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充盈的人格,从幼年家庭教育开始 | 读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How to Build A Well-Rounded Personality?

近来读完了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1932年初版的著作《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英文名叫作“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英文书名比较形而上,中文译名比较实用地强调问题与解决。

文、图 | 师偃


书里讲,人生的问题可以归总为三类:职业、社交以及两性,这三大领域任何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个体充分发展社会化感受(所谓社会化感受,即人在社会中的感受,人自发感觉有社交需要,有与人接触、与人交流沟通分享的需要,人也通过社交来感知他人的独立存在,通过社交来塑造自己、约束自己),充分具备合作能力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述——生命意味着与人合作,按照常理、运用常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以逃避问题或者寻求心理补偿的方式获取优越感),关心身边人,成为人类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为人类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不同,他不以分裂的视角看待人格,也不以生物学定向、决定论、本能论的“本我”视角看待人格,而是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社会文化在人格的养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天生都追求“优越感”,即自我感觉比别人优秀、出人头地的感觉,人们幼年的生活经验直接决定了其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四五岁时,孩子已经从其“长期”的“生活方式”中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优越感目标”。既没有被忽视、也没有被宠坏的孩子,他们勇于发展自己的能力,乐于发展自己的社会化感受,也乐于与人合作。他们会按照常理、运用常识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儿童没有充盈的人格,不能充分发展他的社会化感受,不能学会寻求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形成自卑情结,即对现实困境持续的无能为力感。为了克服这种让人痛苦的感受,转而让自己感觉还不错,他们不去努力想办法解决现实问题,却会以错误的方式寻求心理防御,比如将自我对外界的敌意投射为外界对自我的敌意,表现焦虑、示弱、甚至患上各种神经症以换取同情,抑郁-逃避,补偿性的自恋,在金钱、性和情感上强迫性的匮乏-抓取、索求无度,等等。

阿德勒认为,这些错误认知自童年起就已形成,如果没有重大事件让人们自我纠偏,或者没有人专门去改变人们的偏见,人们就会用已经形成的认知来解释他们的经验,从而进入偏见与经验的循环论证中。

因此,幼年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尤其重要。我认为,作为父母,在带孩子上应该做好三点:

1、自我成长,让自己成为人格充盈、心理健康的人,爱自己,并且推己及人、满而自溢地爱他人,自然生发给予和奉献的能力;

2、充分满足孩子归属感的要求,让孩子享受父母无条件的爱,人格充盈的父母能够无条件地接纳一个生命的诞生和他全部的自由成长,为这整个过程提供土壤般的力量,承载他、蓄养他、供给他,让他的根系扎满他的生活,并且衷心地盼望他长成离地足够远的参天大树。

3、允许孩子自由探究、自主承担,引导孩子养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将孩子的内在潜能牵引出来,树立他自己的能力与信心,同时引导他尊重他人的自由、尊重常识,发展他的社会化感受,发展他受人欢迎、与人合作的能力。

 

人生的意义,说到底就是自我成长,长成之后与人合作,为人类社会的良好运行与发展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人自发地爱别人,必须从自己不缺爱才能开始。这个“由己及人”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人格发展所需经历的各个阶段也不可跨越。

很多心理学家都讲过能够反映这一事实的话,比如说“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决定了与他人亲密程度的上限”、“幼年时被母亲充分爱过的孩子,才具备爱他人的能力”。

以这个心智发展规律的视角来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我们带孩子中的许多问题,就是源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匮乏与冲突。

刚做父母时,我们自己可能还没被爱够、索取够、疯玩够,一方面不具备给予的能力,另一方面却总向自己强调给予的责任,于是孩子需要无条件满足的依恋需求被视为麻烦;我们自己探求世界的冒险精神、兴趣盎然的创造性劳动未曾被鼓励,当年父母那几句“别动、别吵、远离危险、别惹麻烦”却成了我们内心的声音,若不经反思,也会这样来要求孩子;自己的情绪未曾被接纳,从小被训诫不许哭,到自己孩子这里,也可能听不得他哭喊,或许我们不会动手,但孩子哭闹时我们表达愤怒和拒斥的肢体语言,怒吼、数落、揶揄、幸灾乐祸的语气,统统都在告诉孩子我们不接受你哭;我们很少得到陪伴、我们的游戏经常被大人禁止,“别说脏话、别学坏样子”,所以我们习惯于跟人少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凡是涉及到给予的,似乎都特别耗费精力……

看到问题、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课题。为了处理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必须尽情让自己的本我发挥出来。不要让左右为难的思维阻碍了纵情的行动,我们需要一种“被讨厌的勇气”,去获得“做自己”的抚慰,只有我们自己有了做自己的切实感受,我们才能真正与自己家孩子共情,理解他们“要自由”、“要自主”的要求。

 

父母彼此间的合作是孩子发展社会化感受、学习合作能力的最初榜样。阿德勒在书中详细阐明了家庭中母亲和父亲的角色。

生养幼儿是母亲最重大的创造,从虚空中创造生命,这种成就堪比上帝。母亲通常不需要在对孩子的爱上多下功夫,但也正因为其爱孩子的强大本能,母亲面临着两个挑战:一个是如何做到不过度宠溺孩子,一个是如何处理与孩子的界限,不覆盖孩子,适时应机地让孩子发展出自己的能力,并且得体地从孩子的独立生活中退出,将对孩子的关爱转移到丈夫、其他家庭成员身上,进而又扩展到社会中。此外,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也是现代社会中母亲面临的挑战:被此种思想影响的母亲更容易厌弃做母亲的工作,心生埋怨,自我评价低,这都会对孩子的状态造成影响。

父亲,首要挑战是为孩子树立榜样,以合作而非权威的态度介入家庭关系。父亲首先要爱母亲,只有夫妻双方都认为共同利益高于各自利益,才会有真正的合作,而不能彼此合作的父母,是无法养育出具备合作能力的孩子的。父亲通常能向孩子展示如何按照常理、运用常识,通过勇敢、坚决、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与人合作来解决现实问题。惩罚,尤其是体罚,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如何在充满友爱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父亲面临的另一挑战。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对爱的母性和父性做过分析:母爱是无条件的,“你怎样我都爱你”,但却是命定的,有就全有,没有就全没有;父爱是有条件的,“你照我教你的做,我才爱你”,但父爱却是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到的。就是说,孩子感受到的爱,是对其“根和翅膀”两种需求的满足,一方面是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福荫;另一方面也是对其独立身份的尊重、对其能力发展的要求。

在9岁以前,孩子都是注重感受、情绪化的,他们认为,爸爸妈妈听懂了我的快乐、激动、难过、生气、沮丧、悲伤,并允许我的情绪自然流动,允许我纵情,就是爱我。但父母往往认为,我给你东西、帮你解决问题,才是爱你。幼年的亲子冲突,通常是因为父母不理解孩子这种需求,而总是喜欢以规训者的姿态越界给孩子建议、评价孩子的作为,同时又不允许孩子哭闹造成的。

孩子的社会化感受、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是从充盈人格的基础上生发的。也就是说,孩子必须先有自我,才有他人,孩子自己必须独立自由,才能感同身受他人的独立自由。父母应该谨守界限,既要允许孩子自由选择,也要放心让孩子自主承担后果,孩子碰到挫折时,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不要越界替孩子解决问题。

第一个要点,观察、少干涉。

蒙台梭利说过:“教员是被动的观察者,而不是主动并施加影响力的观察者。他的被动性带着一种好奇心,而且必须尊重他所观察到的一切。教员必须理解和遵守观察者的立场:灵活性就体现在现象中。”这里的教员,也可以换成父母。

“有一天,一群孩子围着一盆水,水里浮着一些玩具。有一个2岁半的小男孩独自待在圈外。他走近那些孩子们,想挤进去,但是身体不够强壮,挤不进去。他看到一张小椅子,打算把它放在孩子的后面,然后爬到椅子上。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流露着希望。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教员抱起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到了那盆水,并且还说:‘来,可怜的孩子,你也可以看到。’”

毫无疑问,小男孩看到了浮在水里的玩具,但他却不能享受到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所得到的快乐。看到水盆中的玩具并不算什么,而他先前为此所作的努力将开发他的内心智慧。在这个例子中,教员的行为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教育。

蒙台梭利施行新教育的年代,儿童心理学尚未建立,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她必须以自由行动的孩子为观察对象,为确保孩子的自由呈现,她要求教员尽量少地干涉孩子。恰巧是这种“少干涉的观察”的态度,发现了孩子自身成长的秘密。现在儿童敏感期和心智发展规律已经成为育儿必须了解的内容,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了解。对儿童的心智发展规律了解得越确切,父母的焦虑就越少,也就越能做到“少干涉”。

第二个要点,克制越界帮孩子做事的冲动,孩子的独立性就是从很小很小的事情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但这些小小的机会经常被大人剥夺。

孩子筷子掉了,大人顺手就帮他捡起来;要出门,哪怕不赶时间,把孩子拉过来,给他从头到尾穿戴整齐;顺手就给孩子夹菜、顺手就给他把汤吹凉;玩具在高处,大人顺手就把玩具递到他手里……这都是越界。

大人之所以越界帮孩子做事那么顺手,也是因为没有时间跟孩子耗,很可以理解。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的危害在于孩子会形成错误的认知——这些都不是我的事,是别人的事。孩子能力得不到锻炼,久之就会形成面对真实生活的无能为力感。无能会产生愤怒、敌意、焦虑,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由此导致的。

允许孩子做不好、允许孩子试错,给耐心让他们慢慢来,接纳他们在学习自己做的过程中的负面情绪,但是和善坚定地要求他自己的事情就是应该自己完成。当孩子克服万难完成时,他的欣喜之情非常感染人。

如果过程中孩子的负面情绪很盛,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帮忙。比如孩子学穿衣服,套头衫脱不好也穿不好,父母就可以跟着在旁边演,演得比他更费劲,当他最终比父母更快一丁点穿好时,他会特别开心。

第三个要点,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承担他言行的自然后果。如果只是让孩子随心所欲地选择,却不让他承担相应的后果,那就是惯孩子了。

比如筷子掉在地上,如果你不捡起来,那你就没有筷子用;你把碗打碎了,那就需要用零花钱买一个碗补上;你跟我说话大喊大叫发脾气,那我要严肃地向你指出来,你如果还这样,我就不想理你。

这一条常常可以应用在孩子与小伙伴冲突时。父母不要轻易干涉孩子的自由社交,除非小伙伴中的一方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或是多对一,形成围攻的局面,再介入。因为两种局面中弱势的一方已经不可能依靠他自己来解决问题。

孩子一般的社交受挫,父母可以抱他、抚摸他、陪着他,少说话,但是用眼神和动作充分表达对他的接纳和爱意,并不用给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只是接住他的情绪,他需要的,也仅仅是如此而已。当他的情绪释放之后,自己就能够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而通常,孩子想到的办法比大人更有创造力,他们自己执行起来也会很坚定。如果孩子确实需要我们的意见,在他提出要求之后,我们再给他建议。

不要在孩子的社交中去套用我们的社交模式。尽管我们大人喜欢看到有人说对不起,有人说没关系,但孩子们社交矛盾的化解,通常并不一定需要这些。他们之间的信息和情绪流动比大人快多了,童心很浅,盛不了多少情绪,嚷嚷两声、拌两句嘴、推搡两下,他们彼此往往言语之间就已经了无芥蒂,只剩大人还在旁边焦虑。有时候他们的对不起没关系,反而是做给大人看的。又有些时候,他不愿意说对不起,并不是不愿意道歉,还真就是不愿意给大人演这一套。

第四个要点,我们都希望孩子在与大人的交流中诚实、礼貌、会感恩,但是我们的期待不应超越他们心智发展的规律。

关于撒谎的问题,阿德勒说,孩子只有觉得诚实会给他带来危险时,他才会撒谎;而且呢,孩子越小,越没有撒谎这种概念,他有时会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做出撒谎的行为,但他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是出于邪恶而有意为之,如果淡化处理,他自己也不会过多地强调撒谎的概念。

孩子们自发的礼貌行为是从大人的社交礼仪中模仿来的,而且其自发的礼貌行为是从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开始,慢慢向外扩散的。父母一方面应该给孩子身教示范,同时又不要逼促孩子讲礼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践行礼貌了。

在所有的礼貌用语中,“谢谢”应该是我们最先教会孩子说,孩子也最愿意说的,因为这是孩子接受馈赠、接受帮助之后的自然反应。当孩子开始理解帮助这回事,父母就可以要求孩子说谢谢,父母也可以经常请孩子帮忙做事,然后跟他说谢谢。说谢谢,首先代表他理解他人的存在,然后代表他理解,人们需要通过协作解决问题,习惯于说谢谢,能让自己更受欢迎。


师偃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专业,因为不喜欢大城市的氛围,也一直有出去浪的梦想,在北京做了两年杂志记者后,和媳妇儿先到丽江生活,做过酒吧歌手,2012年至今住在大理,2013年女儿弯弯出生,变身专业奶爸。目前很享受在家中应用和实践一系列育儿理念,并开了公众号“师偃茶事”(ID: shiyanchashi)记录心得。

 

 

菁kids 201712/201801合刊 《国际学校的中国元素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是什么让你的孩子与众不同?

|封面故事|

上海协和双语高级中学:期待一场中西文化的化学反应

世界联合学院(中国·常熟):这里最国际,却也最中国

包玉刚实验学校:什么是适合中国学生的国际教育?

|专栏|

今天,中国孩子身上的中国元素有多少?

雕像的作用

我所见过的传统文人

在旅行中偶遇中国元素

|话题|

亲子整理:从洒扫庭除到理清头绪

|在读|

建造充盈的人格,从幼年家庭教育开始

|看世界|

越南芽庄的碧海蓝天亲子游

|父子说|

意大利营地的中国父子

|超·爱美食|

金针菇教我的那些事

|创业父母|

零经验全职妈妈与她们的网红亲子餐厅

|神奇职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我每天都玩解谜游戏!


本文原载菁 kids 12月/1月合刊《国际学校的中国元素》,印刷版于2017年12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