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新专栏|中国爸爸的“育儿尴尬症”

Tony Li | the Awkward Chinese Dads

从这个月开始,《菁kids》请到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作为特约专栏作家,从父亲和教育观察者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他的故事和观点。


中国爸爸的“育儿尴尬症”

文|李梓新

我之所以被 《菁kids》编辑部选中来写专栏,恐怕最大的原因是,我是一位爸爸。我有两个孩子,男孩11岁,女孩1岁。时隔十年做了两回爸爸,在快速变化的中国时代中每次体验都不同。

过去二三十年来,自从传统的“双职工”模式被更多类型的工作取代以来,中国的爸爸们越来越忙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古老模式又来了。爸爸们在“狩猎”和“攻伐”的同时,对育儿的参与越来越少了。

说起来,这事好像怪不了爸爸们。

男性在心理上,对于他花时间所做的事的意义和成果非常看重。某种意义上,男性是一种“效率动物”,如果花上一两个小时做一些效果不直接的事情,他会遭遇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焦虑。

陪伴孩子这件事,恰好在效率感上不是特别明显。儿童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特别在早期婴儿阶段,你和TA能做的只是简单重复的玩乐,很少有爸爸能够坚持一两个小时以上。这是男性被社会锻造的一种心理惯性,除非他们能自己清醒超脱出来。

毕竟,那些“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育儿模式,和他们日常的处事节奏差异太大。

所以在现有的家庭育儿活动中,爸爸们经常自觉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效率的部分,比如开车接送,比如背负包裹行李,他们的价值在这里暂时得到了安放。

可是仅仅这样就足够吗?爸爸对孩子在精神层面、亲密层面、柔软层面的功能只能大部分让位给妈妈吗?越来越多的爸爸都不会同意。但实际上,他们的家庭格局却又很难让爸爸实施他对孩子的亲密影响。

在我的小女儿出生之后,一大家人围着她团团转。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爸爸,要展现娴熟的换尿布或者帮她洗澡等高难度服务技术,我确实还需要磨练。但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手快的家庭女性成员尤其是老人家把任务抢夺过去。久而久之我会觉得和她的贴近感不够。我认为,每一位爸爸妈妈都需要能够独立照顾自己的小孩,这一点上男女平等。

爸爸不是只供孩子打个招呼说“上班去了”的“吉祥物”。所以我坚持晚上和太太带着女儿在同一个房间睡觉,半夜起来给她泡奶粉或者换尿布。这些事情其实一点都不难。

不过,我同时也在面临着“世代”的挑战。家里不是有老中小三代人,其实是四代,马上进入teenager年纪的儿子是另外的一代人。如何让两代的孩子和我们一起互动,过好每天宝贵的家庭时间,确实是一个挑战。

两个孩子的家庭,家务自然繁多了起来。在众多影视的塑造和朋友圈的感叹里,生活好像就是仅此而已。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到今天仍然深刻地受着农业社会的影响。农业社会家庭的特点,是以劳作为作息规律的。我们大部分的家庭,今天仍然以“家务”作为调控家庭节奏的节拍器。

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身经百战的主妇,她们以善于合理调配家务完成的时间表而著称,久而久之形成她们自己一套颠扑不破的方法论。比如衣服一般在什么时间洗,清洁在什么时候做,孩子什么时候上什么补习班。

听上去很美。可是我有时不免反思: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完美准确地完成这些家务事吗?难道这些家庭事务的存在本意不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好吗?但很大程度上,我们已经被这些“家庭事务”异化了:不管自己开不开心,都得按时完成它们。

中国爸爸本身就很少在这种家庭事务系统里面扮演操控地位,特别是80后爸爸。他们很容易意识到,在家庭生活做出一点点改变,都是在对原有主导系统的一种挑战。如果不是有强烈的意愿和坚持,可能就容易选择退缩和逃避了。

因之,一个中国爸爸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里,有时会若有所失。他本身需要克服自己的“效率感”去和孩子取得对话融合的基础,同时又承受着“帮不上忙”的茫然,甚至他也是一个受家庭照顾的“大号婴儿”——一个“妈宝男”在婚后也未必会那么快成长为真正父亲。

他想做的,可能就是逃避,回到自己能够操控的轨道上,比如工作。

我想起自己带上小家庭在伦敦留学的时候,繁琐的家务也会让人抓狂,可是我们仍然会一一去寻找家附近多得数不清的公园草地,会和孩子一起设计“伦敦生活棋”。回国这些年来,为什么我们就能忍受生活变得日益“事务性”呢?

我觉得其中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家庭的游戏精神。在伦敦,我们把自己的小家庭留学生活当做游戏中的一场升级打怪。从小玩惯红白机游戏的70末80初爸爸应该不会陌生。

游戏设计,正符合爸爸们对规则感的追求,即使游戏中奖励和成就感是虚拟的,也能满足他们的“效率感”。

如果我们在家庭中设计一些游戏,比如,洗碗这个烦人的任务,需要赋予多少的“金币”来奖励完成?比如,在家里能不能打造一个互动多媒体学习空间,每晚开展一场设计竞赛或者辩论赛?如果我们把每天晚饭后那两三个小时的家庭时间变成一场游戏时间,我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收获一些惊喜。

碗可以晚点洗,或者交给洗碗机。高质量的家庭互动应该在黄金时间进行。

有人说,以后孩子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会玩”的能力。我觉得,爸爸们完全可以当家里的CEO,这个CEO是Chief Entertainment Officer, 首席娱乐官,去带动全家人在游戏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505860162194123783

李梓新

非虚构写作平台“中国三明治”创始人。曾任《外滩画报》主笔,采访过多国大选和名人政要。著作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家有两孩,最近致力于中产育儿现象研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