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vs最匹配的教育

 教育跟谈恋爱一样,不存在“最好的”,只存在“最合适的”。最匹配自己的,就是最合适的。甲之砒霜,乙之玫瑰。之所以有一条教育的鄙视链,那是因为家长们都在追求独木桥上“最好的”那一所学校。

文|虎妈 图|pixabay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虎妈熊孩(ID:TigerMomsWildKids)


我在大学里工作,不做招生咨询工作,但是,每年还会有朋友来问我:“我的孩子应该考你们学校哪个专业?你介绍一下吧。”

面对这样一个大而无当的题目,我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往往我会要求孩子和父母一起见面,才能给出具体的建议。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非所有父母都会叫上孩子一起来见我,父母只要求跟我谈。孩子的终身大事,在他们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由父母和我这个陌生人设计好了。

我碰到的最具规划性的一个家长,孩子读高一,他问:“我家孩子高考没可能考上你们学院,我们在省里读个大学,考研时考去你们学院,你看,现在我们孩子应该做哪些努力呢?大学四年应该怎么规划呢?”我愕然,我也不知道答案啊。要是能回答好这个问题,我把两只熊的未来也好好规划一下算了。

15岁的孩子,就那么明确自己24岁的人生职业选择吗?万一24岁时,孩子发现自己对我们专业不感兴趣呢?万一离开父母的庇护,孩子到了40岁才发现自己对大学的专业毫无兴趣呢?

每念于此,我感到罪过,这本该属于你的人生,却被我破坏掉了,而且最容易被毁掉的孩子,就是最乖最听话的孩子。而别人家的孩子,往往又乖又听话。

通常,我问父母的第一个问题永远都是:“您的孩子,将来想做什么?有什么兴趣和特长?”

这些年来,我碰到过十几个中学生家长,没有一个家长能够跟我侃侃而谈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人生目标。表现好的家长,需要启发式提问和追问,五分钟以上才能完整回答这个问题。更多的家长 ,可能觉得自己孩子“将来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太虚了,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孩子“能否考进你们大学,能考上哪个专业”。

作为大学老师,我见到了太多选错专业想转却不能够的学生,我为他们被浪费掉的聪明才智感到惋惜,宁肯他们没有进名校的大门,也希望他们选择的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可是父母只想让孩子读名校,读名校的目的是赚大钱,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或者维持。在考试和成绩面前,孩子的兴趣可以被牺牲掉。父母说,这是为了孩子好。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新闻,为了能让更多学生考进北清,老师们更改了学生的高考志愿,让他们报名分数低一点的北清国防生,学生进入大学后很痛苦。

所以大学里高考成绩最高的专业,永远是金融投资商业管理。哪一年的全省文科状元要是选择文史哲专业,肯定要成为当年大新闻了。高考成绩最高的学生,永远要进北清,而不是他/她想考的那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

一间办公室,两个同事分享。
大概五年前某一个中午,一个学生找我的同事聊天。学生坐定后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是衡中毕业的……”

我没打算偷听她们的谈话,但是谈话声飘进了我的耳朵里。“衡中”是什么?难道跟“北清”或者“HYPS”一样,一说,我同事就得懂?

突然,我就明白了,她说的,正是新闻里火爆的“衡水中学”,一所中学在我们大学里能够拥有自己的简称,足见它的地位。

后来我注意到,我们学院这几年的河北籍本科生,一半来自衡中吧。我在某些场合下对衡中模式有过微词,有个衡中学生维护母校尊严,跟我解释衡中对她个人的意义:如果没有衡中,我恐怕进不了这所大学的门。

衡中的学生会主动维护自己的母校,这说明衡中教育的成功。我不是亲历者,只是旁观者,于是问她:“将来你会把你孩子送进衡中吗?”学生语塞了。

有一篇网文《衡中毕业生,致力于把孩子送进附中》,大意是说教育存在鄙视链。学生的反应,恰好符合这篇文章的观点。

我不是站在大学评价高中,而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才是父母心目中最好的教育呢?一旦涉及到下一代教育,衡中毕业生和附中毕业生恐怕都会觉得,自己受过的教育不够最好,我固然爱母校爱老师爱同学,但是,我的孩子不要再回到衡中,也不要再回到附中。

我的身边,规划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一浪高过一浪,已经从竞争美本下放到了竞争美高,从美高又下放到美初,从美国扩散到了英国、加拿大、澳洲。美初竞争比美高激烈,美高比美本激烈,美本名牌大学比北清还激烈。

我总是见很多家长在纠结学校排名,大学A和大学B哪一个更好呢?很少会见到家长问:大学A和大学B,哪一个更适合我孩子呢?

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经常让中国家长捉摸不透,标化更低、学校GPA差一点、课外活动不出色的孩子,反而有时候会被幸运录取,高分考生很可能全聚德。家长们认为这是低分学生的“成功逆袭”,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成功匹配”

美国大学享有招生自主权,在招生公平与吸引人才之间寻求平衡,大学寻找的是最合适自己的学生,而不是分数最高的学生。

孩子年龄越大,家长的焦虑越少。我很少听到家长抱怨申请美研困难,几乎碰到一个申请美初的家长就在抱怨竞争激烈。为什么呢?因为申请研究生,更有可能是孩子的决定。

家长影响力有限,研究生专业更细分方向更明确,学生集中精力按照目标学校的要求来打造自己;而申请美初,全部是家长在后面推动,否则10、11岁的孩子怎么知道美初比自己现在的学校还要“好”?美初的孩子可能还没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孩子没目标,更容易浪费时间精力做一些跟目标无关的事情,家长更容易焦虑。

朋友的孩子申请美初。她的孩子在北京读市重点,去美国读8分学校,家长都觉得委屈了孩子,对接的应该是10分学校。僧多粥少,不仅比拼孩子的学习和才艺,私校还要比拼家长捐款能力。朋友向我吐槽,捐多了自己不甘心,捐少了怕学校不收孩子。

我只好安慰她:进这样的学校,你就得接受家长捐款是理所当然的本分,这样你才是这所学校寻找的最合适的家长,如果你这家长不合适,孩子再优秀,人家学校也不会录,好在学校也不是看谁家捐款最多就录谁家孩子。家长看重的是学校名气和培养能力,每年多少个HYPS录取生,而学校看重的是你孩子适合我们学校,不适合的话,还是另找学校吧,《奇迹男孩》里富二代朱利安不就退出私立学校了嘛!

家长们追捧衡中、附中或名牌大学,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学校是自己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而教育跟谈恋爱一样,不存在“最好的”,只存在“最合适的”。最匹配自己的,就是最合适的。甲之砒霜,乙之玫瑰。之所以有一条教育的鄙视链,那是因为家长们都在追求独木桥上“最好的”那一所学校。

如果自己孩子挤进名校、成绩垫底呢?

如果自己孩子难以适应衡中或附中或大学的教育方式以至于成绩下降呢?

如果自己孩子对大学里的专业毫无兴趣呢?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故事,如果家长们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目标,估计是不会来找我咨询的,我顶多能给出选校选专业的建议,却没法告诉他们,您孩子应该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将来做哪份工作。

三百六十行,每个行业都需要人才。读不了名校,人生难道就一无是处吗?那些进入“最好的学校”的学生,他们的人生,是否一定走出一条“最好的路”?

父母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知道“最差的路”是什么,所以希望孩子回避这条路,走上一条“更好的路”。然而,“更好”不等于“最好”,谁能保证,成绩最好的学生以后一定是人生赢家呢?

父母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那么这条路是被刻意设计出来的吗?还是自己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说到底,孩子的人生,总有一天要由他/她自己来选择。

电影《无问西东》最近在热映。不同年代四个大学生的选择,无论按照当时的标准,还是今日的标准来衡量,是否一定是“最好的路”呢?我身边很多家长带孩子专门去看这部电影,被感动的热泪盈眶。除去清华大学这层外衣,有多少家长能够意识到,感动他们的沈光耀的故事,恰是一个年轻人违背母意、自己选择的故事。坐在电影院里,为别人的故事而流泪;回到自己家里,又该怎么做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