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专栏|生命在于“四动”

A Better Life Starts With Sports

我家两个儿子杰米和汤米都喜欢运动。他们不仅喜欢长跑,还喜欢登山越野;不仅在羽毛球和篮球馆里非常活跃,还经常出入健身房,对用什么器械练哪块肌肉一点也不陌生;不仅会滑旱冰,在水里也如同小鱼。今年6月24日哥俩报名参加了“2017年斯巴达勇士赛北京竞速赛”。在这场竞赛中,他们平日训练的各种运动项目基本上都有了用武之地。

古希腊斯巴达人崇尚自由和荣誉。他们为了自由和荣誉而战,永不后退,永不投降,直至死亡。在战争中所表现的不仅是血腥与杀戮,而是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一种让人敬畏的力量。最著名的是斯巴达300勇士抗争波斯50万大军的故事。

“斯巴达勇士赛”的创始人是Joe de Sena,他把斯巴达勇士精神设计到各式障碍和各种距离的赛事里(包括从6公里的到42公里的马拉松)。 他认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适者生存,我们需要斯巴达人一样的坚强勇敢、坚韧如钉的精神。”

斯巴达勇士赛引进中国的时间不长。从2016年到现在,才刚刚举办过两届初级的竞速赛(Spartan Sprint)。这次杰米和汤米参加的就是这种初级赛事。

这个赛事要求参赛者以个人最快的速度,通过在6公里的赛道上设置的21个障碍物。障碍物包括:爬高墙、跳火坑、猴子爬竿、搬石头、跨越屋脊、空中栈道和穿越泥潭等。如果某一项无法完成,就得做30个俯卧撑。尽管哥俩在爬绳索上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最终完赛,获得了奖牌。这是杰米和汤米第一次参加斯巴达勇士赛,也是他们有生以来首次参加市级比赛。

常言道,老子英雄儿好汉。我家儿子们的运动细胞,多半来自他们的爸爸威廉。威廉之所以能在1987年来华,用78天独步长城2470公里,那是与他常年长跑、越野和自行车训练分不开。他的长跑成绩有:马拉松2小时29分39秒;10公里31分30秒;5公里15分05秒;11小时越野跑英国哈德良长城135公里;12天骑单车从英国的最南端,到最北头1600公里……

我也爱运动,但比起他们爷仨来,我那只能算做“动”。我每天早晚两次走步,每次三公里。我每周登山(只能叫做爬坡)一次,每次五公里。我也游泳,但时间上不能保证。因为我是家中的“总管”和“厨娘”,每天骑单车买菜,下厨房做饭,趴地上擦地板,登高掸灰尘都是我的活。虽然这些活日复一日,看似枯燥无趣,但我时常提醒自己,干这样的家务活,也能让身体动起来,对健康长寿有益。因此,我把每天的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样的家务劳动也都算做我的“运动”之中。

最近,我在优酷上看马未都先生的脱口秀《观复嘟嘟》。他用生命在于“四动”颠覆了生命在于运动的“一动”说法。这四动是: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劳动、生命在于不动和生命在于背动。他用很多实例说明,生命不仅在于参加体育运动,还在于劳动(有些长寿老人90多岁还在田间地头劳动)。有的人活得时间长,但是从来不运动,甚至不活动;有的人(比如宋美龄)靠按摩这种“背动”长命百岁。我很欣赏马先生讲的“四动”,我也试图做到前两动:运动和劳动。

我觉得,无论我们参加什么运动、怎样运动,终极目的是想健康长寿,这是讲生命的长度。同样,生命的宽度也与运动不无关系。

当年威廉要不是有健康的体魄,有跑马拉松和长途越野的训练,想要独步长城,那是不可想象的。去年是他来中国探索长城30周年。他研究长城,身体力行号召众人保护长城和长城的环境,在长城上已经度过了2500天。像这样每一天、每一次的登上长城,是那些常年宅在家中的人可望不可及的。多年来,威廉还带着杰米和汤米登长城拍日出,上长城捡垃圾。记得有一次,要在凌晨4点半之前登上一段长城上,航拍太阳冉冉升起时的壮美的万里长城,哥俩就不得不跑步上山,赶在太阳跳出山坳之前,占领有利地势,完成拍摄任务。

今年7月,杰米刚从北大历史系毕业。他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把在书本里学到的历史知识和跟爸爸探索长城的体验,用自己的摄影技术,变成能带领游客身临其境的了解长城的专业向导。汤米明年也要报考北京大学。他在课余时间,还会继续帮助爸爸拍摄和剪辑长城视频。因此,从事这些工作对身体素质、体力、耐力和毅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我希望,小哥俩在下一次的斯巴达勇士赛场上,通过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方法,加强训练,提高成绩;他们对运动的热爱能使他们一生感受快乐,也能在今后的工作甚至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


吴琪专栏
文革后西北大学第一届大学生,主修历史。在政协当过干部、下海经商干过信托投资。1988年与英国长城学者威廉·林赛结婚之后,除了做全职太太之外,辅助丈夫组织NGO的长城环保活动、为威廉著作做翻译,同时做自由撰稿人。

2017 8月刊 《让孩子爱上运动》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 运动,你快乐吗?

|封面故事|

  • 让孩子爱上运动

    花样滑冰,做自己的冠军

    追风的冰上少年

    剑客兄弟的“剑”变人生

    踢出我天地

|学无止境|

  • 校园体育,玩出新花样

    神奇学科在哪里:星星,你来自哪里?

    未来艺术家:来自哈罗北京学校的学生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 孩子们的体育运动

|专栏|

  • 生命在于“四动”

    爬猴杆也是体育训练?

    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让我们去哪里撒点野

    微信群与家长会

    身体感到自由,哪里都是运动场

|全家出动|

  • 尼泊尔,在色彩的王国体味春天的快乐


本文原载菁kids 8月刊《让孩子爱上运动》,印刷版于2017年8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