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二附中施慕涵:拥有一颗随遇而安的“野心”

在上周二的“公立高中‘出国党’”专辑中,我们认识了毕业于上外附中的赵馨语。今天,一起来听听华师大二附中施慕涵的故事。

文 | 廖欣  图 | 受访者提供


施慕涵:
随遇而安的“野心”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托福:115 SAT:1510

南加州大学经济学

施慕涵乍看上去很像那种“随波逐流”的好好学生——成绩不错,主要由父母的意愿和考试升学制度推动前进。他不太在意自己的优势,除非别人追问下去,才肯承认那可能是自己的实力。再多聊几句,你就会发现这个质朴青年的耐心、细心和决心。

Q:华师大二附中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你在高中以及小学、初中阶段接触过国际课程吗?

华师大二附中是纯体制内公立高中。华二本来高一高二是以“快乐学习”为口号的,这两年高考压力大了,也比较拼了。我们年级有一个人文班、一个科技创新班、两个理科班、一个国际课程班(40人不到),另有五个普通平行班,我所在的“人文综合素养班”略偏文科。高三之前,我们所学的内容完全是以高考为升学路径。但从去年开始,学校也比较重视“出国党”了,把要出国的学生全部抽出来,集中提供一些AP课程和英语课程(有学校的老师,也有外聘老师)。因为要出国,我自己前两年也学了一些AP课程(可以兑换学分),请了专业的老师辅导。华二有“国际课程班”,但当时我和父母都还不确定是不是出国,所以就想着先准备高考,后来发现既准备高考又准备出国不太现实,时间精力的分配上冲突很大。

Q:身边的同学参加高考和留学的比例是怎样的?大家对出国留学怎么看?学校的老师们对于考国外的大学是什么态度?有没有给予一些特别的照顾和帮助?

全年级大概500人,所有出国的加起来50~60人,大多数人都是参加高考,保送的人很少,中等偏下的学生大概也可以考一个差些的一本和比较好的二本吧。基本上没有人觉得出国不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人都没有考虑过。“学习不好才出国,纯粹为了逃避高考”这样的人在华二没有,选择出国只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机会。老师们都比较尊重大家的选择,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比如请假等通行上的便利),具体的帮助比较少,因为老师基本都不了解。

Q:为什么想出国读大学?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想法?正式准备申请是什么时候?

我出国还是想要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除了北大清华,其他国内的大学能有一定国际声望的可能也不多,而我考上北清的把握不大,出国的话有可能申请到比北清更好的大学。我在初三暑假开始上托福,高一正式决定出国,那时候也跟父母发生了一些分歧。他们支持我留学,但是他们希望我去美国,而我自己因为对日本文化感兴趣而学了日语,想去日本,后来我妥协了。高二开始准备申请,去年八月去了芝加哥大学参加夏校,所以对芝加哥大学很向往。ED(提前批)就申请了芝加哥大学,但是被拒了。最后录了南加大的经济学,对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Q:对于高考,你怎么看?如果在国内读大学,最可能的目标院校是什么?

高考竞争激烈,这是个心惊肉跳的过程。同样的水平,可能申请美本更轻松点,高考难度更大些,学得更深,包括SAT这种考试的难度也不能跟高考题比。但是美本申请的结果不好把握,不是分数越高申请的大学就越好。如果参加高考的话,以我在班级中上的成绩,大概可以冲击一下交大,保险一些同济或者华师大、华理工,专业还是选经济或者国际关系相关的。

Q:有没有接触过体制外双语学校或者是美高的学生?相对而言,作为公立高中学生有没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劣势?这种差别对于申请学校是否有比较大的影响?

他们的一大优势是接触了完整的国际课程体系,比如IB,备考比较系统完整。我们的优势是,前两年经过针对高考的学习,抗压性和对高强度学习的适应能力更强。我们学其他课程都觉得比较简单。对于SAT这种考试来说,体制内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阅读和写作,但是双语和国际学校的学生也是要多练习才可以的。对标准化考试来说,可能总体水平差不多。我们是有差别,但对于大学申请只能算是“非决定性”的影响吧。

Q:怎么评价自己的高中生涯?再给你一次机会,依然是要出国留学,还会选择自己的高中吗?会考虑读体制外的学校吗?

肯定不会选体制外双语国际学校的。在华二的磨炼提高了我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而且知道自己身边有这么多优秀的同伴,这种学习氛围是双语学校比不了的。个人觉得,公立名校的学习环境可能比普通的双语国际学校好很多。但是,如果早下定决心出国的话,我可能会进华二的国际课程班。

访谈接近尾声时,施慕涵偶然提及他的女朋友在一所双语学校就读,刚刚被英国的帝国理工录取。这对小情侣是初中同班同学,升高中时由于女友没有上海户口不能读普高,所以去了体制外学校。女孩子的成绩比起小施来一直要差一点,申请的学校却挺不错。我们感慨起体制外双语学校的相对优势,小施再次露出了“嘿,那又怎样?也没什么”——一副随遇而安的表情。看来在美好的中学时代,还是有很多事情比高考、申请大学更为重要。

-END-

菁kids 2018 7-8月刊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亲子旅行,你的期待是什么?

|封面故事|

旅行路上的刻意教育与无心插柳

亲子旅行三阶段行走地图

与孩子同行,用身体发肤感受世界

封面模特Adrian一家的旅行

|话题|

公立高中“出国党”:

赵馨语:学会逆风飞翔

施慕涵:随遇而安的“野心”

饶竞由:感受人生中的每一次颠簸

谈笑:火山在平静的湖水之下

|父母社区|

“逆向亲子游”——带爸妈出游的特别体验

做好事记小时

给云舒的一封信

真正的亲子旅行是一场家庭旅行

|在读|

慎用奖惩,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

|超·爱美食|

夏日怎能没有冰!

|父子说|

“女儿奴”的告白与“小酷哥”的育妹指南

|看世界|

在温哥华,和女儿一起学滑雪

本文原载菁 kids 7-8月刊《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印刷版于2018年7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