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如何面对陌生环境?美国高中的华人校长谈留学|菁访谈

出国留学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这并不代表,留学的生活已经变得简单。留学生们面对的难题不仅是陌生的语言环境,更多的还有自信心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张洁成长于国内,在80年代出国成为“大留学生”,后来成为美国学校里的华人校长,她有不少经验与我们分享。本期,菁kids邀请到她,来讲讲自己如何面对留学时期的困难, 以及如何帮助小留学生提前做好功课。

文 | 严柳晴  图 | Ivy Barn


张洁讲起话来,气氛总是热腾腾的。她很少讲宏阔高远的理念,喜欢说故事——母亲的故事,孩子们的故事。她经常说,自己生在6月1日,“天生就是一个大小孩”。这个“大小孩”也曾是一名留学生。只是与如今年少时期就负笈远行的留学生们不同,她是成年后才赴美留学,“老大不小了”才从头开始适应美国社会。张洁曾在录取率只有3%的公立名校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当校长,去年又受聘特朗普的母校——纽约军校(New York Military Academy)。亲身经历东西方文化差异,又先后任职于这两所有相当比例亚裔学生的学校,关于教育,关于留学,张洁有不少经验与我们分享。

宝贵的好奇心

在史岱文森高中的建校历史上,张洁是第一任华人校长。别人往往误以为,这样一位华人校长,大概生在西方,或是从小喝洋墨水长大。其实不然,张洁的小学、初中、高中时代,都在“文革”的喧腾中度过。如今的孩子们上双语学校、学批判性思维、刷SAT成绩的年纪,她还在背红宝书和毛主席语录。幸好有父母的家庭教育,使她收获一笔精神财富。张洁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困顿时期仍心存乐观,即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仍尽力不使孩子耽误学业。恢复高考后,张洁兄妹三人先后考上了大学。张洁也是在1978年考上同济大学后,学业生涯才算走上正轨。

张洁平时与人开玩笑:“我们那个年代,没读多少书。”许多年之后再回忆,虽说“没读多少书”,实际上父母还是在兄妹三人的学业倾注了大把心血。去年,张洁的母亲去世,兄妹三人在回国的飞机上,回忆父母往事,深感自己幸运。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都在润物无声中。张洁的母亲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教了一辈子书。母亲有许多忘年交,总能和小朋友聊到一起。日后,张洁也为人师,为人母,和母亲一样,她有许多小朋友、小小朋友。

幼年时,身在一个乐观、向善的家庭里,她从小就有好奇心,喜欢拉手风琴,喜欢织毛衣,什么都乐于尝试。这样的好心态,伴随她度过日后的重重难关。小时候,同学说她是“三脚猫”——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不精通。如今她发现,自己果真是个“三脚猫”,但“三脚猫”也有用,“对生活有好奇心,会激励人去探索,而且,这样的人,幸福指数很高”。

如今,50多岁的校长,涉猎多种门类的知识,到处能寻到乐趣,到处都能交到好朋友。“不精通又有什么关系”,张洁哈哈笑道,她在家和儿女比赛DDR(注:一种类似于跳舞毯的游戏),一双儿女水平太高,双脚在空中飞舞,家有高手,张洁输得一败涂地。但她到了学校,参加了一次比赛,和一名男生同台竞技,结果还赢了比赛。输掉比赛的男孩无地自容。

把自己放到“不太舒服”的境遇里

比起同辈中国人,张洁很幸运——遭遇特殊的历史时期,却没有耽误志业。但相较于如今的留学生,张洁这代人年少时的教育资源就要匮乏得多。大学毕业之后,张洁赴美国留学,办签证的时候,“一句英文也听不懂”,都是靠翻译完成的。诸如此类的种种难题,数不胜数。比如,她在美攻读教育学研究生时,学校规定硕士生必须在中小学教书,如果不教,就会丢失奖学金资格。张洁的英文水平有限,只能一字一句背下讲义。最窘迫的是,当时她还是个穷学生,在国内拿60块一个月的工资。生活拮据,不敢在饮水机里买水喝,只因饮水机里的水,是超市价格的10倍——当时状况,真可谓“一穷二白”。

好在,身处艰难的环境,张洁却并没有感到窘迫。当时的留学生,孤身一人闯荡西方,目标很清晰——去融入它、适应它。如今,当她看到留学生们遇到融合难题时,张洁会回想自己的经历,回忆当年自己的心态:到底哪些想法,鼓励她“向前冲”?“后来我发现,人需要有一种能力:敢于把自己放在一个‘不舒服’的环境当中,”张洁说,在这个不舒服的环境中,人会出一点洋相,可能要适当地“显摆”自己。虽然“不舒服”,但可以承受,能够突破,破茧而出时,就会收获一次蜕变。这个机会,可能是一次演讲,一次演出,一次生活的挑战。这些学科之外的能力,是成长的宝贵给养。在孩子们“突破舒适圈”的过程中,师长该扮演什么角色?在这个问题上,张洁对孩子们抱有同理心:大人眼里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是一个坎。如果孩子们碰到“坎”,师长和前辈,得帮助他们跨过去。

刚到纽约军校不久,张洁碰到过一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一日,这位学生需要去学校的某个部门签年书,却心存胆怯,来求助张洁。当时的张洁,可以选择两种惯常做法:第一,亲自领这位孩子去签年书;第二种,直接对孩子说,“这么简单的事,你自己去办就是了”。不过,她想出了另一种方法:孩子需要独立做这件事,但同时,她需要一个“助推力”。最后,张洁给同事打了电话,随后对这位孩子说:“我已经告知对方老师。你放心去签年书吧。”

世界辽阔,何必困在误会中

在中国,张洁常听家长谈到“留学的烦恼”。在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张洁觉得自己是一座“桥梁”:她了解中国孩子,也熟悉西方的文化,知道孩子们可能会在哪些环节出现问题。“东西方文化、社会环境必然有差异。但我在美国三十年,没有碰到什么过不去的问题。”差异会造成误解,但当误解出现时,完全可以用相互沟通来解决。大约20年前,张洁还在皇后森林小学教书时,邻居听闻她在小学工作,无意中提了一句:中国人在小学工作,你不是做老师吧?张洁回答他,我是数学老师。对方吃了一惊:中国人也能做老师?“当然,这是几十年前,如果摆在当下,人们会贴另一张标签:中国人呀,肯定是数学老师——这也是误会。”

许多时候,如果人们了解并接受差异,它就是个“有趣的误会”,无伤大雅,如果不了解,而横生愤怒,原本微不足道的差异,就会被扣上“歧视”的大帽子。有些孩子和中国老师碰到问题,动辄给学校写信:他/她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的缘故?“我在美国三十多年,并没有遇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歧视。”张洁说,碰到差异的时候,不妨先转变思维,先想一想:是不是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作沟通,也许可以说通——世界辽阔,何必困在误会中?

 

Tips

帮助小留学生适应留美生活,家长还可以做哪些功课?

张洁给出几个tips:

1. 培养好奇心。

有一点好奇心的人,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快,还能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到哪里,幸福指数都比较高。

2. 培养“勇气”,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艰难”的事情。比如,有个小女孩,她想去买薯条,却害怕和柜台打交道。母亲要求她自己去买,她马上就说“那我不吃了。”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是训练“勇气”的好机会:家长鼓励她独立去做,也可以帮助她想办法,但不必代劳,更不能随意批评。如果这时,家长说一句: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你也不会?可能就会把勇气抹煞。

3. 培养自信心,不作无谓的比较。

中国家长深陷在紧张情绪当中。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总会忍不住把孩子做比较。家长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对儿子说,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很厉害了……”在家庭教育中,这是很不恰当的事。如果孩子在某方面有所不足,应该鼓励他,帮助他找到自己的定位。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