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幼教眼中,这届父母养育孩子最容易掉入哪些陷阱?

认真学习如何为人父母,是现今不少家长的重要功课。无论是阅读、上各种工作坊,哪怕只是关注几个育儿公众号,映射的都是对孩子的关爱。

然而,理论到实践,是否打了折扣呢?本文作者是国际/双语幼儿园的资深幼师,根据他的观察,越是关注教育不代表越是懂得教育,家长界存在着“过度鼓励”等问题,曲解了育儿理论、或是实践不到位,反而导致幼儿各样行为问题。

文 | 其时  图 | Pinterest

编辑 | Sumin


做幼教以来,我从业的都是价位不低的双语、国际学校,这类学校收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家庭条件好,父母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

过去的家长当然也重视孩子的学习,却普遍比较忽视幼儿的心理状态,眼下这一批80后、90后为主的父母,明显对孩子的心理更为关注。

我想,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信息发达,能接触到的教育信息更多,只要打开微博、朋友圈,很多关于育儿的观点就会不断地推送。

(2)经济的发展,以往受教育更多是为了谋出路,现在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

(3)在自我成长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80后、90后家长幼年的心理较为压抑,家庭环境沟通不良。当他们成长起来,更加愿意关注自我的内心,在摸索着进行自我疗愈的过程中,也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可以说,这一代父母承受的压力除了孩子的学业成才,还有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大多生于经济宽裕家庭的10后,内心的渴望和需求远不与物质相关,而是追求自我价值的极大满足。家长们也更加关注为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天赋,给他们一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各样的技能,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现在各类与育儿有关的讲座、理论、公号推文、书籍非常繁多,大多数家长也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和实践。作为幼师,在近距离接触了许多家庭后,我观察到,即便当今幼儿的成长环境总体向好,但家长的具体育儿方式、做法上,仍存在以下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

01过度鼓励

我们的上一辈养育孩子时,更多使用打骂、讽刺、激将法等方式,鲜少表扬或表达情感,考99分也要让人反省一下差1分是怎么回事,以免生发骄傲。这种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弊端——如无自信、畏缩、无动力、人格不独立等就不一一赘述了。现在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多爱用鼓励和表达,所以现在的孩子们明显更加地自信,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不少人都读过《正面管教》,书中不少解读与方式也非常值得参照。但是,我们在日常与幼儿及家庭互动过程中观察到的是,对于该书强调的“和善而坚定”,大部分人仅学到了“和善”,在“坚定”上往往止步不前。

也许“和善”的部分更容易让家长产生反省和共鸣。因为作为家长,不免偶尔会对孩子情绪失控,或者曾经年幼的自己也经受过“不和善”的教育,所以大部分时候,家长可以做到“和善”。

但是“坚定”这块肌肉就用得少了,通常只在自己受不了、即将失控时才需要拿出来,与孩子有争议时,家长对孩子以妥协或者“商量”为主。然而“坚定”对于管教却是更为重要的,因为这是在为孩子的情绪与行为划界限,让孩子明白可为与不可为,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缺乏“坚定”,让很多家长在管教上很困扰。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情绪很稳定很开心,甚至能管理好自己,表现不错;回到家却常常发脾气、尖叫、大哭,感觉“不讲道理”。这让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很不错,但在家会对外公和爸爸很凶,常常会尖叫着说“我打死你”这样的话,甚至伴有踢打的动作,家长对此毫无办法。而有这类相仿情况的,远远不是一家。

细问之下,都会发现同一个情况——没有原则一致地管教。同一个行为问题,家长有时拗不过孩子就放任不管了,因为“管教”似乎与“和善”的原则冲突;偶尔几次家长又忽然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发狠(甚至有些情绪失控)管得很严厉,于是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这样的行为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又不能做,便学会了“只要拗得过大人我就赢了”的方式。家长只会无奈地发现,孩子越来越不讲道理。

过度的鼓励,当然有弊端。现在大家都鼓励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本身没问题,实际操作中,遇到孩子的行为问题,家长却只跟孩子讲道理,只要孩子说得出原因,家长说几句就这么过去了。久而久之,孩子不能接受一丁点儿的批评和管教,只能接受如自己所意的结果,变得越来越难管教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品格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最初的对自我认知的构建是来自于身边的环境,所以外界对孩子品格的赞扬会渐渐形成孩子最初对自我的认知。但是过度鼓励,疏于管教,会让幼儿的情绪没有界限、不平稳,也不懂得尊重大人、理解别人。

02投射自己的情绪,错误引导幼儿

每个大人都有不同的童年,也有自己的生命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将自己的缺失或感受投射在孩子的身上,把自己的感受错当作是孩子的感受

比方说,有的父母很在意别人的眼光,缺乏自信,于是也很在乎孩子在学校是否得到足够多的荣誉或者出镜率,如果没有,可能会跟老师提出抗议,用各样的方式去博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又如有的家长可能童年较少被大人关注,那么就可能在孩子身上倾注过多的关注,想要多聆听孩子内心,帮孩子解决问题:

面对入园焦虑,他们无法接受孩子是哭着进教室的,觉得孩子一定会很绝望、无助,觉得被父母抛弃。于是,刚入园的时候每天蹲在教室门外,与哭泣的孩子商量,要商量到孩子自己愿意进去为止,结果孩子入园焦虑的过渡期反而比别的孩子长,算下来实际每天在教室外哭的时间也更长。

如果遇到孩子在幼儿园不想吃饭、睡觉或有友谊方面的问题,这类父母可能天天放学跟孩子聊,企图疏导孩子,聆听他们的内心。结果却反而不断强化了这些事情在孩子心里留下的阴影,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压力,以至孩子甚至抗拒上学。

这些都是有案例可寻的,而且相信不只是我一个人,幼教同行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

聆听和陪伴对孩子而言当然很重要。但是若将自己的感受投射在孩子身上,误解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很可能就剥夺了孩子成长中适应变化和自我调适的能力。

03过度无菌

现在过敏儿越来越多,大家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清洁与消毒。不少家长有点洁癖,比较紧张,想为孩子营造无菌环境,唯恐为外面环境所害。例如,有家长带孩子外出,外面的公用卫生间不能用,要自带一次性小马桶;牛奶非某个品牌不喝;所有的东西都要消毒过后才能用等等。

除了生理上的无菌,更有家长同样想为孩子营造无菌的成长软环境,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一丁点委屈或挫折,也不接纳别人(比如学校老师)来管教自己的孩子。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明显情绪比较脆弱,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化解情绪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很弱。

有时我也会吐槽,家长们“不好伺候”。其实我能理解,家长因为对孩子在乎,有时就“当局者迷”了。写出问题之余,我也试着探究原因:

依赖碎片化的育儿信息。

就像前文提到的,现在网上很多育儿文章,易读、快速,很容易被吸收和传播。但是很多文章相对于教育理论而言过于片面,不会细细阐述不同类型,有些文章本身又是推文,看起来很有道理,实则为自己的产品或者培训班铺路,其理论依据也大打折扣。

以这种方式学习育儿,虽然可以听到不同的理论,但也容易囫囵吞枣。比如“敏感期”一词,现在就有不少滥用。比如我和家长沟通中提到孩子某个不太好的习惯,家长便以“应该是到了XX敏感期”来解释,听起来还挺专业。但“敏感期”不是放任孩子行为问题的借口,它是我们了解孩子发展的工具,为的是更好地引导孩子。

家里的孩子仅为个例,较难分辨与参照。

这一代父母,目前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二胎开放后,更多经济许可的家庭选择了生二胎,但是依然可参考的案例也只有一二,眼前没有更多的数据和实例作为参考,以帮助辨别自己孩子的状态,明白很多问题该如何正确看待与应对。

我有两个建议:

(1)开展父母沙龙。多一些家庭间的育儿交流,一起讨论,互相学习,交流资源和家庭间的处理方式。

(2)多读书,参照不同理论,辩证思考。只有爱学习的父母,才真正能带出爱学习、有辩证思考能力和爱思考的孩子。

-End-

其时
非学前硕士毕业,从事国际双语幼儿园教育行业多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