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想做的事情

I Paused to Realize What I Want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平民窟做采访,当时真的很害怕,因为那边的贫民窟政府都管不了,偶尔可以看到有人拿着枪在走路。都说贫民窟里小偷很多,我过去做采访的时候,发现其实那里是个很欢乐的地方,虽然地方很挤,但是每个人都很好客。

文:马一萱 编:曹新星 图:Dave’s Studio、受访人提供


姓名:马一萱

年龄:22岁

职业:学生;AQMEN趣味实验室创始人、首席战略官

毕业学校:北京爱迪学校(Aidi School)

 


我一共做过两次间隔年,第一次是高中升大学的那一年。高中的时候,我就是一个特别闲不住的人。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大会(MUN),当时英文还说不溜的我被强势的美国学生代表虐的很惨,所以之后下定决心苦练英语和演讲,一路从一个普通的MUN代表变成学校MUN主席,又在国际大赛中获奖。那时,我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能去联合国实习该多好!于是,在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看到联合国教科文IOV组织要在贵州办一个博览会,我就在官网递交了申请,加入了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当时我负责会务协调和翻译,我记得那段日子几乎每天只睡4小时,但依旧特别有动力,特别开心,因为曾经的一个小小的梦想实现了。

除了学校MUN主席,我还做过街舞社社长、主持人、学生会成员,也经常参加一些校外的活动。间隔年期间,我还去尼泊尔做了一个月的义工。在我心里,尼泊尔一直是个神秘又有幸福感的国家,那边的教学质量其实很好,只是很多小孩没有机会出国,贫富差距很大。我去的是一个在孤儿院照顾孩子的项目,起初我觉得那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设想会在那边过得很轻松。当我过去的时候,才发现现实完全不同。

我去的是一个乡下的山区,住的是当地人家里。在那片山上,我们没有网、没有热水、没有肉吃⋯⋯每天过着与互联网中断的生活,想洗热水澡都要提前在壶里烧好水,倒在盆里往身上浇,每天吃的饭都是咖喱配一个素菜,因为肉太贵了。每天,我们要徒步走到山上的孤儿院,陪小孩们待8个小时,帮他们查作业、陪他们玩、教他们英文。最开始的时候,我有点不适应,因为平时我是属于离不开手机的人。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渐渐适应了尼泊尔的风土人情,也就随之习惯了那些曾经觉得条件艰苦的生活。

从尼泊尔回来之后,我听说了一个叫“全球中国联结”(Global China Connection)的非政府组织,为促进中美大学生交流,他们会每个月举办一些论坛、学术交流和鸡尾酒会的活动。我当时觉得这是个很酷的组织,经过几轮面试后,我正式地加入了他们。我记得,当时我是组织层里面年龄最小的,也是最爱出点子的人。我们每周都会开例会,商量下个活动做些什么。GCC有个传统,就是每年夏天都会举办一个300人的论坛,当时我也参与其中,从活动的前期策划、执行、拉赞助,再到请嘉宾都参与了一遍。虽然中间出了很多紧急情况和问题,但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事情都得到了解决。我慢慢发现,做活动是个很好玩的事情,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最主要的是,我发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间隔年结束后我直接去了纽约上大学。经历了间隔年的种种,我感觉自己和人的交流能力变强了。上大学后,我很快就和身边的人打成了一片,理解力比之前也好了一些。回到学校之后,我感觉校园像是一片净土,是最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大部分中国人会选择的经济和数学,学着学着,我发现概念性的东西太多,不太适合我。再加上大一暑假回国实习,跟着一个著名投资人接一个好莱坞公司的融资。他算是我的“导师”,给了我很多启发。他说,未来中国的趋势会跟艺术打交道越来越多,一个人的审美高度可能以后就决定着这个人的高度。大学学什么其实不重要,但提高审美挺重要的。

等我暑假回去上大二的时候,我就把专业换成了影棚艺术(Studio Arts),经济变成了辅修。每天在学校主要就是画画、摄影和做雕塑,通过学习这些,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变化。之前一直都是纵向的,也比较理性,现在就变得横向了一些,并且更加有创造性了。其实,我觉得学什么跟我想做什么关系并不大,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

大二的时候,我跟朋友成立了公司,暑假回国,正是公司迅速发展的时期。于是,我决定给大学写一封邮件,休学一年,在公司比较关键的时刻先留下来,第二年再回学校。

之所以下定决心再做间隔年,主要是我想清楚了这一年,以及之后三至五年的规划。我觉得,与其急急忙忙的等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或者考研,不如先仔细思考,确定自己之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很多人大学毕业之后并不是很了解社会是什么样的,尤其是留学生,经常会“不接地气”。间隔年非常有利于沉淀自己和接触社会,间隔年之后,你会对这个社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会更加清晰。

虽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做了间隔年的决定,但说服父母我还是花了不少工夫的。对于休学经营公司,他们一开始很反对,觉得与其休学一年不如按部就班的去上学,时间上都是一样的,修完学了也要再回去上。但是,经过了几次家庭会议,以及我耐心地劝说,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理解和支持。我觉得,这种事情沟通是最重要的,只要沟通到位了,父母能了解孩子是对自己未来不迷茫、并且下了决心的,最终他们还是会选择支持的。

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后,我给学校写了一封邮件,说这一年先不回去了。在讲清楚了原因,获得了学校的同意之后,我就安安稳稳地留在国内做间隔年了。

去年夏天,间隔年刚开始的时候,正好赶上2016里约奥运会,我被凤凰网选中,作为最年轻的主播去里约直播了奥运会。那时候在巴西待了一个月,感受到了里约的风土人情,经历了夜闯平民窟、采访奥运会总导演,还见到了中国代表队和很多明星⋯⋯这段经历让我非常难忘,也是它让我觉得做传媒是非常好玩并且开心的一件事。

当时,我是整个中国媒体代表团中最小的媒体人,别人一听我还在上大学,都觉得很不可思议。那时候里约特别乱,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主播正在说话,小偷就来抢钱的镜头。所以,在媒体的笔下,里约就是一个很可怕又乱的地方。去的前三天,我都是不忙的时候窝在公寓不敢出门,直到后来实在憋坏了,就出门去买水果买吃的,发现其实里约人都很热情,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平民窟做采访,当时真的很害怕,因为那边的贫民窟政府都管不了,偶尔可以看到有人拿着枪在走路。都说贫民窟里小偷很多,我过去做采访的时候,发现其实那里是个很欢乐的地方,虽然地方很挤,但是每个人都很好客。我走在路上,不小心钱掉下来了,路边的人都会主动捡起来给我。那次我去采访的是一个贫民窟顶上的酒吧主人,他是个很有钱的英国人,爱上了他的保姆,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姑娘,他们结婚以后,他决定搬来贫民窟住。他在那里最顶上买了个房子,并且把他改造成一个酒吧。现在,那个酒吧变成了里约一个必去的景点,因为在那里能俯瞰半个里约的景色,非常美丽。酒吧里,也总是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从里约回来,我就开始了忙碌的创业生活。每天我都去公司上下班,有时候一天下来对着电脑就是10个小时。工作的时候,我的主要任务是谈判,跟合作方谈、跟赞助方谈方案等等。一开始,我觉得基础工作不是很重要,作为一个活动公司,我觉得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在数据挖掘和做规划上,但是事实却是相反的,工作的大半年,我从一个Excel白痴变成了一个Excel高手,这也侧面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半年,现在公司慢慢走上了正轨,我的间隔年还剩半年,之后我打算抽些时间“静养”一段日子。

在我看来,两次“间隔年”的经历虽然不同,但整体上给我的收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间隔年让我更看清了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上大学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不是很清楚,感觉什么都很好玩、很新鲜。所以那一年我做了很多事,都尝试了之后,我觉得自己还是最适合做传媒。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气氛更浓一些,大家考虑自己的未来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在想怎么刷GPA,怎么考个好研究生。但出去之后,有了真实的社会体验后,这种感觉是比暑期实习远远比不上的。

其次,间隔年让我的格局观变得强烈了。之前,我没有什么格局观的概念,觉得人生阶段顺其自然就好。但是,现在我觉得,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给自己做个三年规划和五年规划很有必要。我说的格局观还可以指自己的世界观,之前我看到的都是眼前的事情,比如在学校表现得好不好,我下个实习去哪里比较好,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现在,我的想法会更广阔和长远一些,不只是眼前的事情了,看东西的时候更会去想它在未来会回报给我什么。

最后,间隔年让我融入社会的能力变强了。回国工作之前,我对社会的概念仅限于自己的想象中,因为从小上的都是私立学校,认识的人也都是学校的学生,出国之后更多认识的是留学生,所以,我以为别人的想法也都会跟我差不多。回国之后,我接触了很多自己圈子以外的人,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慢慢地,我了解到了他们的想法,以及大多数人的关注点和做事情的出发点。这也算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我认为,如果留学生大学毕业后直接开始工作的话,有很多事情是适应不来的。

计划做“间隔年”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的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趁着年轻,赶紧来个间隔年,做你想做的事,感受人生吧!

 


2017 6月刊 《做个“间隔年”》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 间隔年, 给迷茫的你们

封面故事

  • 间隔年, 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想做的事

    间隔年, 我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我亲吻了“布拉尼的巧言石”!

    是什么让我燃起了对教育的兴趣?

    希望间隔年能给我的未来带来启发

    抓住机会, 让自己从间隔年受益

    回报社会, 过个有意义的“间隔年”!

学无止境

  • 在学校: 毕业季, 学校流行怎么过?

    听HR大咖深度解析“间隔年”

    神奇学科在哪里: 神秘、严谨与浪漫交汇的学科——地震学

    未来艺术家: 来自北京英国学校 – 顺义校区学生艺术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 选择大学时,你会听谁的意见?

专栏

  • 我什么时候成了一位威严的父亲

    两个儿子的“间隔年”

    学会做个好父亲

    留学与歧视 两代人的“间隔年”

全家出动

  • 露营, 紧贴大地感受西半球


本文原载《做个“间隔年”》,印刷版于2017年6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购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