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鹦哥岭保护区体验之旅

2015年4月初,一场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之旅,改变了参与其中的孩子和家庭,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的深入体验震撼而持久。用一位妈妈的话讲,此行将化为一粒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里,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显现出绵绵不绝的力量。

文:寻归荒野家长群    图:@小妖瑶   编:王蕾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中南部,地跨白沙、琼中、五指山、乐东、昌江5市县,总面积50464平方公里。不仅如此,保护区还是海南第一大河流南渡江和第二大河流昌化江的主要发源地。这里保存了华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仍有大量物种尚未被人类记录和认知,是许多热带物种和亚热带物种的边缘分布区,在研究生物地理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自然体验之旅”的组织者来自“蝶儿妈妈”姜楠和“虫儿爸爸”李鹏夫妇,两人分别是蝴蝶研究和户外专家。从2010年开始,夫妻两人带领身边的朋友、家庭,开始了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独特旅行,脚步遍及海南、贵州等地。

突遇“昆虫雨”

4月的一天,一支由16个孩子和13位家长组成的队伍从北京飞抵海口机场,转乘大巴前往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这里距海口市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抵达时天已黑。大小朋友们聚集在保护区接待站的食堂,准备享用护林员准备的晚餐。食堂是一座由顶棚和四周支撑的架子组成的半开放式建筑,顶棚悬吊着明亮的LED灯,一旁的风扇徐徐旋转着,旅途劳顿中的我们瞬间放松下来。

7、8个小姑娘找了张灯光最亮的桌子坐下,大家盛饭盛汤,边吃边聊天。突然传来一片尖叫:“下虫子雨了!下虫子雨了!”原来,蛾子、甲虫都有趋光性,“最亮的桌子”自然成为首选。虫子翻飞而来,撞上旋转的风扇,纷纷落下,满桌的汤里、饭碗里都落了虫子。姑娘们只顾尖叫、蹦跳,弹去身上的蛾子、甲虫,饭是不敢吃下去了。突然,队员乐乐的肩头爬上了一只蹒跚而行的金龟子,背壳上闪着金光。大家顿时兴奋起来,领队之一的蝶儿妈妈顺势示范小朋友们如何轻轻捏着、捧起金龟子。澳门来的彤彤最怕虫子,她的尖叫声或许是最高的。但当她看到蝶儿妈妈的示范后受到感染,居然可以接过金龟子,让它从自己的手背上爬过。

在随后的培训课上,孩子们见到了鸟类专家“大米哥哥”,大米哥哥以自己在鹦哥岭保护区拍摄的动植物为主线,展开“自然心,摄影眼”的演讲,对于即将深入保护区的行程,孩子们更加期待。

深入保护区

第二天一早,越野车载着大家一路颠簸,到了路尽头的保护区入口。全体人员整装,跟着来接我们进山的黎族村民、保护区的护林员、大米哥哥为首的指导团队向保护区进发。

沿着河水一路向山中前行,溯溪鞋、速干裤、帽子、防晒服都派上了用场。尽管有护林员、村民引路、搀扶,还是不断有孩子、大人在过河时无法在湿滑的石头上保持平衡,掉进水里。掉下水的人都呵呵笑着,在大家的鼓励下起身继续走,没有人退缩或抱怨。十四、五公里的山路,大家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尽管如此,一行人非常开心,连玩儿带学习,大家对照着保护区动植物小册子,认识了不少植物。几个年龄最小的孩子也都显得很轻松,一步不落地跟上了大家的步伐。

6个多小时之后,大家终于到达保护区中仅存的村落——道银村。这里是海南唯一不通公路的村寨,村民均为黎族,据说在此已经居住了几百年。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自橡胶种植和大山的馈赠,以野生蜂蜜、白藤、星月菩提子、竹编制品闻名。

鹦哥岭青年团队常年驻扎在道银村,村民们唯有靠山吃山,但对环境造成了破坏,这些他们都看在眼里。团队依托农业种植和动物养殖知识,带领村民将环境保护与有限度地利用自然结合起来。于是,孩子们在道银村探查的时候,在村民家原始的茅草屋门口发现了放置垃圾的纸篓。全村供电来自太阳能,稻鸭共育、软床猪圈和橡胶林间套种带来了更有效率的保护和利用自然。最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了不少人工制作安放的蜂巢,蜂巢门口贴了红纸写就的吉祥符上有四个大字“招蜂进宝”,那是来自青年团队的祝福。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路谈论收获颇丰。

探秘奇妙夜

旅途的第二个夜晚,我们开始了“夜探”活动,前往原始森林边缘观察夜间出没的昆虫和小动物们的活动情况。10点一过,队员们迅速出发,彼此谈话的声调都透着兴奋。

更有趣的是,虽然是夜探,大家走路基本不看路,都探着头找树干、翻树叶,因为那里最可能发现爬虫或一窝虫卵。孩子和大人们或带着头灯,或举着手电,每个人手里还拄着拐棍儿,沿着山路河边走着,寻找着。一旦发现虫卵、蛾子、蜥蜴等小动物,大家都激动地一拥而上,想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小生命。这时,领队的大米哥哥就会为大家讲述动物的属种、生活习性等知识,特别是遇到海南独有的品种如溪树蛙、蛇鹰等,他的解说更加详细。蝶儿妈妈会教大家如何轻柔地握住蜥蜴、蛾子,方便仔细观察。夜幕里、月光下,明亮的头灯手电映照着大人孩子热切的身影,不知不觉就过了2、3个小时。

队伍中有一对母女,女儿8岁,名叫万万,热衷各种动物,而万万妈妈则对密集的虫卵、昆虫心存恐惧。这次鹦哥岭之行,万万妈妈是被队伍中的小宝爸爸“忽悠”来的,可到了夜探结束时,万万妈妈发现自己只顾着找虫子,看蜥蜴,早就将恐惧忘到了九霄云外,记忆中留下更多的是与女儿一起度过的宝贵时光。

悄然改变的孩子

提到旅途中的父母和孩子,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自比“户外菜鸟”的汉克妈妈,在这次旅行之后也变成了热爱探险的人。说起儿子的变化更有心得。鹦哥岭之行第一天,汉克显得内向且拘谨,看得出他很想融入小伙伴当中,却又好像没有方法,只好绕着其他孩子转圈。

变化很快发生。在6个多小时的溯溪上山中,队员们互相提携和鼓励,孩子们还用小手轻轻传递了花蝴蝶。下山时汉克滑倒,膝盖破了流血不止,大家纷纷想办法止血包扎。由于天气炎热,溯溪爬山又对体力消耗很大,需要大量补充水分,有些人水带的不够,大家就一起分享。第二天,汉克就已经开始融入大家,话也越来越多。

还有两个7岁的小姑娘,悠悠和波波,并没有家长陪伴,是独自拖着行李箱参加活动的。家长相信组织者,也相信孩子的自理能力。小姐俩专注力过人,非常投入地参加活动,体力、耐力都与其他人没有差别。若不是有一天悠悠的T恤下面露出了睡衣的花边,没有人会意识到她们是没有家长陪伴的小队员。

值得一提的还有10岁的小雪,陪她来的是“半个”小家长——小雪的小姨,一名大四学生。小姨了解小雪的个性,只陪伴,不指手画脚。小雪在各项活动中也是应对自如,总是眨眼功夫就从小姨视线中消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去了。交谈中得知,小雪6岁时已跟随热爱探险的妈妈前往肯尼亚,多次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她独立坚毅的性格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其他孩子。

“诱蛾”是小雪和许多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午夜过后,明亮的灯光亮起来了,蛾子、甲虫纷沓而来,飞进了光的怀抱。蝶儿妈妈教大家怎么轻轻捏住蛾子,拍照、观察,然后放飞自然。组织者们对动物关爱的神情、轻声细语的讲解感染着每一个人,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深入到大家的心里。

回想出发前,作为父母的我们还存在些许焦虑,担心孩子无法尽心投入,担心孩子撑不下来整个旅程。然而,回顾整个过程后发现,这些焦虑只源于我们本身缺乏的田野生活,源于我们许多父母在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有太强的目的性。不妨多一些淡定和接纳,更加积极地影响孩子,相信在未来某个时刻,他们将会用自己更独特的感受面对世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