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是通往金字塔的垫脚石,还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Hidden Dragon in the Class

每个来上补习班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金字塔尖上的人把补习班当做自己更进一步的垫脚石,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则把补习班看做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文|Emily Jin 编辑|曹新星


走进教室后的第三秒,我的掌心就开始冒汗。

我默默地走到自己的座位旁边。我的位置离墙第二近,不过里面的座位上已经有人了。是什么样的同桌呢?这样一天到晚在一起上课,我希望同桌是个好相处的人——我抬起头,忽然全身就是一僵,背后寒毛直竖。

我看到了一个约有一米九的大汉,豹头虎目,全身肌肉虬结。他的面前除了练习册之外,还有一袋粉色包装的锅巴零食。

我默不作声地转过身去,夹紧了自己的腿,尽可能地缩成小小的一团,不想惹来什么麻烦。可是,那位大哥一样的人物却已经注意到了我。他的目光徘徊在我身上,我紧张极了,只盼他可以行行好放过我……

“大家都是江湖上的人,兄弟,放松点。”大哥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把面前的锅巴向我的方向推了推,示意我吃。

我不敢不从,小心翼翼地抓了两块锅巴,斜着眼睛偷偷地瞥他。大哥没穿羽绒服,把袖子挽到了手肘,我隐隐约约在他小臂上看见一个龙飞凤舞的刺青。刺青的颜色已经淡了,该是有些年头了,细细辨认,像是“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十个字。

他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我想。不过也是我少见多怪了,会来到这里的人,哪个没有故事呢?

“谢谢。”我小声说,心里还是有些怕他。

大哥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认真到有时候会让人笑话。每次老师让大家提问,不管是什么科目,大哥总要把手高高地举起来,然后问一些全班大部分人早就知道答案的浅显问题。起初,我从同班同学的眼中看到了和我一样的惧怕,到了下午的时候,恐惧的眼神便渐渐变了味,开始透着些刻薄的嘲弄了。

老师宣布课间休息十分钟的时候,有两个男生便鬼鬼祟祟地凑了过来。

“补习班又不是保险箱,自己底子不好怪谁?”他们佯装讨论的样子,其实眼睛一直朝着我们的方向瞟,“有些人啊,只能是个傻大个,上一百节课也还是那样子,没救的。”

大哥没有说话。他们的话听着刺耳,又偏偏那么大声,我没办法装没听见,只好尴尬地低下头。可是,就在我低头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大哥摊开的练习册。

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每一道题他都记了笔记,不知斟酌演算了多少遍,铅笔道掺杂着红笔无情地勾勾叉叉。

我忽然觉得心里一酸。

“你们别胡说。”我脱口而出。

那两个人愣了一下。我有些发怯,后悔起自己的冲动来。幸好他们也没有纠缠的意思,互相交换了一个嘲笑的眼神,对我冷冷地扬起嘴角,然后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教室。

“急着走吗?”下课的时候,大哥叫住了我,“咱们一起吃个晚饭呗!”

他执意要付钱,我推辞半天也无果。他不说理由,但我隐隐猜到是为了今天我在班里维护他的事情。然后,在麻辣烫氤氲的热气里,我听说了大哥的故事。

“我高考复读了三次。”这是他的开场白,“实在是考不中,所以就只能出国了。到哪儿上学不是上学,只要能受教育,中国美国都一样。”

我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坦诚地和一位所谓的“差生”面对面。平时在学校里,我一直是班上的尖子,没什么特别不擅长的,即便是来到这个补习班,也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缺憾,而是仅仅想要弥补一下九十分和一百分之间的差距罢了。对于生活中那些被我称作“差生”的人们,我一直在试图远离他们,在自己和他们之间挖出了一条深深的鸿沟。“他们一定只是懒惰而已,他们不在乎学业……”我对自己说。这么简单的内容,只要下了功夫,怎么可能学不会?我没必要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因为我是不同的、高尚的。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差生,都是自己的错。

“不是我不努力学呀,是真的学不会。”他有些抱歉地笑了,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脑子不好使,天生的。我知道我永远都及不上你们这些聪明人了。”

“如果你知道自己或许拼尽一切也只能做到别人的十分之一,你会想要放弃吗?”鬼使神差地,我问了一句。

大哥赶紧摇头:“怎么可能?这世上有千千万万条路,如果一条走不通,那就换下一条呗,总有办法的。你可别对我说‘努力了也没用’,我是这么看的,像我这样的人,要是再不努力的话,岂不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有人卯足了劲儿要上哈佛,也有人想考上一所百名开外的学校,只要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其实都是一样的,梦想不分贵贱。”

我沉默了。

就这样,到了补习班的最后一天,老师宣布下课,祝我们考试顺利。

楼道很窄,我们排成一队,沉默地鱼贯而出。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金字塔尖上的人把补习班当做自己更进一步的垫脚石,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则把补习班看做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无论是为了怎样的理由,我们之间其实并无不同——都是为了某个虚无缥缈的梦想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这里。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放眼昆仑绝顶的,因为每人心中的高峰都各有不同。

“那么,就此别过了。”走到门口的时候,大哥忽然突兀地回过头,对我云淡风轻地致意,“祝你好运。你是能考上哈佛的人——我一看就知道!”

“也祝你好运。你今年一定能够申请到心仪的学校。”我说,“等我们都到了美国,有机会见面一起去玩吧!”

我对他作了一揖——其实我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想这么做了。他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那张棱角分明的黝黑脸庞显得非常淳朴。

那一刻,我心里忽然涌上来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像是温暖,又像是冥思苦想之后忽然了悟的释然。

我知道刚刚自己所说的其实更像是一句客套话。很多时候殊途都不代表着同归,到了申请季,又有谁知道我们会在哪里。我或许会如愿以偿地走入梦想中深红色的校园,或许不会;而大哥的征途亦不知终究会在哪里画上句点。更有可能的是,到了那时候,我们早已将彼此彻底忘记。

可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不是吗?

我们都是追梦的旅人,天南海北,走上考场的我们和只身前往异国的我们,都像浮萍一样孤独。不过好在,这倥偬浮世之中,我们也曾有幸遇见过那么几个同路者。

补习班就像个矗立在岔路口的客栈,各路英雄侠士打马往来,燃烛照夜,然后在次日天明之时背起行囊继续启程,怀揣着心口那一点转瞬即逝的暖意,从一个江湖,再匆匆地奔向下一个江湖。


Emily Jin

毕业于北京京西学校(WAB),后就读于美国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2017年初毕业。目前是从事翻译、写作的自由职业者,曾为东方出版社、微像文化、美国《Clarkesworld》科幻文学杂志、凤凰网等媒体撰稿。

 


菁kids 2018年3月刊《账单里的课外时光》更多菁彩内容:

|刊首语|

繁忙课后安排的机会成本

|封面故事|

|学无止境|

在学校:校园内的课外课

神奇学科在哪里:“以人性关照虫性”——与昆虫做朋友

|菁选美食|

本文原载于菁kids 2018年03月刊《账单里的课后时光》,印刷版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点击图片,可查阅新刊导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