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奥数对择校和分班没有帮助,你还学吗?

太关注事物发展的结果,求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的“收获”,天赋的才能就可能被淹没,那种天然的、因兴趣而带来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考验,而这种热情最害怕功利心的搅扰。

文|ECHO   图|ECHO、pixabay  编辑|齐琰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北京海淀区多么拼娃的段子:海淀的娃幼儿园时就开始学奥数,要是上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奥数,对不起,晚了。

我听完之后,一直就觉得这只是个段子,不可能是真事儿,谁家父母那么丧心病狂啊,把刚会数100个数的孩子送去学奥数,这得多大的仇啊!

可是昨天我去我的大学同学家蹭饭,我们聊起孩子上学的话题,顺便问了一下她儿子学奥数了没?结果,她的回答当时就让我震惊了:我家小爷幼儿园中班时就上奥数了,也就是在上小学前的一年半开始学的。当时想让孩子去考北京一所面向全市招生的名校,所以学了奥数。

吓得我赶紧百度一下奥数是个什么鬼。度娘告诉我: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奥数。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看完度娘的答案我还是想象不出奥数到底学什么。我同学找到一本他儿子二年级时学的一本奥数书,我随便翻了几页看了一下,题目还挺有趣的,只是很难一下子就答上来。

以这道关于有多少个长方形的题目为例,没有经过奥数训练的成年人大都能按第一种解题思路,也就是一个一个分类去数,得出答案。而第二种解题思路则需要运用抽象思维,经过一些训练,也比较容易得到这种思维能力。

只是一个成年人能够理解这种抽象思维,对于孩子来说,能理解到什么层面不得而知。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奥数,是出于某些功利性的因素考虑的,比如早些年奥数可以择校,近年来可以上重点班等等。而且奥数培训机构和老师都会或多或少的制造奥数要早学的焦虑,如果学的晚,孩子将很难找到好的老师或机构。

我同学的儿子一直跟着一位比较有名的奥数老师学习,这位老师早些年在机构上课,现在独立出来自己做学习教室,为保证教学质量,一个班最多收十一二名学生,而生源却远远多于招生规模。

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挑选,挑选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也就是说,如果幼儿园期间没学过奥数,将没有可能跟随这位“名师”学习。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有些扭曲的环境里,家长对奥数老师和孩子的期望绝不可能停留在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与热情上,成绩是眼睛最容易看到的安慰。

一旦关注成绩,孩子对数学那种天然的兴趣以及后天培养出来的热情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朋友说孩子爱上奥数课不爱写作业,然后自我催眠地说,孩子挺喜欢奥数的,奥数对开发思维挺有用的。

太关注事物发展的结果,求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所谓的“收获”,天赋的才能就可能被淹没,那种天然的、因兴趣而带来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考验,而这种热情最害怕功利心的搅扰。中国有上百位国际奥数参赛者,有三十几位获得过国际奥数满分,而将数学作为终身研究职业的仅有10位。

能参加国际奥数竞赛说明有数学天赋,而从事数学研究,需要淡泊名利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对数学执着的热爱。

其实,孩子的课外班就像大人的健身运动,农业社会时需要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不需要再通过额外的健身运动去消耗热量。而现在,大部分人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体力消耗很少,如果不运动,身体会出问题。

然而,这本是出于生命本身的需求,不必包装成“好女不过百”“管理不好自己的体重何以管理你的人生”这样的耸人听闻的理念,一样会有很多人去健身,而且基本不会有人把目标定为成为运动员。

同样的,课外班本是为了消耗熊孩子多余的精力而设立的。上奥数班对于喜爱数学的孩子无疑找到了消耗精力的出口,上奥数班,可以开发思维可以令孩子在学校学的更轻松甚至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机会,然而这一切不过都是热爱数学的奖赏,绝对不会因为追求这些好处能增加对数学的热爱。

上课外班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各种考试,追求个名次呢?不仅仅是因为参加考试能知道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更有方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取得好的成绩对于评三好生或者分班有利。我们知道,竞技体育或多或少都会让人受伤。同样的,参加各种竞赛也很容易带来内伤。所以,家长真的要约束那小鹿乱撞的功利心,让兴趣回归兴趣,让喜欢数学的孩子满心欢喜地攀登奥数的高峰,在那里奔跑不困倦行走不疲乏。

前阵子菁kids推送的《中国式“提前学”,不要为了应试止步于此》一文的作者Shine,曾在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过8篇文章,毫无疑问是学霸一枚。我们在聊起奥数的时候,她说,她小时候学过奥数,大学时虽然选了文科专业,但是她的编程思维有时比她做了十五年专业编程的先生还好,时而和老公“PK”一下,乐趣多多。其实数学也好,奥数也好,培养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抛开功利性,其意义便体现在普普通通的生活里,这让她很开心。

或许这样就足够了。


 

作者:ECHO。曾任多年《方程式赛车》杂志主编,在追求极速的世界奔跑。现在慢下来陪伴孩子成长,与美好的事物同行,摄影、烘焙、写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