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歇尔•奥巴马的童年,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秘诀

无论我们内心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什么,都要和孩子的心很近很近。

作者 | 蔡微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晴天爱笑

ID: carriecaiwei2014

图 | 豆瓣、Pinterest.com


2018年11月14日,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上市,两周后,这本书跃居美国畅销书榜首,销量超过了美国和加拿大出版的所有其他书籍在2018年的总销量。

读这本书,源于我对女性自我成长的好奇,在阶级此般难跨越的美国,同时作为少数族裔,她如何不依附于总统先生的身份,在上流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

作者: [美] 米歇尔·奥巴马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品方: 企鹅图书

原作名: Becoming

译者: 胡晓凯 / 闫洁

出版年: 2019-1

 米歇尔对文字的处理方式,舒服又能抓住人心。她擅长处理深入微处的细节,不只是一个叙述者,还是一个灵魂的引导者,尝试带我们走进那个当下,让阅读有了气味、听得到那些嘈杂而真实的画外音。

翻阅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米歇尔所受的家庭教育,有着热腾腾的感受涌动,想和大家分享。

01 物质的缺失,精神的积极

小时候,我的愿望很简单。我想要一只狗。我想要一栋带楼梯的房子,一家人住两层楼。我还想要一辆四门的旅行车,而不是我爸爸那个引以为豪的宝贝——一辆双门的别克车。

在书的序里,米歇尔就迫不及待的传达了一个信息:我并非出生在一个物质丰沛的家庭。跟着她细节描写的笔触,我也脱离了时空,走进她的街区,走进她和哥哥用木板隔开来的小房间,走进她那个小小的闺蜜圈。

米歇尔有一个哥哥,家里五口人,租住在芝加哥南城一个砖砌小楼二层的公寓里,爸爸在城里的水处理工厂上班,直到高中以前,妈妈都是家庭主妇。

这样的家庭环境,称得上普通,甚至有点儿困苦,她小时候没有进过餐厅,家庭庆祝的方式就是订个匹萨,生活的半径就是家旁边五个街区以内。

物质匮乏的时候,人最容易产生的就是缺失感,因为生活捉襟见肘,从而失去积极应对生活的勇气。极端一点的话,这样家庭的孩子成长中可能带着浓浓的自卑意识。

有一个朋友,每个月都用大部分收入补贴亲戚家:大伯家又新买了一套房子,想让她配齐全部进口家电,买!小堂妹想要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买!奶奶想让她付首付和贷款买套房子,但房子写小叔的名字,买!

当她自己想在北京买房子的时候,却发现每年近7位数的收入,工作5年,没买过一件奢侈品和珠宝,舍不得出国旅行,单身住着公司的公寓,却拿不出一百万的首付。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当救世主有快感?她咬着嘴唇用力甩头。“不,不是,我小的时候,家里穷,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也租不起房子,只好挤在奶奶家。每次爸爸的兄弟姐妹回来看奶奶,都用一种嫌弃的眼神打量我,人多,我和妈妈是从来轮不到上桌吃饭的。我们做饭,做完了,大家吃,我和妈妈就端着碗在灶台旁边蹲着吃。可无论我怎么乖巧听话,我妈还是和其他人一样讨厌我,认为现在没钱就是因为生了我,她每次偷偷出去打牌,打输了就回来打我。而现在,收到钱的亲戚至少还能接到我电话的时候夸我两句,春节回家我妈也会带我出门炫耀。”

并不是要让大家一起掉进“原生家庭”的陷阱。但米歇尔的家境,的确让我对她的成长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好奇:是怎样的父母,有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给予孩子一种相对的丰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

02 爱与接纳,永远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核心

米歇尔在文章里,这样描述她的家和生活的样子:

我家住在芝加哥南岸社区一栋整洁的砖砌小楼里。

我的家人就是我的世界,是一切事情的中心。

我们家的日子过的很节省,但我们不常讨论花费超支的问题。母亲总能想办法来弥补。她自己修指甲,自己染头发,只在过生日的时候买衣服,由父亲买给她作为礼物。

我们家的桌布是她自己用针钩手工编织的。一直到中学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她做的。

母亲还经常改变我们起居室的布置,换一个新的沙发套,或者换一下墙上挂着的照片和装饰画。

天气转暖的时候,她循例会进行一次迎春大扫除,把边边角角都打扫一遍——家具用吸尘器吸一遍,窗帘洗一下,风暴窗都拆下来,用威斯特清洁剂清洗玻璃窗…直到今天,我一闻到派素清洁剂的味道,马上就会感觉生活很美好。

字里行间,都是一猛子扎进生活之河的热情。所谓仪式感,不是轻飘飘的为了某个节日去刻意迎合,而是这种融入生活的热望。

越成长越发现,那些整齐干净的同事和朋友,几乎都异常一致的条理清晰,逻辑清晰。而这些,恰好是年幼的家庭习惯的馈赠。生活上的杂乱无章,还怎么苛求思维上的一清二楚?

她成长环境里的宽容与接纳,更深深地击中我。

“有时我们对楼下的坏脾气抱怨过度时,母亲会这么教育我们。虽然我们不了解时代背景,但我们被教导要记住它是存在的。父母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背负着一段看不见的历史,单凭这一点,宽容就是必要的。”

这话听上去,就像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一样,虚无缥缈得可笑。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评论里,却又难以避免的对别人的生活方式七嘴八舌。NO judging,是我用了三十几年人生,遭遇变故后才逐渐学会的事。

03 教育和生活上的冷静和中立

教育上的冷静而中立,于我而言,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都被教会了要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要平等的和孩子说话,要学会倾听。然后呢?

当看到孩子在竞争中落败,当他们表现得退缩和胆怯,我们真的甘心?不会觉得自己孩子不够争气,不觉得挫败?

不炫耀,或者过度的炫耀,本来就来自于内心的不安。

母亲在教育子女上秉持着一种禅宗式的冷静和中立,我觉得这种心态非常好,非常难以效仿。我有些朋友的母亲对他们的生活过分关注,我还知道一些孩子的父母因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我母亲则介于两者之间。她不急于下判断,也不急于干预。她观察我们的情绪,慈爱地见证我们每天的痛苦与欢乐。事情变得糟糕时,她只给予我们一点儿同情。我们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一下,我们知道她对此感到高兴,但那不至于成为我们做这件事的理由。

哦,这简直太难了。在家里,我就是个戏精,或者讲真,我是真的为家里每个成员的进步感到激动,感同身受他们的每一丝难过。我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夸张的情绪。大女儿笑笑很看重自己的每一次比赛,讲故事要赢,弹钢琴要赢,运动会主持要赢,国旗下讲话也要赢。我很担心这种要赢的心态是为了赢得我的欢心,所以我也在刻意练习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把握好情绪的尺度。

米歇尔在书里提到一个很不喜欢的女老师,有一次在她向她母亲抱怨时,她的母亲这样跟她说:“你不需要喜欢你的老师。但那位女士脑子里的数学知识,你需要掌握。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其他的不要想。”

看事情,请看重点。这个母亲也太睿智了吧,一下子教会了孩子学会把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不是人上,抓重点,学会思辨。

04 卸下阶层焦虑,潜心教育

在我们这个年代,贩卖阶层划分的恐慌恐怕达到了顶峰。底层阶级翻身无望,连鸡血的能力都没有,所以相对平稳安逸。而每每有文章讨论格局及教育的阶层划分,最先为这种焦虑炒作埋单的,就是爱跑步的中产阶级。

格局和阶层更多的来自于原生家庭,视野与格局的限定,从一开始的确会受限于环境,可是态度坚定的人,“逆袭”并非不可能。毕竟,人的自驱力、自我成长才是决定过程和结局的关键元素。

米歇尔家,就有这样的所谓逆袭。

米歇尔的两个学位,都来自于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和哈佛,而米歇尔的哥哥,也一样是普林斯顿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教育转变了人生,这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逆袭。

母亲早早开始教我读书,带我去公共图书馆,陪我一起认书上的字。父亲每天穿着城市工人的蓝色制服去上班,晚上下班后会向我们展现他对爵士乐和艺术的热爱。…当我的哥哥克雷格对篮球产生兴趣时,父亲将硬币抛到厨房的门框上,鼓励他跳起来去够。

我爱我的房间。这里只够放一张单人床和一张窄窄的书桌。

晚上,我们一家人会玩棋类游戏,讲故事或笑话,听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的唱片。

大概四岁时,我决定学习钢琴。

1969年秋天,我上了布林茅尔小学附属幼儿园,刚入园的我有两大优势:我已经提前学会认读一些简单的单词,而且还有一个上二年级的受欢迎的哥哥。

作为夏夜的消遣,我们一家还会到社区西南方向的一个汽车电影院看《人猿星球》系列电影。我们在暮色中把别克车停下,安顿下来看电影,母亲把从家里带来的晚餐——炸鸡和炸薯片分给我们,克雷格和我坐在后座,把食物放在大腿上吃,小心翼翼地用餐巾纸擦手,而不是直接把油抹在座位上。

我二年级时,班里混乱不堪…教我们的老师不知道怎么维持课堂秩序,甚至也不喜欢孩子…在她眼里,我们是一班“坏孩子”…我在那里什么也学不到…我气冲冲地抱怨那个新老师,她平静地听着,偶尔插一句‘噢,天哪’和‘噢,真的吗’。她并不纵容我的怒火,但是会认真对待我的沮丧。如果换做其他母亲,可能只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尽力而为就好了。’但是我母亲知道发牢骚和真正的苦恼之间的差别。她没有告诉我就找到学校去,开始了持续数周的幕后游说工作。后来我和其他几个表现好的孩子被悄悄地从班里抽出来,经过一连串考试,在大约一周后插班进了楼上的三年级,那里光线充足,秩序井然,老师是一位笑眯眯的女士,她做事干练,课讲得很好。这件小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许多年后,我才知道,当年母亲特意找到我二年级的那位老师,尽可能礼貌地跟她说,她不应该当老师,而应该去杂货店当收银员。母亲生性安静、诙谐,但是在任何场合她都是直率最敢言的那一个。

他们对于我们学业之外的事情并不过多干预,而且很早就希望哥哥和我能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他们似乎认为自己作为父母,在家中的责任主要是倾听以及在需要时给予鼓励。

这些成长路上全家人的参与、陪伴,当孩子在教育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主动、决绝而又温和的去争取权益,都是教育之路上的闪光点。

大部分家长常常诟病现今的教育体制,担心孩子会失去未来的竞争力。大家的做法相对单一,遇到教育需求,就开始找培训学校,选一个自己所能负担的最好的。这,并没有错。不过,教育这条路,不只是供给足够就可以。

带着爱的滋润的陪伴,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并作出积极回应,悄悄帮助孩子去成长,依旧是核心。

几乎所有家长都认同阅读的重要性,所以都拼命给孩子读绘本、买书,从绘本上认字。但一个在“监督”孩子写作业、看书时只会在旁边刷手机的家长,他成年后的孩子,很可能和自己一样,独爱刷手机和玩电子游戏。

写到这,关于《成为》里的教育,只谈到了冰山一角。不过想要提醒自己,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无论我们内心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什么,都要和孩子的心很近很近,发现并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