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态的全职妈妈,拯救自己也成就孩子|榜样父母系列

焦虑,已是一种都市病,尤其体现在父母身上。当教育孩子失去掌控感时,当与“别人家的孩子”暗战中遭受挫败时,当发现职场技能在家中无计可施时,每一位父母都成为一座孤岛。事实证明,将救赎寄望于孩子、托付给学校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们坚信:家长的自我成长才是教育的原动力。因此,菁kids策划了“榜样父母”专题,我们采访了100位具有成长意识的父母,他们就是身边的你、我、他,他们的故事或许会是父母焦虑症候群的一剂解药。

文 |  赵宇欣 图|镜谜、受访者提供


做全职妈妈或是职场妈妈,哪一个身份对女性来说都不轻松。很多人可能觉得全职妈妈不用上班更轻松,但是事实有可能是相反的。全职在家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在自我和家庭以及社会之间作出平衡的同时,需要忍受周边的质疑、安全感缺失、社交脱节,自我否定等等一系列只有全职妈妈本人才能感受到的酸甜苦辣。所以,做全职妈妈其实需要足够强大的内心,期间还需要家人的绝对信赖和支持。

Helen怀孕后,和先生没有过多讨论便达成了一致:孩子一定要自己来带。

“孩子必须由父母带是我和先生的共识”,Helen说,“我们没有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如果我工作的话,孩子只能靠保姆带,这不是我和我先生的育儿理念。我们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是肯定顾及不到家庭的,设想一下如果家里有突发情况,而我们可能都正在飞机上或会议上,肯定是两面都难以周全,我知道自己无法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耽误,所以,我成为全职妈妈既是必须也是必然。这样先生能安心工作,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我们的事业和家庭都不必互相担心。做出这个决定,我们是很理性的。”

“当决定作出,我便卖掉了公司。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司从成立到经营,无论大小事务基本都是我亲力亲为,一直做到有两家日本上市公司想入股,这个过程是很不容易的,其中的感情更不必多说。” 虽然不舍,但是Helen还是迅速的由一名职业女性转换成了全职妈妈。

△曾经的职业女性 现在的全职妈妈

家庭是最好的课堂

原生家庭对Helen的教育就是现今的她对孩子教育的基础。

“我爸爸是个特别民主和善且容易沟通的人,孩子刚生下来几个月的时候,我们带孩子去打疫苗,在车上我爸爸就温柔地抱着孩子和她轻声说:‘宝宝跟姥爷说好了,我们打针疼的时候不哭啊,疼了呢就哭两三声就好了啊,我们不一直哭啊’,孩子给姥爷一个反应,姥爷就会笑着说,‘那我们订好了就要遵守啊,我们要有契约精神哦。’ 当时我心里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懂呢,但是我的孩子真的打疫苗是不会大喊大叫的那种,或者哭一两下就会停。或许这不是因为他们定了契约的原因,但是这种尊重而平等的教育方式对我影响很大。”

Helen的妈妈是很普通的传统家庭妇女,“我小时候妈妈就非常注重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我们从小都很能干。而我现在也是这么教育我的孩子的,很多事情你可以不做,但是你必须会做。所以虽然我孩子现在才四岁,但她的玩具房基本都是她自己收拾的。”Helen自豪的说。“原生家庭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帮助是最大的。”她就是将家庭作为育儿第一课堂的成功代表。

Helen没有将孩子送入几公里外大家眼中更好的幼儿园,而是选择了离家近,可以随时能到的幼儿园。“有一天在幼儿园接孩子,听到有家长说为了一年级孩子能进学校的奥数班,在幼儿园中班就已经报名排队奥数班了。我当时就很惊讶,妈妈们真是太拼了!其实教育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能太填满孩子的时间,孩子也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他发呆的时候可能脑袋就在思考,把孩子时间塞得太满,完全是家长一厢情愿的。”

Helen认为现在的家长们太焦虑了,把孩子最珍贵而重要的童年时间放在大量的课外班上,对孩子并不是真的好。要知道,家里每个成员其实都是孩子的老师,譬如我妈妈喜欢京剧,经常在家唱,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我的孩子也在跟着有模有样的一边跳一边唱,而且兴致颇高。

的确,家长的言传身教可能不如学校课堂上老师教学的效率高,但Helen觉得节奏慢一点,看得长远一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Helen读书的时候会邀请孩子一起来:“我要看书了,你能和我一起看吗?”比起课堂上的速读,Helen认为自己在孩子身边读一本书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在她这个年纪我想让她学的,我会给她引导,如果她真的不喜欢,我不会勉强。”

现在Helen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了,她会唱京剧、会唱日语歌、会读英文儿歌、看英文绘本。“虽然她不是最厉害的,但是我很肯定她以后不会排斥这些事情,对数字、语言和艺术都会保持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希望我能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她自己来摸索和适应她的人生。当下的社会压力很大,这个阶段比起学习,让孩子充满正能量,始终热爱生活,且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更重要。

教育过程中Helen也不是一帆风顺, “很多你要求孩子的事情,如果孩子不会配合,你就要想方设法的吸引他过来。邀请她来一起做,或者你做,让她观察哪里做的好与不好,总之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让孩子有参与感。”

放下自己的执念,尊重、宽容孩子

“我的孩子刚生下来很乖,像个天使宝宝,不爱哭不爱闹也非常爱干净”,Helen回忆起带娃的第一年其实还算蛮顺利的。可是到了孩子两岁的时候,问题突然出现了:“我家孩子开始不爱睡觉,经常半夜12点要我带她下楼去玩儿,如果不下去就会哭闹。那段初秋的夜晚,我就经常像个流浪汉一样,经常裹着一个厚衣服抱着孩子坐在楼下花园的长凳上面,吹着萧瑟的秋风,流着热泪,哄她入睡,那时候真的觉得很疲惫很无奈,我忽然发现这个问题我解决不了。”

为此,Helen也曾不分辨信息的好坏,尝试过“哭声免疫法”,任由孩子哭累了睡去,可是这样孩子会经常哭着醒来。Helen忽然意识到这种冷漠对待孩子的方法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她。

“于是我开始反省自己,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开始学习认可他,不睡就不睡吧,孩子想怎么样我就陪她去做。有一次她半夜2点钟起来说:‘妈妈我要下去玩’,然后我就睡眼惺忪地给她穿好衣服,带她下楼问‘你想玩什么?’‘我想跑步’。说完她就自己围着那个花园跑了两圈。等她自己说玩好了之后,我才带她上楼继续睡觉。真的很神奇,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要求。”

初为人母,Helen坦诚也曾采用过一些不当的教育方法。当经历过这个不断学习、实践的阶段后,Helen认为尊重、认同、宽容孩子其实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现在她并没有因为睡得少而长得矮小或是身体不健康”,Helen说:“可能我不得不承认她这种充电一小时耗电24小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能力。”现在的Helen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再强迫孩子去睡觉,而是想方设法从孩子的认知层面来帮助她、引导她。

“我问过她为什么不想睡觉,她说还有很多事情想做没有做完。”于是Helen就和孩子商量把所有她想做的事情列一个单子:过家家、画画、看书……,并共同决定睡觉前每项玩多久,完成一项打一个勾。“等她自己把所有勾勾都打完的时候就可以安心的上床睡觉了,你认可了她,她同样也会配合你。”

能够与这位不爱睡觉的小朋友和平共处后,Helen感慨道:“你对孩子认可、宽容,其实是给大家一个互相喘口气的机会,很多事情僵持下去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执念没有放下来,就像钻进了一个死胡同,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家庭里会影响三代人,你必须让自己变得平和,和孩子平等。

现在当孩子撒娇不睡觉的时候,Helen还会时常和她打感情牌:“你看妈妈是不是又多了两条皱纹?我们今天可不可以早睡一点。”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和孩子对等的交流是有效的。

△Helen和女儿

孩子也需要在磕磕碰碰中长大

虽然孩子才四岁,但Helen已经带她走遍了很多国家和国内很多城市。被大家称作旅行达人的Helen,并没有因孩子的年龄小而停下看世界的脚步,她反而认为孩子在三岁到六岁是吸收能力最强的阶段。到现在她的孩子对两岁时带她去新西兰看到的剪羊毛的场景还很印象深刻。

“孩子出生第一年,我们飞了美国、日本、韩国,国内也转了很多地方,二岁后到现在台湾、新西兰、日本,内蒙古等国内外各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Helen也经常和朋友分享带娃旅游的攻略和注意事项。有人羡慕她带孩子旅游特别顺利,有人羡慕她能腾出时间带娃旅游,其实对于Helen来讲,这一切都是心态决定的。因为她觉得,有困难克服就好,有困难不应该成为你迈不开脚步的原因。

她们的旅行也不是每次都很顺利。“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日本旅行,因为天气冷再加上她吃了不好消化的雪梅大福,当晚孩子就吐了,接着发了高烧,我们在酒店休息了好几天。”但是Helen并未因孩子生病而觉得旅游不好,反而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虽然心疼孩子,但是孩子病好了以后还是玩得很开心,孩子需要在磕磕碰碰中长大,遇事不惊,随机应变的解决问题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我家孩子现在做事情也会特别淡定。”Helen平和的说。

除了带孩子见世面,Helen还把每一次旅行当作是对自己的重新审视和放松。“妈妈不能永远在家里和孩子的吃喝拉撒做斗争,妈妈也需要放松,需要不断调和自己与世界、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化解全职妈妈的焦虑。

△旅游照片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有一天Helen曾问她的孩子:“等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我长大以后想像妈妈一样天天在家。”听到孩子如此回答,Helen很受打击。“我带孩子看了世界,却没有让她却看清自己的妈妈。她不曾看到我前三十多年的努力和奋斗,也不理解我现在对这个家庭的付出和坚持。

在伤心之余Helen也清醒地意识到她必须要立刻做一件事情,让孩子知道妈妈其实是很有能力的,能做很多事情,“我要为她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于是,Helen牵头在小区展开了名为【绘本时光】—— 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的公益活动。

每周Helen都会在百多号人的绘本活动群里发布绘本活动的内容,让大家自由参加。她会不定期的策划举行主题讲读会,或是为某个节日做一场盛大热闹的活动。除了为孩子们讲读绘本,家长和孩子们也会利用空闲时间,一起参与到英文儿歌的唱演或是绘本剧的演出制作中来,各自出力。

“从剧本开始,到道具制作都是我带着孩子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完成的。”Helen兴奋地说:“孩子们做的道具都完全是废品利用,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像个收破烂的,到处收集废旧的纸箱子。盒子的边边角角也会被我孩子拿来做滑雪、滑冰的道具,其实小孩子玩废品是最非常有创意的,你会惊讶于孩子们的创造力,孩子做出道具也会很有成就感。每次用完的道具大家还会拿回家循环利用,在发挥他们创造力的同时也教会他们环保。

现在我们每周读三个绘本,用绘本阅读或是绘本剧的方式,带动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社交能力和分享的能力。同时也会加入孩子们的各种表演,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锻炼机会。”

这个公益活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写剧本,准备道具、排练,当导演,人不够的时候亲自上去演。”虽然Helen比之前忙碌了很多,但是孩子对她的看法也在一天天的改变。

“我告诉孩子,你是妈妈做活动的小助手,她就会很自豪地邀请她的同学说:‘你来参加这个活动吧。这是我妈妈组织的。’现在,她在这个活动里面也是很负责任的一个助理,除了会自己去表演,她还会维持秩序。Helen庆幸自己做了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你让孩子一个人好并不够,让周围的人都变都好,他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你的孩子

△绘本活动现场

自己从来都没有断过电

“以前的我也是穿着笔挺的套装,国内外到处飞,参加国际峰会、论坛,见各种投资人的职业女性,突然变成24小时在家带娃,整天对着孩子的吃喝拉撒,要说我心里真的没有落差那是假的!”Helen从职场回归家庭后也曾焦虑过,她质疑自己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也曾和妈妈们互相吐槽,释放负能量,寻找安慰,但最终Helen发现只有自我认可,才是真正的救赎

“我必须要承认我自己是有价值的。虽然可能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是你必须要给自己树立信心且承认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这个环境,就要努力去适应和接受。当你的心态调整好,你会变得很平和。”

销售、企划比较在行的Helen开始利用自己职业上的优势变着法子去教育孩子,她给孩子编游戏教孩子如何买卖东西,教孩子唱跳日语、英语歌,“当我发现我的能力其实完全可以变个方法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体现时,我感觉到了意义。我的才能并不会因为我的回归家庭而终止,我昨天是个CEO,今天是个全职妈妈,但我要让自己保持状态到明天也随时可以再成为CEO。”即使在家,我也时刻准备着。

为此,Helen从来没有停止给自己充电,成为全职妈妈的她也考下很多金融界的资格证,同时她每天都会关注国际形势以及行业资讯,社会热点甚至包括娱乐圈的各种八卦,所有的信息都不会落下。

焦虑是自己的执念让你离不开那个角落,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事情。我要求自己不能和社会脱节。”现在的Helen除了协助先生的公司做项目,自己名下也有新公司,准备利用孩子的上学时间来开展新的业务。

“我一直都在做准备,某一天机会突然来了,我一定是准备好的状态。”


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JISE2019)

2019年2月23日、24日

北京嘉里大酒店

家庭报名通道启动

购票请扫描或识别海报中二维码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