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中文应该怎么教?

他们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文 | 张雅舒  图 | UWC提供


很多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的华人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会失去中文根基,进而失去可以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文化根基。从菁kids接触到的大量案例来看,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国际学校的中文应该怎么教?在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下称“常熟UWC”)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学校华语教育研讨会暨工作坊上,三百余名老师、学者、作家通过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分享了国际学校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将教学理念,尤其是国际学校多采用的IB课程,更好地付诸实践。

从学生出发,让课堂变得更有意思

IB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并通过演讲或写作等形式整合传达信息。这意味着IB中文课和传统语文课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有较大的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吴勇毅院长说:“IB就是把大学的东西降到中学来做了。”这对虽然有足够知识储备,但不重视创新能力发展的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

出席大会的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荣誉院士Jane Orton教授也提出,如今关于中文教学的研究虽然不少,但大都仍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老师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教学方法,了解怎么教学生们才更容易接受。

资深IB中文教师、常熟UWC主管中国文化项目的副校长李萍老师说,来自传统学校的老师们大都学养深厚,却不知道如何让课堂变得更有意思,而学生通常都“习惯埋头苦干,不擅长集思广益”,自主性、口头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她看来,老师要敢于走下讲台,听学生去讲。

在多元文化中坚守中文特色

中文教学如何与国际课程兼容?IBO前副总裁Ian Hill以IB中文课程为例,分析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例如,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与合作,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与竞争。这些不同都可能造成IB教学模式和中国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

但与此同时,Hill博士也指出,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方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很多IB教学理念和儒家学说中提倡的育人之道不谋而合:不带偏见,思想开明,便也符合了中庸之道;一位“矜而不争”的学者必定要懂得沟通和倾听;“勇者不惧”,于是才能大胆冒险和创新。

Hill博士说,文化差别固然存在,尤其在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理解上,但好的教育都是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强调合作。无论是IB还是儒家之道,它们不过是提供一个教学框架,以各自的方式引导人的教育成长。

大会的另一位发言人,作家金宇澄先生则强调了传统文学及语言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外文学的本质是不同的,中文里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人,而西方文学却习惯用大量的描写和拼贴。中文话语系统在五四时期被“一刀砍断”,用西方的语言风格来取而代之,直接导致如今新的中文作品里有大量翻译腔,却鲜有中文原生的特色。

擅于在文学创作中保留大量沪语表达方式的金宇澄先生,还特别强调了方言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普通话是人造的语言,而方言是一条河流,它自然生成,会因时因地而变化。方言承载了我们和一个地方的联系,其中蕴含着的独特的生命力。

金先生所提倡的保留地方语言特色与IB课程中对个性的张扬不谋而合。对于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而言,既要在文字表达上找到自己的样式,也应该在日益多元的文化环境里坚持自己的位置。某种程度上,越乡土越国际,因为它们都跨越了社会强加的地域限制,回到人和人、人和地方最本真的联系

这也暗合了本次大会的主题——“超越文化多样性:多元模态的教与学”。会议创始人、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所长钟镇城表示:大会创办的初衷是对话与传承,他希望这样的交流能在中学教学和大学学术研究中起到桥梁作用。

正如Hill博士所言,不管我们给教育套上什么款式的外衣,好的教育的本质都是对于生命的关注。同样,在语言教学中,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手段,重要的都是将作为文化和思想载体的语言,以及渗透在语言每一个细微处的生命力,往下传承,与人分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