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上了三所幼儿园,我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

这一次,是孩子自己找到了合适他的地方。

图、文 | 齐琰


今年9月,儿子升大班了。

幼儿园三年,这是第三所。

我能猜到,此时此刻你一定想问:

这位家长,你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

小 班

2016年 @北京

两年前,我觉得“择校”这件难事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小区里就有一所口碑很好的私立幼儿园,规模不小,有好几个校区。那时想着,幼儿园嘛,首要条件肯定是近,不用出小区大门下楼就到这种“无缝链接”式的幼儿园生活,能省去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简直不要太美好!话说当年初入小班时,连孩子的分离焦虑来得都没那么惨烈。

那时我们就想好了,挺好呀,上完三年幼儿园,接着就去家门口的重点公立小学,也是出了小区大门一拐弯儿就到,恨不得在阳台上就能听到校园广播的那种。所以,三年前,我们基本上铁了心就按这个路子来了。

可转折总是来得那么巧,我们自己也没想到,儿子小班毕业的那年暑假,老公因工作需要常驻上海,本着一家人打死也不分开的前提,我们在半个月之内迅速做了搬离北京的决定,来到了洋气的大上海。

中 班

2017年 @上海

看,应了那句老话了吧!世事本无常,凡事不要把话说得太早,该来的迟早会来。

我们7月底做了搬家的决定,那么,就要赶在9月开学前,在上海给孩子找到一所幼儿园接着上中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句话绝非戏里的台词。

之前不是没经历过令人头疼的择校过程吗?不是很庆幸幼儿园就在楼下、一分钟就到吗?好了,现在该把落下的功课全都补上了,而且难度系数飙升——异地择校。

有朋友说,还好啊,反正孩子还小,在哪个幼儿园上不都一样?这话我不敢苟同。我身处教育媒体行业,深知学前教育无比重要,每天被各种各样的论坛讲座、教育资讯轰炸着,不用专门去学,光是听,耳根子也磨出茧了。在这样的气场渲染下,我自然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不敢怠慢。于是当决定做好、辞别北京的小班老师后,我和老公立刻铺开地图,圈出我们的落脚点,趴在地图上开始画圈圈。

在上海和北京生活,感觉截然不同,北京感觉很爷们儿,但上海却不一样,更像是一个温婉知性的女子,我喜欢后者。

其实之前我们来过很多次上海了,可每一次不是出差办事就是旅行过路,每次都像去别人家做客,匆匆一瞥。真正要落脚生活,紧张感全来了,方圆几里的吃喝拉撒至少要弄明白,没来之前,一切借助于网络。

长宁,我们的落脚点。长宁区在地图上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好高大上啊!感觉每个小区的名字都自带别墅区的光芒、配套高尔夫球场。落地后出门走走,发现周围有好多日本人和韩国人。

果不其然,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家门口唯一一所走路5分钟就能到的美丘幼儿园,只招收外籍孩子。

没办法,临时换老公也来不及了。

顶着40度的大太阳,我们把周边距离上可接受的幼儿园一一看了一遍,发现我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上海和北京的招生时间完全不同。

原本我们以为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可以择校,但事实上,7月底8月初,大部分上海幼儿园的招生工作早就做完了,我们去过的几家都在假期中,招生工作早在5月便已结束。这就是小班时没有择校的后果,我们太安于现状,都没有去好好了解一下上海本地的招生时间, 想当然地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所幸,8月下旬,在排除了只招收外籍和名额已满进不去,以及从课程到环境都看不上的几所幼儿园后,剩下一家因开学迁址而有空余名额的民办幼儿园,家校距离和环境都还不错,和老师聊聊感觉也很投缘,就这样,我们总算顺利报上了一所幼儿园,儿子终于有着落了。

整个秋季,儿子适应得还不错,新交了好朋友,学了新技能,“系统”在平稳升级中。我们大人也因此结识了话语投缘的主班老师和几位家长,小圈子迅速建立,闲暇时带着孩子一起相约出游。择校,不就是寻一处教育理念契合和话语投缘的圈子嘛!我和老公都觉得,我们是很幸运的。

那年圣诞节,我教给儿子一句话: 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意外。其实当意外到来,谁也不知道它带来的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只管面对就好了。

大 班

2018年 @上海

儿子中班快毕业时,发生了一件事。主班老师换了。

其实换老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家长们都理解,但园方在处理此事上的方式却多有不妥——这也是我们打定主意要换幼儿园的原因。一年过去,当时的混乱已渐渐淡去。好在孩子对那个幼儿园的记忆仍是美好的,毕竟那里曾有他喜欢的老师,有直到现在还一起玩的小伙伴。

但那件事让我和老公惊觉,原来,我们的幸运是在于遇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而不是一所有能力处理好任何突发情况的幼儿园。

彼时,我们在上海已生活了将近一年,对周围的教育环境也慢慢地开始有所了解,就在我们考虑要换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遇到了格林菲尔。

对,就是儿子目前正在就读的,第三所幼儿园。

这是我们第二次遇见它。去年7月底刚到上海时,我们就去过它当时所在的园区,是两栋小巧的别墅式幼儿园,网上查了一下,2003年就建园了,遗憾的是没能进去参观,只是在门口观望了一下,隔着栅栏和保安伯伯简单聊了聊天。

格林菲尔留给我和老公的好印象,缘于保安伯伯的态度。某种程度上讲,保安是一所幼儿园的门面,孩子们每天进幼儿园时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保安伯伯,所以保安伯伯的接人待物、说话方式格外重要,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所以这一次,当我们听说它的新园区已建好,并且离家只有十几分钟路程的时候,便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去看看。

结果一看,便爱上了。

青草绿地、百年古树、花园洋房,这分明就是闹市中的一处静谧所在。

开放日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儿子从迈进校园的那一刻便开始撒了欢儿。楼上楼下走走,教室宽敞明亮,窗外树影层叠; 不管是中教还是外教,脸上都笑盈盈的,见到我们都很温柔大方地打招呼; 教室里米色的主色调让人感到很放松; 楼梯上有一高一低双扶手,方便老人和孩子上下楼; 卫生间的小马桶隔断比较高,我想是为了充分保护孩子的隐私……

开放日那天,我们本来想找园长好好聊聊,但是我发现园长身边不断围着家长,而且大多是老生家长,我在一旁观察,园长能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

三栋别墅洋房,其中有一栋还是文物保护建筑呢!另外一幢楼里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海洋球房间!

主教学楼进门处是公共阅读区;很喜欢一高一低双扶手的贴心设计;楼里是中央空调,配有新风系统;每个班有18个孩子,2位老师+1位保育员。

幼儿园一侧:可以玩钓鱼的小水池、沙坑、蹦床、还有长长的“勇敢者号”攀爬梯。连屋顶都打造成了游戏区,可以做早操呢!

在犹豫要不要转幼儿园之前,我特别咨询过心理咨询师朋友,频繁转幼儿园对孩子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朋友说,3岁多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认知慢慢明晰,处于比较低的社交阶段,不会体会或维系更为深层的关系,而5岁正是一个截点,是一个孩子有复杂、丰富感情的开始。

所以一是要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与小朋友分离,他的自信心和依赖感受多大影响,对于新幼儿园的期待又如何。二是对于一些不满性质的转学原因适当规避,给孩子保留正面的、美好的回忆。

同时最重要的,要看父母与孩子建立的亲子关系是否牢固,孩子是不是有足够的感全感。

如果以上都做到,那么孩子的不适感会很快消弭,不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心理影响。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父母和孩子都一致认为即将要去的那所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孩子安全的、积极的、身心均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这一点在开学后发生的一件小事上让我更加笃定。

儿子有一天看到另外两个小朋友起冲突了就去跑去拉架,谁知被反推了一下,事儿没管成,他有点尴尬。其实是小事,小孩子一会儿自己就解决了,但是老师在和我沟通这件事的时候是有意避着儿子的,我感觉得到老师是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算一算儿子每天有8个小时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其实我和老公平时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这件小事让我觉得,我们委以老师信任,老师也会不负所托。

孩子也是一样,自己感受到的总是更加深刻。有一天儿子回来跟我抱怨:“妈妈你明天去接我好吗?坐校车总是很快就回来了,我都没玩够!”天哪!难道别人口中的“放学了不肯回家”幼儿园就这样被我们找到了?!

国际班和双语班的设计都很用心,教具非常棒;课程以幼儿多元智能为开发核心,并采用耶鲁儿童发展中心研究的《美国幼儿园综合游戏课程》,有共同学习的课程,也有选择性学习的课程,比如芭蕾、跆拳道、非洲鼓、乐高等等!

就在两个月前,我和老公还在担心并自责着,我们都不是会忽略孩子的父母,但有时,我们大人的决定,也许就会给孩子带来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未曾可知的影响。

天下父母都一样,我们知道不可能护孩子一世周全,但在他年幼时,在他还需要保护时,我们都尽着自己最大的能力,希望为他提供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所以对于他不停更换幼儿园这件事,直到现在我们也是充满愧疚的。

不过好消息是,儿子很喜欢这所新幼儿园,喜欢他的新老师和小朋友,这给了我们很多安慰,因为这一次,我们不是要他去适应一所新的幼儿园,而是他自己找到了适合他的地方。

如今已经正式开学一个多月了,儿子每天都很开心,我和他约定,每天回来都要跟我说3件事:最快乐的事、最头疼的事、吃午饭的过程。而他每天回来跟我分享的第一句话几乎都差不多是:“妈妈,看我的表情你就应该知道,我今天过得还不错吧!”

想起第一天开学,校车来接儿子时,车门打开,我们看到校车司机和老师笑盈盈的脸,小家伙欢快地上了车,转身挥手跟我们说:“拜拜!”

-End-

 

齐琰

菁kids数字媒体运营主编 ,后台有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儿子出生后开始国内“旅居”生活,现居上海,是继厦门和北京后的第三站。日子是脚步与时间的叠加,期待在陌生的城市里,不停遇见。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