模式的持续进行采取回避态度,使它进一步牢固。

2

大喇喇地谈论自己之外的他人是否“中毒”自然是容易的不管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家庭。本文没有这层意思。总归还是想改变些什么,最可能的还是在自己身上做文章。

《Toxic Parents》一书的作者Susan Forward是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作家,也是媒体的宠儿。如果你也对打破与父母的关系僵局有所企图的话,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导手册。

书的第一部分把“毒”分了类:完美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控制子女的父母、虐待(言语、身体、性)、酗酒的父母……为人子女的除了对号入座、找到安慰,希望不要止步于此,就好像我们看完大部分公众号文章之后那样。

作者引用了许多她经手过的咨询案例。读着大部分非常极端的案例,我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太矫情了,相形之下,我家那点事儿也能算“有毒”?

可能只有当状况足够糟糕,这些咨询者才选择寻求专业的帮助。对于大部分如你我的普通人,既没有过因为青春期堕胎而被父母一路诅咒到四十几岁,也没有因为缺席一次圣诞节家庭聚餐而被父母隔离,连母亲去世的事都未被任何亲人告知,我们还有机会和动力来一次“绝地反击”吗?

据我粗浅的观察,不少80后在成年后都要面对父母的操控感,有时自己的孩子怎么带也做不了主,或是背负着照顾父母的心理重担(不是指一般的医疗和养老),看似飞黄腾达,面对父母的索取总觉得无力感深重。

If beliefs are the bones and rules are the flesh of the family system, then “blind obedience” is the muscle that propels that body. 

——Toxic Parents

书中的案例可以作为自我界定的参考,你内在的信条是什么?你家有什么明里暗里的规矩?不管心里多么不愿意,行为上对这些信条和规矩的遵守铸就了你家特有的“有毒”风格。

作者鼓励读者厘清这些概念,让深层次的感受出来,寻找支持者陪伴度过情绪难熬的时刻。她提醒,不要因为害怕成为自私的人,而不敢宣告父母应该承担某部分责任,一直将包袱扛在自己的肩膀上;也不要急于原谅,因为人们很可能是为了避免处理化脓伤口的疼痛而选择所谓的原谅……

What you don’t hand back, you pass on.

——Toxic Parents

本书鼓励读者勇敢面对父母,用语言(不管是面对面口头上的,还是通过写信的方式)直接沟通——这一步是最激进,但也最有效的,当然也急不得,得先满足某些基本条件才不至于弄巧成拙。大部分时候作者并不push读者做你不想做的事,但如果想要有所改变,而不只是通过阅读寻求心理安慰,书的第二部分着重写了较为通行的行为技巧,有章可循。

大部分人可以带着并不致命的问题继续生活,但随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曾经最排斥的伤害经由自己的手施加在心爱的孩子的身上,这长期才会发酵的后果难保不让人后悔。改变若从现在开始,代价则是相当沉重的情绪负担、父母消极乃至可怕的反馈、可观的时间和精力。

拨一拨心里的算盘,这个买卖还是值当。

3

女儿还不到一岁半,16个月开始,她的自我意识可以说是猛然地抬头了。一岁前后这小半年的静好岁月,眼看着就要以她一次次坚决的摇头和大哭告终了。她嘟嘟噘嘴,睫毛弯弯翘起,泪珠儿一边留在眼眶,一边已经淌下来了。哎,这个年龄,做什么都是可爱无比的,妈妈我像是着了她的道儿,全心全意地爱着她。

醒醒,这不也是30年前,妈妈对着我的样子吗?

想到孩子成年后很可能要和父母“相看两生厌”——至少在一些性格和议题上如此,我是既抗拒又充满理智地警告自己:全然去爱一个粉雕玉琢的娃娃是很容易的但仅仅满足于现状是不行的,必须有发展的眼光。绝对不存在什么magic moment,金手指一点,两代人戏剧性握手言和。一如父母是从祖辈处继承了“毒”,在我们不能或是不愿去面对的未来,一切将场景重现,“传承”给此刻那个完美的小宝贝。

作者鼓励读者不用24小时想着面对“中毒的父母”这一课题,但要放在心上,逐步推进。在我看来,这不亚于一个大型的工作项目,想要收获成效,必须精心制定计划,推算可行性,并有强大的执行力。

4

回到我自身。几年前,在许多助力之下,我清算了成长过程中对父母诸多不满背后的自我中心和不成熟,写信向父母坦白并致歉,当时的轻省自由难以言表。当然,酝酿行文的过程也是扒了三层皮。我们的关系有了切实的改善。

但父母除了为“孩子长大了”感到欣慰,后续行为并未太多地反映出他们对自身问题的省察。久而久之,我的爱心又被消磨了许多,现在还是容易被他们的一句话就触发了愤怒和悲伤。

父母的成长过程很不容易,今天的局面并不是他们乐意见到的。想到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真不忍心多加责备。又想做孝子,又不想委屈自己,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让人止步不前。

父母的童年几乎是挣扎在生存线上,妈妈十岁就要去牢里给她的爸爸送饭,十几岁开始挑担赚工分,可以说是非常残酷了。他们对生活诸事、对女儿、对彼此,都比较习惯掌控,稍微脱轨一些的事都会引发焦虑。

本书让我了解到一个新的点是,这类对自己生活并不满足、长期专注在生存层面的父母,会向孩子——我——传达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你的感觉一点儿都不重要,我才是那个重要的人。于是,孩子被剥夺了时间、关注和照料,感觉自己很不重要。的确,除了父母找我当传声筒时、差遣我做具体事情外,大部分时候他们只要知道我“一切顺利”即可,并不会多加关心细节。

5

有一段时间了,借助客观距离,我回避直接的沟通,为了家庭和谐,为了避免在节庆日闹得不愉快(这种事最容易在过年的时候发生了),我情愿忍,说很少的话。也不能说是不努力,毕竟“忍功”的练就花了大力气。

借助阅读本书,复盘了种种思绪和感受之后,我很清楚前方又有一条类似九年前的艰辛之路,我可以选择是否去走。走的话,我也要厘清一点,这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女儿,抑或是为了父母?哪怕他们不会做丝毫的改变,为了我们的关系,为了下一次相聚时不再充满隔阂,也要尽力让自己强大起来。

注:本书提到了身体暴力、性虐待等极端的情况,对此,我建议有需要的人士寻求专业帮助,本文是本人针对一般的原生家庭问题所做的思考。

 附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毒的父母

1.神圣的父母(完美父母的神话)

2.“你是无意的,不意味着你没有伤我”(不称职的父母)

3.“为什么他们不让我过自己的生活呢?”(控制子女的父母)

4.伤痛都在心里(言语的虐待者)

5.有时创伤也在外面(身体的虐待者)

6.“这个家庭里没有酒鬼”(酗酒者)

7.终极背叛(关于性虐待者)

8.为什么父母要这样做?(我们的家庭体系)

第二部分  重新开始你的生活

9.不必原谅

10.“我是个大人了,可为什么我觉得不像?”

11.自我界定的开始

12.到底谁该负责?

13.对峙:通往独立的道路

14.治愈我们的创伤

15.打破循环的周期

尾声 放弃斗争

-END-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新上任的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