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养娃的机会,重返童年时光

我们是被夹在中间的一代。一方面是按部就班地加入了育儿大军,迈进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生正轨”,另一方面,我们从上一辈那“继承”到的那一套育儿方法早已过时。

而这,就是我会买下《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下称“《关于人生》”)的原因。这本书的编辑推荐里赫然写着“体会只属于孩子的纯粹感受,还原孩子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读懂孩子,才知道如何让孩子与世界的相遇更美好”……

文|薄旭 图|Pinterest


 

我们的上一代人,比如20世纪60年代生人,大多是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在孩子降生之前可能并没有认真想过“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比我们更年轻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些“95后”,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在B站搜索各国“熊孩子”花式捣蛋的视频,在知乎上提问“生孩子究竟有多痛”……他们往往是对象还没着落,就下定决心要丁克到底。

我们则是被夹在中间的一代。一方面是按部就班地加入了育儿大军,迈进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生正轨”,另一方面,我们从上一辈那“继承”到的那一套育儿方法早已过时。

面对从自己身体里蹦出来的小怪物,你不仅打不得、骂不得,也捧不得、溺爱不得。于是,我们试图用科学武装自己,学习各个版本的育儿圣经,遵循孩子的各种发育敏感期,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的迷茫和焦虑,养活了无数的育儿公众号和育儿专家,他们的说法常常左右互搏。在育儿论坛上放眼望去,四面八方全是道理。脆弱一点儿的妈咪和奶爸,忍不住要仰天长啸:“小孩儿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啊!”

而这,就是我会买下《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下称“《关于人生》”)的原因。这本书的编辑推荐里赫然写着“体会只属于孩子的纯粹感受,还原孩子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读懂孩子,才知道如何让孩子与世界的相遇更美好”……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作者:陈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7-3

作者陈赛,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这本《关于人生》是由她在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汇编而成。

杂志文章汇编成书,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作者受过新闻写作的专业训练,文章颇有几分“华尔街日报体”的味道,不仅资料翔实,而且常常能够由小及大,窥叶而知秋,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大刊主笔的风范。

再加上作者对童书的阅读量惊人,又常有机会能当面采访到一些童书的作家或插画家,这使得她对童书的甄选很可信,看待童书的角度也很多样。

但作为一本“书”来讲,本书的结构就比较散,最棒的文章放在了前面,读到后半程,亮点就像黎明的街灯在一盏一盏熄灭。

不过,这本书依然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并让我乐此不疲地把它推荐给一位又一位新手爸妈。我很想通过这本书提醒大家——嘿,你当成年人已经太久啦,趁着养娃的机会,赶快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吧!

成年人的世界有规则

孩子的世界正在建造一个全新的帝国

孩子们的世界是无忧无虑、阳光灿烂的?打开这本书,你会第一时间看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一厢情愿。

大人的世界有法律,有道德,有公序良俗,以至于我们早就忘记了,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弱小无助,哪怕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也可能在幼小的世界里投下巨大的阴影。忘记了那些身强体壮的坏孩子,是怎样霸凌弱小的孩子;忘记了我们曾经多么向往哆啦A梦的竹蜻蜓和百宝口袋……

在经典童话里永远有一片神秘幽暗的黑森林,没错,那才是小孩的世界。一切规则都还没有被建立起来,每一只小兽,都凭着天性在撒野。

以前,我翻看一些经典童话,会觉得很迷惑:《爱丽丝漫游仙境》里动不动就砍人脑袋的红桃皇后,《彼得潘》里挥舞着铁钩的虎克船长,为什么他们这么可怕,在孩子们中间,人气却这么高?这样的“导向”真的好吗?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担心其实是大人的道德伦理感跑出来作祟。

《关于人生》中写道,每个人在人生最初的几年里,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此后的任何时期。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跟成年人不一样。孩子对世界抱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会不带偏见地仔细观察、大胆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也常常能一通百通。从这个角度上讲,孩子才是最出色的科学家。

世界首位非裔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也说过:“孩子们对世界保有一颗惊奇之心。他们还没有厌倦任何事情。他们不害怕把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放在一起。他们欣赏机智、幽默,甚至怪诞。”

红桃皇后和虎克船长,与其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恐惧,倒不如说是带来了怪诞。他们的野蛮残暴,大约相当于突破规则,令孩子兴奋不已。也正是有了这些成年人难以理解的角色,童话才有了与真实童年相契合的地方。

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迷恋这样的故事,沉迷于幻想的世界。在那里,他们认真扮演公主或战士,认真打败邪恶势力,在玩乐中学习规则,在游戏中摸索边界。也许他们会跟小伙伴爆发冲突,但这也没什么打紧,就像两个小小的王国正在跑马圈地,边境摩擦在所难免。

真正重要的是,孩子们正在一片蛮荒世界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就连摩擦和冲突都是宝贵的经验。

所以,别再担心了,毕竟故事里还有善良的爱丽丝和勇敢的彼得潘呢!在故事和幻想的世界里,我们要做的就只有旁观,以及默许他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称王。

成年人忙忙碌碌,

孩子的时间却有惊人的密度 

之前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孩子看起来无所事事的样子,但他的时间仿佛永远填不满?上完了幼儿园,上完了兴趣班,他可以像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缠着你讲故事、做游戏,再问上100个“为什么”。

以前我只是用“精力旺盛”去解释,开玩笑说孩子是国产手机,“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

这本书的序言就叫《置身时间之外》:“也许孩子看待时间的方式,跟大人真的很不一样。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它哪儿也不去。所以,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

回想一下,确实如此。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孩子总是能注意到,春天的花园是如何的繁花似锦,夏天的草木是如何的野蛮疯长。我们每一次出门去新的地方,都会给孩子留下闪闪发亮的记忆,甚至过了很久很久,他依然能说出沙滩的色彩、贝壳的形状、海螺的声音……

孩子有其度过时间的方式,他们不太擅长回忆,更不懂什么时间管理、未来规划,他们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

所以,当我们想用成年人的那一套(比如上课、旅游)来填满孩子的时间,总显得杯水车薪。我最惨痛的教训,就是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飞到另一个国家参观某处世界文化遗产,结果他却只蹲在门口玩石子。在我恩威并施的命令下,他勉强进门参观了一圈,出了门继续玩石子……

要是早知道,他会在世界文化遗产面前跟在小区里一样玩石子,我倒情愿换种方式填满他的时间。比如:教会他一项全新的技能,哪怕只是包一只歪歪扭扭的饺子;带他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吃一种全新的食物,我相信去网红亲子餐厅吃个网红脏脏包,就足够他跟小伙伴炫耀一整天了;当然,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就更赞了……

家长安排的活动,是远在另一个国家还是近在出门左转,是接地气还是高大上,对孩子来说都无所谓。他们在意的是“单位时间”的密度,是否有全新的体验,是否有小伙伴的参与。只有按照孩子的方式去度过时间,才能让他感到内心充盈。

成长,

不是一个逐渐获得的过程

作者对童年的描绘非常美妙,也很有启发性,但是一提起成年,就似乎很悲观。

她说:“以前,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从某些角度看去,的确如此:童年是妙趣横生的,而成年是单调乏味的;童年是闪亮的,而成年是暗淡的。不过合上书,扪心自问,我对这种略带忧伤的情愫不太认同。这本书帮助我们重新唤醒了“童年”,但是,并没有帮助我们重新定义“成年”。

生理上的“成年”很好理解,心理上的“成年”却来之不易。脱离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还没多久,就成了另外一个小生命的“原生家庭”,感觉就像才刚刚学会独立,就得为另一个人负责了。

我们重新思考责任的意义,重新建立自己的人格,拼尽全力去追求有尊严的生活,(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但只有自己知道,心中藏着的一点理想主义,是如何抵御着商业文明的考验和流行文化的侵蚀。正应了《蝙蝠侠》里老管家说的那句台词:“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也正是因为得之不易,成年才更有智慧,也更有力量。对于真正的成年人来说,诸多的可能性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在某一领域的精耕细作,获取专业上的认可,才有更大的价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必须落地,只有找到依托,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作者说:“或许,孩子比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因为他们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仔细想想,对成年人来说,这不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吗?所以我给这本书打四颗星,它把童年和成年的区别讲了个透彻明白,它差的那一颗星,是没能把童年和成年链接起来。

因为作为家长,我最关心的就是:童年的教育如何成为成年后的品格?待到孩子成年后,如何能在饱经风雨时,依然赤子之心不灭?

答案或许是多读童书。

《小王子》的纯真明亮,莫里斯·桑达克的“黑暗”和负面情绪,罗尔德·达尔的奇思妙想,J.K.罗琳的魔法世界……让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有呼应,孩子的幻想,也能得到启发和放大。虽然故事是编的,但故事中的冲突、困惑、疑虑是真的,孩子得到的情绪体验是真的。从这个角度上讲,童书是他们融入真实世界的通道,可以帮他们更顺畅地从“母星”降落到地球。

或许是多运动。

无论是足球篮球棒球,都是既要勇往直前又要遵守规则,既追求自我突破又讲究团队协作。千万别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刷题刷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要让孩子像重视自己的头脑一样去重视自己的身体,通过运动,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

或许,父母应该努力成为更好的人吧。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不论好的坏的,孩子会全盘模仿父母的言行。网络上流传的“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也是这个道理。

父母总是全身心地爱着孩子,想把最好的东西双手奉上。只不过,父母们对于“什么才是最好的东西”有截然不同的理解。

有些父母认为,技多不压身,多种多样的兴趣班是最好的,于是孩子的周末被塞得满满当当,从小就分秒必争;有些父母认为,高质量的教育才是最好的,于是买学区房,把孩子送入昂贵的早教班;而有些父母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不怕麻烦地带娃出行,一个暑假花费数万送孩子去跨国夏令营……

以上种种,我不认同,但也不批判,毕竟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时代里,保持淡定是一件很难的事。

只是不论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是一种跟成年人截然不同的生物,童年也是一段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孩子专注地学习、游戏,恣意地想象、成长。他需要的东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父母的守护、理解和关爱。

-END-

薄旭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经当过6年的童书编辑。现在是个全职照顾宝宝的二胎妈。喜欢阅读,喜欢探索关于养育宝宝的一切。

 

 


菁kids 2018 3月刊 《走近家委会》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教育是精耕细作

|封面故事|

包玉刚实验学校PTA:家校协力,只为孩子更好成长

德威之友:家长互助,创建多元文化社区

协和尚音双语学校家委会:尚享生活,因为有你

从羊肠小道到通衢广陌——访浦东外国语学校初一七班家委会

西华PCV:让家长们在多元社区建立新友谊

海外家委会故事:履历与背景皆浮云,时间和热情才是真

|父母社区|

仅凭一己之力,何以护得孩子周全?

不能被家长控制和选择的下一代

记考勤的教堂演讲

用旅行见证人生,走过人生

|父母笔记|

事归事,情归情:粘人事儿多的“高需求宝宝”蜕变记

|超·爱美食|

爱上早餐吐司

|话题|

YFU金牌接待家庭:把世界变成家

|父子说|

转校生奋斗史

|在读|

唤醒心中沉睡的小孩

|看世界|

轻松开心萌萌哒——“童心”版本的澳洲漫游


本文原载菁 kids 3月刊《走近家委会》,印刷版于2018年3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