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公立小学有何不同?

What Make US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So Different?

美国的义务教育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K-12,即从幼儿园(相当于国内的学前班)到高中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今年8月23日,我的女儿正式步入公立小学(K-5)接受义务教育,那我就从亲身体会聊聊美国的公立小学在我眼里有哪些特色吧。

一、建校资金“取之于民”,全勤有奖

美国公立小学的经费依靠联邦政府的拨款和地方税收的支持,居民缴纳的房地产税越高,学校的资金就越宽裕,越能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和特色课程。我们每年交上万美元的房地产税,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教育上,这可以理解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因为学校在经济上受制于政府拨款,所以在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考核等方面必须遵守政府的要求并严格按照规则执行。学生上一天学,政府就按人头对学校拨一天款,因此学校对考勤非常重视,对于迟到或缺勤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会取消学籍,而坚持每天按时到校的学生,则会获得学校颁发的“全勤奖”(Attendance Award)。

二、人人有学上,特殊孩子受照顾

在美国的公立小学里,孩子上学免费,连书本、文具和校车的费用都是全免的。我们只需要为女儿准备一个空荡荡的大书包,里面有一个用于老师和我们每天交流沟通的文件夹和“点心盒”就行了。学校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午餐打折或免费的好政策,保证每个孩子有饭吃。

此外,学校倡导“教育面前人人平等”,除了必须录取所有本学区内的孩子(不论自有房还是租住房),也必须向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和合适的公立教育及服务。女儿的学校里专门开设了自闭症儿童班,一个同班同学的哥哥就在这个班级里。这位妈妈非常感激学校能提供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在专业老师的教导下,孩子进步非常快。

三、家长不仅要捐钱、捐物,还要帮学校“挣钱”

不同于国内,美国的公立小学鼓励家长捐款、捐物,并帮学校“挣钱”。开学不久,女儿就带回一张“建议家长捐款250美元”的通知单和一份班级需求品清单,上面列举了诸如铅笔、橡皮、胶棒、A4纸、餐巾纸、湿纸巾等文具和日耗品。

政府鼓励家长为学校捐款,捐款可以免征税,我的公司还有Corporate Match政策,即如果个人捐款250美元,公司也会向学校捐款250美元。家长帮学校挣钱的方式有很多种,举个例子,学校会发给每个家庭的一份列有近百家商家购物卡返点的清单(比如Amazon 2.5%、Carter’s 10%、Macy’s 10%等),家长如果在指定网站购买充值购物卡,商家就会向学校返点。又比如,学校征集“Box Top Education”包装的商品,因为超市卖的很多日用品和食品包装上都有“Box Top Education”的图案,所以我们需要剪下并一一贴在纸上交给学校,学校就可以从这些商家那里得到返点了。

四、家长自愿来当志愿者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父母来学校一般都是因孩子犯错误被老师叫来受训的,但是在这儿的校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但他们全是来做志愿者的。

刚开学,我们就收到了学校的志愿者项目清单,家长可以自愿到家委会(Home & School Club,简称HSC)帮忙。妻子报名了Scholastic书市和Vista Art艺术项目,HSC就为她安排了专业培训,并让她负责组织为期5天的Scholastic书市活动。同时,她还成为了K年级的艺术课程老师。

女儿的老师也向家长们征集班级志愿者,妻子又报名了每周二的英语、数学课,以及每周四的园艺课,在教室内、外协助老师教学。这样一来,我们不但能减轻老师负担(1:24的师生比例,老师经常忙不过来),还能多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志愿者机会确实很好,女儿也非常开心妈妈能当志愿者。

五、爱国教育和“超级明星”奖

在我小时候,每周一早晨全校师生都会齐聚操场高唱国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在女儿学校,每天8点半铃声一响,全校师生和送孩子的家长们都在操场集合,手放胸前对着国旗宣誓,聆听校长的爱国教育激情演讲,最后以全体高呼“Be Safe, Be Responsible, Be Respectful”结束,我感觉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周五,校长还会在全校师生前宣布“超级明星”(Super Star)殊荣花落谁家。开学第三周,女儿成为了K年级四个班的第一位“超级明星”。我很惊喜,她的英语水平不如母语是英语的小朋友,论学习成绩也不是最优秀的,但她乐于帮助老师和同学,有一颗为别人着想的心,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人品质方面都表现突出,综合评定后被评为了“超级明星”。

对于学校里年龄最小的K年级小朋友,老师布置的唯一的家庭作业就是每天睡前至少阅读15分钟,并逐渐延长时间,从“爸爸/妈妈给她读书”逐渐变为“她自己读书”或者“她给爸爸/妈妈读书”。每周,家长都需要填写一份阅读日志,如果达到10本书以上,老师会奖励可以在校园店铺购物的10美元SuperBuck,这对孩子们是最大的激励了。教室里还有一个图书角配合上课用,每周三是K年级图书日,孩子们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一本书回家阅读一周。

我的总体感觉是,美国的公立小学教育更像一个大家庭、大社区,参与性很强,无论校园建设、协助授课,还是课后活动,只要你愿意,每个家庭都可以加入进来,而且学校也乐于接受这种来自学生家庭各方面的协助和建议。老师的教育多是夸奖和鼓励,孩子们的自信心、独立性、积极性和乐观感建立的很好。我很开心,我的女儿从开学第一天起就爱上了“学校”,爱上了“老师”,爱上了“上学”。


程剑飞:IT通讯业打拼十余年,世界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现全家移居硅谷,工作之余,用心记录五岁小女儿的成长故事。


2017 11月刊 《我们是校园记者》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做杂志,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封面故事|

我们的时代, 写我们的故事

Inkblot, 我的创意团队

“道不同, 志相投”

文学社, 与你共成长

新时代的校园媒体

|热门话题|

改变成就未来

申请季,准毕业生们在想什么?

我眼中的电子竞技

|学无止境|

学校里的造梦工厂

奔跑吧, 斯巴达勇士!

对“我”的思考

梦想的力量

一个有关写作的间隔年始末

未来艺术家: 来自君诚国际双语学校的学生艺术作品

|父母社区|

校园时尚:校服好还是私服好?

|专栏|

美国的公立小学有何不同?

你是愤怒的年轻人吗?

寄宿与不寄宿的问题

|旅行的意义|

在拉乌尼翁冲浪

与《国家地理杂志》的古巴之行


本文原载菁kids 11月刊《我们是校园记者》,印刷版于2017年11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