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从何而来:培养兴趣比培养技能更重要

Where Does Creativity Come From?

自称“未来移动工具设计专家”的Bumsuk Lim,是高中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成为汽车设计知名学府——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ACCD)的首批韩裔学生之一。他曾先后在通用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工作,后回到母校ACCD 任教。2016年,Bumsuk在上海创立了Trans Lab 设计工作室,与来自各国的设计师们共同研究“未来移动工具设计”。菁kids上海就创造力教育的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采:晓辉 文:陈天娇 图:Bumsuk Lim提供


上海,是一个独特且令人兴奋的地方

菁kids上海:您在上海的这一年中,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了吗,对上海的感觉如何?

Bumsuk:我曾有过很多来上海或者中国的机会。去年我来了,这座城市让我觉得非常特别,并选择在这里成立我的工作室。我去过很多城市,但是上海是一座真正的国际都市,不只是我,我相信无论是你,还是我欧洲、美国、日本的朋友,外来的人,在这里都觉得如同在家乡一般。

菁kids上海:为什么您认为它是独特的?

Bumsuk:上海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融合体,这座城市有很多种不同的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确实有很多所谓的超大城市,比如东京、巴黎、首尔,非常国际化,但是上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混合了各个国家的特色,同时也有很多国内的不同文化,它有更大的力量去发展。我认为这座城市最有趣、最令人兴奋的一个地方就在于:它运行得非常快速。新事物发生得太快了,动态甚至疯狂,所以这座城市有足够的能量去激发我所说的创造力。跟日本、欧洲甚至美国相比,上海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混合物,它的这种天生的活力是很多外面的人愿意来到这里的原因。

菁kids上海:现在已经打算在上海长居了吗?目前正在做什么?

Bumsuk:是的,所以我想现在上海是我的家了。这也算是我开始的一场新的冒险吧。我在这里做的事情,是关于教育和设计的。但我的关注点仍然是探索未来的汽车,尤其是我认为现在世界的汽车产业正在向“流动性”的方向发生变化。

我是“设计师的设计师”

菁kids上海:您认为,普通的车与具有“流动性”的车之间有什么大的区别?

Bumsuk:车仅仅是指一种具体的产品,一种交通工具。四个轮子、六扇门,就是传统概念中的车。但流动性是指从车到各种设计的概念,这是关于人们如何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的更广阔的概念。这一切就是流动性,而车只是流动性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未来,这样的城市,可能需要除了车之外的其他东西。这就是我们关注的城市流动设计,也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所做的事情。因此,人们问我在做什么时,我总是回答“设计师的设计师”,我的朋友也是这么叫我的。

菁kids上海:所以您是在设计“设计”这个产业吗?

Bumsuk:我的作品是设计师。我是个老师、教授,在工作室教书。但我平时不会说我在教学,而是说我在设计,设计未来的设计师。

长久以来,我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职业的教师,都会问年轻的设计师:你们为何会对设计感兴趣?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们和我小时候的情形是一样的。我打交道的是大学生们,大多是专业的,他们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知道他们喜欢设计,但是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所以我觉得,教年轻人一些关于设计的东西是很重要的。这不是说他们一定要成为设计师,而是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开拓眼界,去探索设计的世界。

如何发现和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

菁kids上海:我们杂志面向的群体多数是家庭,其中不乏对设计很感兴趣的孩子,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或对未来的提示吗?

Bumsuk:我认为,对于高中甚至更年轻的孩子来说,最先要做的可能是一个工作坊,可以让孩子们认识设计的世界。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设计,年轻的学生在这个年纪不应该在技能上专注太多,而是在兴趣和趣味上。这能够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发现不同的方法去创造或者完成一个小的项目,体验到不同层次的设计,这样,他们就可以对设计过程有一些了解。同时,也应该要有专业的设计师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可以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找到他们自己的前途命运,但是如果年轻人能够看到不同的可能性,他们如果能够觉得“啊!我喜欢那个!”这就是一切开始的点。

菁kids上海:您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中国学生的水平有什么看法?

Bumsuk:教育系统在努力追求效率,所以我们可能陷入了千篇一律。而创造性不是千篇一律的,所以我们必须给予年轻人各种不同的机会。

我在这里已经进行过很多训练项目,有过很多和中国学生相处的机会。关于中国学生的不同之处,其实我觉得不同国家的学生,大家的天分和资质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中国学生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他们都非常自律,非常认真,非常善于学习,这和韩国很相似,都有着差不多的教育体制,但这也让更富创造性变得有挑战。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学生能给出一个让你很满意的答案,但是要是让他自己提问自己解决,就比较困难了,这和中国学生本身的特质有关。第一步是找到问题,这才是有创造力的第一步。

菁kids上海:那么如何让孩子挖掘出更多的创造力呢?

Bumsuk:想要成为设计师的年轻人要学会经常提出质疑,找出新的问题,讨厌你所爱的东西。

比如我说我喜欢车,但是我不得不给他挑毛病。如果我很爱一样东西,我觉得它是完美的,我就永远无法发现新问题、成为它的设计师。像我很喜欢我的iPhone,但是我还是会觉得它不完美,比如耳机和USB连接口有问题,我想让它变得更好。设计需要技术,但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一种设计师思维。

设计不仅仅是艺术

菁kids上海:设计的范围非常宽泛,做设计有不同的出发点和目标,那么您喜欢的设计,具体是在做什么?

Bumsuk:你喜欢一样东西,有了热情,还要爱恨转换,找到它的问题然后改进它。有人说那设计和工科是一样的,我觉得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只要有这种思维的人都可以做设计。很多人可能还是觉得设计就是艺术,我可以明确地说这样是不对的,设计是艺术,但也不仅仅是艺术,就像工商等别的学科一样。

设计和艺术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因为设计的过程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只看到设计里艺术的部分,从而产生一些误解。想成为设计师的年轻人要学会爱一样东西但依然给它挑毛病,就像谈恋爱一样。爱的反义词不应该是恨,而是漠不关心。其实恨也代表着我依然在关心在留意,爱恨就是和某件事建立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可能是时装、汽车或者产品等等,任何事物,让它变得更好。

菁kids上海:您在自己的母校ACCD授课多年,现在来到上海会怀念校园吗,有没有了解过上海的设计院校?

Bumsuk:不仅仅是上海,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多很好的设计院校,像清华、央美、同济等等学校,我都去做过演讲。

我不知道这些院校有没有独立设计中心,但我知道在中国设计学校都是要求绘画基础的,要是我在这种需要大量练习的模式下可能就无法成为设计师了。

我做设计师并不是因为我画得好,而是我有更多新想法,学校应该是训练洞察力的。我在念设计专业之前并不会画画,这在最开始其实还蛮困难的,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有绘画基础。我只是喜欢,没有过专业训练。

创造力的启发:你需要一个偶像

菁kids上海:创造力常常来源于好奇心,但很多普通小孩,如果他从小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父母会认为他不务正业,只让他学习,在大学毕业后依然不知道何去何从,这应该怎么办?

Bumsuk:如果有志于投身设计行业,应该尽早开始。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本关于设计的杂志,我豁然开朗,这就是我想要投身的专业,那时候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其实大家都不断在寻找这个目标,总有会找到的一天。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更幸运,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取不同的信息。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需要得到你最想要的。

每一代人学的东西其实差不多,为了更上一层楼,你可以寻找一个导师,或者一个“偶像”,你可以追寻他人生的轨迹,或者向他寻求意见,因而被启发被引导,走上梦想的大道,像我个人就非常愿意支持别人的梦想和希望,所以我成为了一名教授。

在设计领域,我有很多崇拜的人,尤其是意大利汽车设计师乔治 · 亚罗。他不知道我是谁,但他曾经启发过我,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这就够了。

成功的人大多需要梦想,努力和运气。在你迷茫失措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去寻找一个偶像,他不知道也没关系,总一天你会带着你的成就站在他面前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