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公立名校,值得吗?

Parents’ Dilemma:  Famous Public School, or Fancy Private Campus?

文 | 毛毛妈  编| 张欢

三年前的现在,我正饱受“升学焦虑症”的折磨,因为女儿快要上小学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纠结和思考后,我们最后放弃了公立名校,选择了双语学校。择校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且国际学校是个很小众的选择,我们在北京属于普通家庭,支付昂贵的学费难免会让人觉得在炫耀。但转念一想,说到底我们只是做了最适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而已。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出生前,我们住在西城区(在北京,西城和海淀素来以优质的教育资源著称)。北京的西城是老城区,寸土寸金,人车不分流,院子里走5分钟就能溜达完。孩子出生后,为了让她在小区里有个跑跑跳跳的空间,我们紧着预算,搬到了大朝阳。但大朝阳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好学校。

三年前幼升小,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回西城,那里的公立学校口碑普遍比朝阳要好,但不得不牺牲生活质量,一家几口挤在小破房子里,而且我和先生都在朝阳工作,每天上下班至少三个小时;二是在朝阳就近上公立学校。但参加完公开日,和老师聊过后,我对那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实在有些不敢苟同。

纠结期间,我应从事教育的朋友之邀,旁听了一场有关未来教育的研讨会,让我跳出了原来的思维局限。我不禁思考:自己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明白这个,我才能决定要为她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按照我们世俗的标准,“成功”的标准无外乎上名校、成绩好、艺术体育样样出色等等,但每年又有多少符合这样标准的“成功”孩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孩子得了“空心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学习。还有些孩子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常青藤的学生,特别是亚裔,也有一些抑郁甚至自杀的案例。

试想,我如果是这些孩子的家长,会觉得自己“成功”吗?我们世俗的观念,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

经过思考,我内心有了笃定的结论:我希望孩子能够内心充盈,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孩子,内心充满爱,智慧和能力才会充分绽放,她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我希望她是个积极的终身学习者,而不是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校学到的知识 ,可能未来大部分都用不到,我更在意孩子怎么学,为什么而学。

按图索骥,找到合适的学校并不难

有了目标,我开始研究国际教育和北京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在国内的类型有点复杂,有政府公办的、有大使馆办的、有民办的、有公立的……另一方面,家长们对国际学校的理解和需求也很复杂,简直就是“一千个家长心目中有一千种国际学校”。有人觉得看课程和师资,有人必须要求学生有外国人,有人光看学校每年海外大学升学率,有人啥都不仔细看,光看学校名字里有没有“国际”二字……

如果画一张图,横轴从左到右代表国际化程度递增,纵轴从下到上代表中国化程度递增,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张在中国提供“国际教育”学校的坐标图(见右图)。国际学校不一定等于国际化。比如左下角的学校,这是一所几乎只针对单一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其授课语言、教材、价值观也都为单一国家,本质是一所开在中国的外国本地学校。而公立学校也并非完全与国际化绝缘。中国的公立学校也不是不可以变得国际化。如果能继续挖掘我们教育中真正好的东西(比如基础扎实),同时改进一些不够好的东西(比如过于强调知识记忆,缺乏探索和鼓励式教学),公立学校不就也像“国际化”的那一端靠拢了吗?

比较理想的是右上边的学校——既国际化又保有中国特色。这种学校比较符合对国际教育充满向往,但又不希望孩子完全西化、丢掉中国文化之根的中国家庭的需求。所以,我从这个范围内圈定了两家双语国际学校报了名。

虽然方向已定,但我们也有压力,因为孩子幼儿园读的是公立园,不清楚她是否能适应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而且一旦进入国际学校这个体系,就不能回头走“公立学校—高考”这条路了。这注定是条小众的道路,需要家长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判断力。我们还要盘算一下家庭的经济能力,一旦进了国际学校,每年近二十万元的学杂费,能否支撑到孩子出国读大学?

和学校的沟通打消了我的这些顾虑,我们选择的学校在理念上和我很吻合:以孩子为中心,通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培养有探究精神以及懂得关爱的学生,创造一个更美好和平的世界。老师告诉我,学校的学术成就并不是通过筛选尖子生来实现的,更多地是通过持续地对学生自信和能力的培养来达成。学校不仅关注孩子的学术成就,更关注孩子的人格和素质教育。所以在面试孩子,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时,他们并不会太多地考察他们已有的知识,会更多地关注从孩子待人接物的细节中体现出的家教,以及他们对待新事物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面试完后,女儿也说特别喜欢新学校,那里的老师特别尊重孩子。很快,我们就收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国际学校到底什么样?

我们选择的学校在硬件方面算不得“高大上”,甚至和很多公立牛校比也有差距,但硬件好不好,设施高不高级对孩子上学的影响有多大?我觉得微乎其微。女儿学校的孩子们,个个都爱上学,到底什么原因能让孩子们融入其中,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呢?

首先,在学校管理上。与公立学校的“大而无当”相比,这里的规定更细致,更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比如平时要穿校服,校车上不能使用iPad,成人和学生分开使用洗手间。每个班的班规是孩子们头脑风暴后自己制定的,孩子们都会乐于遵守:仔细听、小声说、上课时说话要举手、放好自己的手和脚、说好听的话、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午餐的地方不叫“食堂”(Canteen),而是“餐厅”(Restaurant),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填饱肚子的地方,而是学习就餐和社交礼仪的教育场所。每个班的学生会代表,都是孩子们自己选举的。自愿参加选举的候选人要自己准备演讲稿,练习演讲技巧。每个孩子都会参与到教室的整理、清洁和管理工作。老师会在值班墙上把需要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并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一根竹签上,哪位同学需要做什么任务,就把他的竹签姓名条放到任务槽里。每个人都是教室的主人翁,不会因为谁成绩好就被特殊对待。

作业的要求、评分标准都会在网上公布。想要在期末有个好分数,需要靠平时每一次作业获得好分数的积累,而不是靠一两次考试决定。学期报告也不是用分数来评估学生,而是用多个维度分析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发展,比如博爱、同情心、创造力、团队意识等等,孩子们出于自我效能感的追求,自然而然会从各个方面来发展自己。

女儿今年上三年级了,和公立学校的孩子一样有学业压力,只不过公立学校刷题为多,他们更多的是阅读、调研、做项目,每天作业并不少。但在我看来,这才是正常的、孩子应该待的教育环境:学业上有一定要求,同时为孩子保有内心发展的自由空间。有人说国际学校是精英教育,而我觉得是人格教育和能力培养。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我也曾担心读国际学校会让孩子养成虚荣、跟人攀比的毛病。事实证明,国际学校的家长们虽然卧虎藏龙,但却是最不张扬的一群人。孩子的思想也比我想象中成熟,即便是去同学家过夜,回来后她也还是觉得自己的家最温馨。爸爸给她买品牌的衣服和裙子,她也说别买太多,因为平时都是穿校服,没有机会穿。

当然,没有一个体制和学校是完美的,国际学校的数学基础教育的确不如公立学校扎实,英语的比重比较大,孩子的中文可能会有退步。但对我们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数学多做做题就熟练了,中文多陪孩子做亲子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数量,自然会有进步。事实上,女儿的中文阅读量比很多同龄孩子都要大。

我们更看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环境,这关系到孩子的身心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在未来开放、多元、包容的地球村更好地生活和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毛 毛 妈
北大硕士,美国正面管教讲师,世界500强外企驰骋多年,家有文艺小女生,爱书爱美食的吃货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