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家长小心假戏真做

孩子的大脑机制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孩子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切勿在不理解儿童心理特征的情况下,乱给孩子贴标签。

文|孙珊珊  编辑|齐琰  图|pixabay


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点常常与成人大相径庭,有时候面对孩子的举动家长会感到奇怪:这小家伙的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为什么讲了道理还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不能先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再玩儿吗?怎么一直在动,停不下来?

其实,孩子的大脑机制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孩子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行为其背后的原因,切勿在不理解儿童心理特征的情况下,乱给孩子贴标签。努力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从本源上分析、理解孩子的行为举止,选择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才能有效得促进亲子关系。

家长的无知 孩子的标签

生活中,很多家长可能遇过这样的情境:明明这个事情孩子说错了、或者做错了,家长通过直接纠正或者间接引导之后,孩子非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顺着家长的话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么做的”。

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不敢于承认错误”、“不能正确认识错误”,于是会继续上演一段于情于理的批评和说教。殊不知,事实并非像家长们想的那么严重,孩子也不应该承受这些误解,更无须被贴上“不知认错”的标签。这种贴标签式地批评孩子,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你给他的负面标签,从而产生不客观的自我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她给几个3岁的孩子展示了一个装满铅笔的糖果盒子,想象得到,孩子们在打开盒子后的失望心情。

之后,当她问及孩子们“第一眼看到糖果盒子,你认为里面装了什么”的时候,尽管孩子们发现真相只是几分钟之前的事情,但他们仍然会说“我早就知道里面装了铅笔”。

高普尼发现,孩子们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刚才读取的信息。3岁儿童不仅很难记住自己信息的来源,而且也无法记住自己过去的心理状态,会把短短几分钟之前的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当家长公布“正确答案”后,儿童会以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进而刷新自己之前识别到的信息。当家长因为不能理解孩子这一特点而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就等于被强加了负面的标签。

和很多家长一样,为了促进我和女儿的亲子关系、锻炼她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她开始幼儿园生活后,我经常在接她回家的路上问问她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学了什么知识。我一直坚持想让女儿复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或事情的来龙去脉,可她的反应多是不回答,要么敷衍两句、要么干脆直接岔开话题,而我多半是不再追问。有时我会启发式的提示两句,希望她能和我“敞开心扉”,这时候一般她能说上三言两语,但是依然得不到完整的答案和回应。我甚至给她添加了“性格内向”、“含蓄”、“心思缜密”的标签。

误给女儿加了这么多标签,抛开标签的褒贬不说,想当然的评价女儿的行为的确不够妥当。其实,她只是不能自由地提取自己的记忆罢了。

3-5岁的儿童,其大脑很难完成“自由回忆”(自己主动回忆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信息来源),但是通过成人提供的线索,可以唤起的一些情景记忆。

艾莉森·高普尼克发现,成人借助线索来回忆要比自由回忆容易,尽管有差别,但两者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对于5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线索提示”是有效的,能够帮助他们回忆起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在“自由回忆“中却几乎什么都想不起来。如果此时再继续追问对过去事实的看法或态度,他们就更难回忆起来,还会表现出受成人言辞误导的表征,所以他们能说出这种“我早就是这么想的”话。

经历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女儿可以把一些生活中的情景记忆编织成一种连续的叙述,在她自言自语讲故事中被生动呈现出来,那些连我都记不清楚的生活细节,女儿却可以轻松还原。那为什么女儿记得几个月前的事情,却无法回忆起几分钟、几个小时前的体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它真实存在。可见,孩子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与成人完全不同的世界之中,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差异,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孩子内心。

标签产生的心理暗示

有一部分家长习惯将“不听话”、“懒”、“笨”、“胆子小”、“不爱吃饭”等一些评价经常挂在嘴边,无论是什么错误都能找到对应标签,这方面,家长展示出惊人的“归类”能力。即便孩子努力走在甩掉标签的路上,都很难改变父母的固有观念。谎言重复一万遍都能变成真理,何况是孩子信赖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用情绪、用标签来批评孩子,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自尊的伤害。

由古希腊神话故事而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可见“标签式教育”对儿童心理的深远影响。哈佛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是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揭示教育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他在考查某校时,先让学生参加了一项没有什么意义的测试,然后随意从每个班级里抽3名学生,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并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非常有潜质的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由于他这项研究的首创性,后来也有人把“皮格马利翁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这18个学生被赋予正面的标签以及积极期待与鼓励,这是爱的具体体现。反之,如果是在充满负面标签的家庭中,由于家长对孩子认知和心理的不科学理解,导致对孩子能力的蔑视而产生一种冰冷的、漠不关心的家庭气氛:不信任、低期望、偶尔的鼓励和赞扬多是敷衍或例行公事、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多是指令性和结论性的答案…… 产生这种负面的教育心理机制并非家长的不爱,而是教育知识的匮乏,对孩子产生了消极主观的自我意识。

负面标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重要因素:一,负面标签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值减低了,父母呈一种主观又消极的期望,是非理性的体现。孩子在负面标签的气氛中得到的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二,父母的权威。父母是孩子的天,孩子的观念和思想基本从朝夕相处的父母那里获得的,父母的语言极易对孩子定性,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

标签的正面也好,负面也好,都希望父母能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认知和大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少一些手足无措,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否则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