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美食主义:不时不食

My Family Dining Philosophy: Eat When It's in Time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每一个节气,都包含着中国人质朴的自然观;每一个节气,都蕴藏着这个古老民族通透的生命智慧;每一个节气,都默默提醒着我们与万物平衡相处的安身立命之道。

采/文:禾子  编:曹新星  图:Dave’s Studio

十月初的秋雨毫无春雨的温润、夏雨的清凉,倒是带着一股凛凛的肃杀之气。我撑着一把伞,在瑟瑟的秋风中来到顺义区罗马湖畔——女主人黄鹂的家中。“今天真的好冷啊!”天气的骤变成了绕不过去的开场白。“是啊,前两天已经是‘寒露’了。”黄鹂一边斟茶,一边应道。

寒露?!不看万年历、不关心24节气的我,突然感觉进入了采访的“盲区”。满脑子搜索关于寒露的信息,好像是天气转凉的节点,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所谓“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正在这时,黄鹂递上了一杯茶:“喝点热茶吧,这是我们老家浙江刚上市的金桂。每年只有9月尾、10月初才有。”金灿灿的茶汤,伴着沁人的香气,一股深秋的味道从头暖到脚。和金桂相佐的,是黄鹂亲手烘焙的甜品马卡龙,色彩缤纷的马卡龙特别能调动味蕾的兴奋度,一入口就很特别——酥软却不甜腻。

“为什么您做的马卡龙甜度刚刚好呢?”因为市面上大部分的马卡龙口感偏甜,所以我一直不是很钟意这款高颜值的甜品。“我的儿子子约才5岁,出于健康的考虑,我对食材的挑选很严格。比如这个马卡龙,我不放任何添加剂。高糖对身体不好,我就选择了低糖。但是低糖,又没有泡打粉,还要保证它发起来就特别难。之前我做了很多次实验都失败了,最后才琢磨出最佳的食材配比和烘焙时间。”

黄鹂继续讲述着甜品背后的秘密:“这些马卡龙的颜色都不是添加人工色素弄出来的,譬如粉色马卡龙用了苋菜汁,绿色马卡龙用了菠菜汁,这个黄色马卡龙最费功夫。”我以为是用橙汁上色,其实是柠檬皮。因为柠檬皮有发涩的口感,所以先要用盐去涩,再用剥皮器剥皮。应季的花茶搭配无添加的甜品,这样的日常让人感到格外舒心。

不时,不食?

“看得出您对美食非常用心,您对家人的饮食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黄鹂笑道:“就四个字——不时不食。”“不时不食” 出自《论语·乡党第十》中“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情而锡。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讲的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民俗传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大自然什么时候给,我们就什么时候吃。“我家的菜都在有机农场买,下市的蔬菜水果想买也买不到。不像在超市里,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想吃的食物。”

的确,无论什么食物,只有到了它的时令才生长得最为饱满最有营养,虽然通过一些栽培技术,在别的季节也能吃到,但是只具其形而无其神。“如果孩子特别想吃某个食物,但是已经过季了怎么办?”我有些好奇孩子是否能接受“不时不食”这条美食祖训。

“前几天子约就特别想喝牛尾西红柿汤,但是西红柿到秋天基本下市了,所以我就跟他解释西红柿是夏天的食物,秋天没有就不能吃了。“可他终究是个孩子,道理或许能明白,情感上接受不了吧?”“其实孩子虽然小,但他能悟出很多。我记得子约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回姥姥家特别想吃甘蔗,但当时是夏天。他就自己跟自己说,夏天不能吃甘蔗,只能吃西瓜。我有点吃惊,问他为什么夏天不可以吃甘蔗。他就回答:“‘不时不食’啊,你都忘了?一个是时间的时,一个是食物的食,就是不到时候不能吃。”

小小年纪,还正是贪恋好吃的东西的时候,能说出这番话着实让人意外。“不过,我们也会做些食物的储备,比如,在西红柿下市前多买些回家熬西红柿酱,分成一份一份冷冻起来,可以用来做番茄意面,番茄炒蛋等等。这样一来,即便在秋冬,全家人也可以尝到西红柿的味道。不过,大部分菜还是要等待时令的。这样也好,会让孩子对自然产生敬畏,对食物有所期待。”

四季轮回的节气美食

细细想来,现在的我们对食物还有期待吗?反季节的蔬菜瓜果占领着各大卖场,早就模糊了时令的概念。我们总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或许正是因为那时候我们“不时不食”,总是祈盼着某个时节的特定的味道。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里有这样两组镜头,表达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心中春的味道。镜头一:燕山余脉,本该谷雨生发的香椿,临近立夏还未发芽。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来。香椿芽长成只需要两三天,多一天便老。筷子粗细的野菜,只生长在这座大山的背阴处。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爱它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裹上鸡蛋面粉糊,油炸,叫香椿鱼。一个星期,两茬香椿,叶子还在生长,却不再适合食用。

镜头二: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分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天目山,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雷过后的第一拨笋子,当地称作“雷笋”。竹笋10天之内可以食用,10天之后就会长成竹子。雷笋保鲜时间极短,一早一晚,滋味便大打折扣,过夜再吃,已有隔世之感。于北方人,春的味道是香椿;于南方人,春的味道是春笋。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春分时节,过了这个节气,就得期待来年的春天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每一个节气,都包含着中国人质朴的自然观;每一个节气,都蕴藏着这个古老民族通透的生命智慧;每一个节气,都默默提醒着我们与万物平衡相处的安身立命之道。

我们的采访正值秋天,黄鹂的儿子子约也正在培德书院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体验着秋之美。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金秋时节,多食白色食物可以防秋燥,莲藕是当季食物,切开的莲藕又有着独特的造型,所以培德的老师选择和孩子一起用莲藕做一道美食:冰糖糯米藕。

切开莲藕的那一瞬间,孩子们感叹:“哇,莲藕里居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迷宫!”紧接着,和迷宫做游戏的朋友也出现了,“是大米”、“是米饭”、“是白米”、“是糯米”……朋友还没打招呼,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认识它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糯米。”就这样,大家认识了。原来糯米喜欢玩迷宫的游戏,不过需要孩子们帮忙指路——用一双筷子把它带到每个迷宫里!最后,把一段段装满糯米的莲藕放入锅中,再放些孩子们最爱的红糖。一个美美的午觉之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冰糖糯米藕啦。

美食不单单可以感受节气之美,还能表达感恩之心。有一年大雪节气,黄鹂别出心裁地制作了“豆腐蛋挞”带到子约教室,和孩子一起感谢培德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教诲。说起豆腐谢师还真有典故:刘邦的孙子刘安,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他最杰出的贡献是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此书是对汉初数十年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的科学总结。刘安门下食客数千人,也是中国豆腐创始人。后人为纪念此发明,逢大雪节气用豆腐谢师。洁白如玉的豆腐镶嵌在香甜酥脆的蛋挞皮中,入口即化,情意满满。

北方面与南方糕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围坐一桌,共享团年饭。子约的爸爸是北京人,春节一定会露一手的当然是饺子。说起做面食,这可是子约最爱的“手工”,他最喜欢和爸爸一起做芝麻酱糖饼。他会用电子秤秤出合适重量的面粉,然后请爸爸用温水和面粉变出大面团。一人一个案板、一人一根擀面杖,压薄饼、抹芝麻酱红糖、卷成蜗牛状……香喷喷的芝麻酱糖饼出锅的那一刻,也是父与子最有成就感的瞬间。

当然,春节的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还是妈妈的手艺——酒糟黄鱼、杭椒牛柳、八宝酱丁、梅菜扣肉、灰树花土鸡……这些菜都会交替搭配,只有一道菜是黄鹂一定会在除夕夜亲手烹饪的——蟹黄炒年糕。

每年9至11月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除了尝鲜,黄鹂总是把一些螃蟹蒸熟后拆件,蟹黄、蟹膏、蟹肉用筷子便可以轻松挑好,然后装袋冷冻保存。从浙江老家快递过来的年糕都是真空包装好的。年糕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想吃的时候,只消几分钟的功夫,蟹黄炒年糕就惊艳出锅了。蟹黄还可以做蟹油,炒菜的时候用蟹油提鲜,真是妙不可言。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我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而,沿袭祖先的生活哲学,并以此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诚如黄鹂一家的美食主义:不时不食。

蟹黄炒年糕

食材
• 年糕、生姜
• 螃蟹(蟹黄、蟹膏、蟹肉)
• 食用油、糖、盐、水

烹饪过程
• 将螃蟹入水,大火蒸15分钟;


• 将煮好的螃蟹拿出锅,用筷子或蟹八件挑出蟹黄、蟹膏、蟹肉;


• 年糕切块,在开水中焯一下,拿出来晾着备用;


• 热锅放油、生姜末,放入蟹黄、蟹膏、蟹肉,炒至油变金色;


• 在锅中放入年糕,加小半碗水,放糖 、盐,烧3-5分钟收汁出锅。


黄鹂(Renee)曾经营两家杭帮菜餐厅,现为全职妈妈。先生陈江是Caleb设计师,儿子子约(Joshua)今年5岁,现就读于培德书院幼儿园。

 


菁kids 12月刊《节日美食大不同》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我家的节日故事

|封面故事|

世界各地是怎么过节的?

我家的美食主义:不时不食

月亮照耀着所有的人呐:肯尼亚的圣诞美食

巴西的圣诞节和白色沙滩新年派对

德国圣诞节:温暖的老灵魂

枫叶国和霓虹国的幸福生活

澳大利亚的仲夏圣诞节

|热门话题|

中华美食的仪式感

中西合璧家庭里的煮饭经

学校节日面面观

全球古怪食物盛宴

|专栏|

陶太专栏:食物的恩情

竞波专栏:美食也是教育

|全家出动|

亲子滑雪行之意国历险记


本文原载菁kids 12月刊《节日美食大不同》,印刷版于2017年12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