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父母应绕开的六个坑

为什么戏剧教育很重要?答案很简单——因为戏剧是唯一有能力探索几乎其他所有学科的学科!

文|禾子   图|unsplash、赫德提供  编辑|齐琰


提起戏剧教育, 不少家长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

比如戏剧教育是小众的,它有门槛,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的;

我的孩子不想成为演员或明星,无需接受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和商业戏剧两者之间可以划等号;

戏剧教育是聚光灯下的艺术,和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

如果家长是戏剧教育的门外汉,就无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戏剧启蒙;

戏剧教育没必要开始太早,孩子小还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不一而足。

其实,这些对戏剧教育的误读正是家长们常常误入的“坑”。

9月,北京赫德双语学校举办了“赫德之光·分享智慧的流光溢彩”系列大师堂(HD Glory, Driven by wisdom, driven to glory)。英国顶尖私校赫德伍德豪斯公学(Hurtwood House)的表演艺术主管Doug Quinn先生和中国戏剧教育先锋实践者、“稚得其乐工作室”创办人郝燕女士受邀参加,并在讲堂上分享了他们的戏剧教育心得。

除了参加讲座,菁kids记者还就戏剧教育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两位专家。本文梳理了两位专家的戏剧教育理念,以及在他们眼中的东西方戏剧教育现状和异同。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戏剧教育,究竟有哪些“坑”埋伏在您身边?又有哪些适用于家庭戏剧教育的锦囊妙计?

英国Hurtwood House表演艺术主管Doug Quinn

“当人们问我为什么戏剧教育很重要时,答案很简单——因为戏剧是唯一有能力探索几乎其他所有学科的学科。作为一名戏剧教师,我的课程与其它各个科目不断地发生触碰——艺术、音乐、文学、历史、伦理、神学、社会学、心理学……在戏剧课堂上,跨学科发展和学习的机会是无穷的。”——英国Hurtwood House表演艺术主管Doug Quinn

中国戏剧教育的先锋实践者、“稚得其乐工作室“创办人郝燕

“我的女儿今年14岁,她是一个从小在剧院和画廊泡大的孩子,会对自己想要什么、别人需要什么感受得更加清晰。当她在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后,生活中反而是安静、谨慎的。一个好的演员,不是一味地放的开,而是懂得控制。戏剧教育,可以教给孩子恰如其分的控制。”——中国戏剧教育的先锋实践者、“稚得其乐工作室“创办人郝燕


坑一、戏剧教育和其它博雅艺术教育一样,是美而无用的东西

Quinn :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站上舞台你需要具备的素养除了“表演、音乐和舞蹈”之外,还有“做一个好人”。戏剧教育是一种培养“全人”的教育,这是一个孩子融入集体的机会,在这个过程里,他们学习如何“做一个好人”。

创意、沟通、排练、克服困难、团队合作、最终呈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成长才是戏剧教育的核心,戏剧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通过角色扮演、实践调查、人物塑造和即兴创作等方式,学生们会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观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评判性的、同时也是创造性的“声音”,这个独特的“声音”很有可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令他们脱颖而出。

在Hurtwood House,不少学术顶尖的学生同时在戏剧部也表现顶尖,很多学习戏剧的学生表现出了非常优异的分析和综合评测能力,这也很好地印证了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一名戏剧教育者而言,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允许学生发现适合他们的学习风格,并拥有个性化的工作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学生擅长表演、有的擅长执导、有的擅长设计……戏剧可以塑造和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表演只是戏剧的一部分而已。

坑二、戏剧教育是培养演员和明星的,不适合每一个孩子

Quinn :好的教育不关门的,有教无类。诚然,并不是所有孩子成人后都期望跻身戏剧界,但是,无论在哪个行业,所有孩子都需要发展一系列重要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专注力、遵守规则、学会聆听和沟通、学会团队协作、控制自我、激励他人、提升领导力……这些正是戏剧教育所能带给他们的。

更重要的是,戏剧教育教授同理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态度和角度思考他们生活的世界。戏剧课堂还是非常有趣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趣味和创造性的领域,它允许学生在学习中试错、冒险、交友、痛哭、大笑,并在一个安全和包容的环境中表达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你会发现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站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但是他们依然渴望参与到演出中。有两个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故事:

一个学生找到我,表示非常想参与到期末的音乐剧中,可是自己并不想唱歌跳舞,倒是对制作电影颇感兴趣。于是,我就邀请这位学生为这部音乐剧从创意到排练到演出,拍摄一部完整的纪录片。

另一位学生则表示,自己对于做戏剧导演感兴趣,想知道如何带领一个团队完成一出戏剧。于是,我请她作为自己的导演助理,一起执行了期末大剧的导演工作。

这样,每个人才有机会发挥出他们最大的潜力,并在团队协作中贡献自己的价值。戏剧教育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成长,正如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没有渺小的角色,只有渺小的演员。” 记住,你最有能力的戏剧学生未必是最好的表演者!

坑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必要进行戏剧教育,他听不明白

戏剧教育适用于任何年龄段,越早越好。在孩子低龄的时候可以从讲故事开始,家长不妨给故事配上适合的音乐,音乐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故事更为生动。低龄孩子特别喜欢编故事和游戏表演,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而讲故事的艺术又是戏剧的核心,一个舞台上,所有人都是在为故事服务的。所以,讲故事、编故事绝对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在家里,父母可以拿一本没有文字的绘本跟低龄孩子一起看,问问他这幅图里有什么,你觉得下一幅图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充分开启孩子的感官,调动他的思维、发散他的想象力……

坑四、我们做家长的对戏剧一窍不通,只能把艺术启蒙交给学校或课外班

郝燕:我们的家长也许需要像给孩子挑选食物那样来给孩子挑选精神食粮。父母给孩子挑选奶粉、食材都是要无毒的、有益的、再有追求一点的是挑选无公害、有机的食材,可是孩子们的精神食粮,譬如玩的游戏、听的音乐、看的书、展览、演出又有多少父母在严把质量关呢?

我女儿四岁以前在国内长大,我带她看了不少当时市面上的儿童剧,对我来讲一个不能接受的事实是儿童剧中体现的“有毒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我们看过一个儿童剧叫《拇指姑娘》,剧中有一个情节讲拇指姑娘很冷,蜘蛛大婶就把它所有的蜘蛛网都摘下来织成毛衣送给拇指姑娘,拇指姑娘到秋天就不冷了。可是蜘蛛大婶失去了所有的丝,自己就快冻死了。

这看似讲述了蜘蛛大婶助人为乐的精神,但却包裹着虚伪的说教。这种带有“有毒”价值观的儿童剧就好像打了过多农药,有毒的食物,你会给孩子选择吗?

当然,也有很多剧是无毒的可是也无益,拙劣的编剧、无趣的审美都不适合孩子的需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带孩子去美术馆》,其实看戏也是一样。我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路过音乐厅、美术馆就灰溜溜地躲开,觉得这是自己根本就不敢碰的。我希望孩子进博物馆、画廊、剧院、音乐厅,就像去门口便利店一样,成为他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并不一定要成为专业画家、演员,我们所做的一切艺术普及都是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少一些墙。我觉得戏剧教育是给他们自由的台阶,让他们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去体验这个世界。如果我们为人父母,能够首先有给孩子的精神食粮把关的意识,那就不会觉得孩子的艺术启蒙只能外包给学校或者课外兴趣班。

另外,也确实有很多家长问我选择什么样的戏剧表演项目是好的?一个很简单可行评估标准:就看它是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核心,还是以最后呈现结果的完美为核心。

坑五、戏剧教育=商业戏剧

郝燕:戏剧教育和商业戏剧的差别就在于,前者关注人的成长,后者关注舞台效果。而当下很多所谓的“戏剧教育”,其实是陷入了关注呈现结果的教育误区。

我从英国回国以后,创办了“稚得其乐工作室“,我们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课内外戏剧教育活动。根据我在中西方戏剧教育上的观察和实践,我越发感觉我们和真正的戏剧教育是偏离的。我给大家就当下东西方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现状做一下对比:

>>>>人选方面:我们由于学生数量大,因此戏剧表演通常是由老师挑选孩子参加;西方则是全员参加或是孩子选择参加。

>>>>剧本方面:我们的处理方式是由老师挑选剧本;西方则是学生参与剧本创作。

>>>>排演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演出和参赛;西方的演出只是对最后结果的一个呈现,目的是通过汇报让过程更完整。

>>>>家长态度:我们的家长会非常重视和珍惜表演机会;而西方的家长对此习以为常。

所以,看起来都是在进行戏剧的排练与表演,但是认知的不同、处理方式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却让整个戏剧教育过程大相径庭。

坑六、戏剧教育需要舞美、灯光、造型、表演…无法融入日常生活

>>>>鼓励创造性

戏剧教育的核心不是舞台灯光,而是创造力、想象力,这是在家庭中就可以培养的能力。孩子天生具有创造的能力,家长不要打击他们的创造性。在戏剧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识是让孩子“不怕犯错”,学生只有在出错的情况下才会进步,更何况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避免用大人的眼光评判孩子的行为。

Quinn:我5岁的小儿子喜欢扮演Elsa公主,我觉得他并不是想扮女孩,而是想扮演有超级魔力的人。在他这个年龄,我看到的是孩子对正义和强大力量的渴望,如果我制止他,就是阻碍了他的创造性。

>>>>学会使用一些戏剧教育的技巧

比如围绕一个词、一张图片来编故事;用没有文字的绘本讲故事;使用哑剧的方式玩主题表演;使用面具来强化孩子的肢体表达能力;即兴表演;让舞台上的冲突以游戏的形式出现,有助于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表达紧张、感受冲突;多使用音乐和歌曲来帮助孩子感受情绪,等等。

>>>>接触各种类型的文本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让他们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建立起感觉是很重要的。比如戏剧、诗歌、新闻报道、广告、歌曲都有助于探索“文本”的概念。

>>>>带孩子去看好的、真实的戏剧表演

带孩子看优质的、现场的艺术作品,对于晚会、小品、电视剧等要有选择地接触。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戏剧艺术的鉴赏能力,避免孩子在审美和表演上的套路化。

>>>>在家庭生活中构建仪式感

郝燕老师在家里自创了“告别夏天节”,请女儿的朋友们开学前到家中玩水。在带女儿去看草间弥生作品展的时候,悄悄给孩子穿上红底白圆点的衣服(草间弥生创作中的代表图案),让孩子到了展馆被无处不在的“红底白圆点”吓一跳。

艺术就是关于创造的,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从无到有地创造出一些仪式感,孩子们就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在北京赫德的大师课堂结尾,Quinn老师以一段广为流传的名言作结: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SHOW ME and I w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这与我们的老祖宗荀子的一段智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明也。”

愿我们通过戏剧教育塑造孩子的品行,为孩子拆掉一面面墙,帮助他们通向无限的自由与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