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hopping mall长大的一代

很快女儿就发现了商场比小区和公园都好玩。

文|李梓新 图 | Parrueng

本文授权转载自故事星球杂志(ID: uStoryland)


车进南丰城南区停车场,转两个弯,到闸机处按钮取卡,然后在一个拐弯处左转,千万不要往更深处去,只有这一排的停车位最靠近电梯,而且这个路口很容易被初来者忽略,所以经常有车位。

停好车,卡要带上,商场一楼可以用积分或者消费小票换停车。换完可以直接电梯下楼。在2016-2017年大部分时间,我熟习于这样的流程,儿子在附近的足球场上课,踢完之后在商场B1吃一碗面,就要接着赶赴围棋课。

我自己的工作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在等候的过程,打开电脑,无论是星巴克、桃园眷村还是麦当劳,只要有网络,我就在文字之间跳跃,很多写作都是在这种被切割成一两个小时碎片的时间网格里完成的,它甚至能比拥有一整个下午的闲暇时光更高效。

这些兴趣班,都不是我为他选择的,都是他自己喜欢并坚持的,直到有一天,足球课的时间终于和围棋课冲突了。他选择了围棋课。

当我以为这段周末shopping mall日子可以结束的时候,我家的小女儿又迅速地接班了。特别在这个漫漫的阴沉冬日,在上海,能有什么地方进行常规的育儿活动呢?

很多人会说,小区啊公园啊,但是一来冷得只能缩脖子,二来转来转去很容易就腻了。小孩子白天和老人、阿姨一起呆久了,晚上很想让爸爸妈妈陪他们玩一些别的。有好几次,想不出去哪,就踩了踩油门带她去了商场。

很快女儿就发现了商场比小区和公园都好玩。出门上车,车子直接开到商场地下停车库,全程都几乎可以不用穿羽绒服或者厚外套。商场里好看的好玩的一大堆,各种打造亲子主题的商家开足马力想赚你银子。遛娃变得没有那么无聊,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

最近半年,上海的shopping mall像开疯了一样,几乎每周都有一两家新的开业。在我家方圆半小时车程以内,我可以到十几个商场去体验他们在严酷竞争中日益变出的新花样。我带女儿去过太古汇堪比外滩人头涌涌的星巴克工厂店,结果发现还是在戴森玩玩网红电吹风更好玩些。去过众多网红亲子餐厅,但却还没感到哪家性价比高。

对于一个对年轻人群和生活方式有兴趣研究的父亲,我也刚好借带孩子的机会考察这些新商场。只是要留神一些新商场其实空气质量不达标,或者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比如前段时间去了“时光里”看一个朋友新开的果汁店,发现商场虽然开业了,但还是半个工地。大家都在赶中国速度,想在圣诞新年之前多赚一些钞票。

我家女儿也很开心,每次逛商场都能有所斩获,至少也要到底层超市买上一袋零食再走。我担心她对世界的理解就建立在这些物质的花花世界上。

小的时候,我们也逛百货大楼,但是百货大楼很多时候就是看看,它很难提供餐饮、玩乐、学习,或者其他的生活方式。现在,如果不想思考什么,在商场里几乎可以把一辈子想做的事都做完。

在生活方式方面而言,我觉得和世界很多大城市相比,上海还是一个非常苍白的城市。没有沙滩,没有山,没有湖,没有大片的草地,世纪公园还要收费。也几乎没有既附带一些设施,但人工感不会那么强的小树林或者小草地。上周带了孩子去泡个汤,被里面的下饺子现场震撼,又被游戏机吵得头疼。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适合亲子的博物馆。

这些需求,其实都需要有城市主政者和民间营造者的努力和支持,不全以商业化为建设的导向。

在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暂时把头埋在商业化里面,在一个又一个shopping mall里面发现一些还算适合亲子,有进步有亮点的元素,陪伴我们的孩子长大。


李梓新
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曾任《外滩画报》主笔,采访过多国大选和名人政要。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家有两孩,最近致力于中产育儿现象研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