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开学了,美国小学的行为管理是这样做的!

IMG_4131

一个真实例子

九月初开学第一天,一位预备班(Kindergarten)学生N在教室嚎啕大哭,吵着“I want to go home!!!”。声音之大,整个校园都可以听到。老师保险起见把他送到学校办公室。秘书联系家长,确认他没有生病等任何可以回家的理由,就又送回教室。但他一到教室就又开始大哭。为了不耽误其它同学的第一天,N被请到校长办公室待完那半天。

第二天老师早有准备,N一踏入教室门就被镇定并和气地告知在学校不可以哭,除非生病,不可以早回家。如果哭,请坐在教室的一角,哭够了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N马上加足马力更大声地哭。老师镇定地把他领到教室隔开的一角,并向其它同学解释,每个人来到新的环境反应会不一样,有的小朋友需要多一点时间适应,请大家谅解。然后老师和其它学生开始一天的活动,忽视N的哭闹。N哭累了停一会儿时,老师就问他准备好加入课堂活动了吗?每次N都报之以 “NO!”接着再哭。

二十分钟的课间,别的同学都去操场玩耍,N拒绝出去,但哭声小了很多。老师陪他在教室里,告诉他新的学校真的很陌生,感谢他这么勇敢,早上能按时到学校,并鼓励他把自己的心情在纸上画出来。N简单地回答了问题,但一直在啜泣。

第三天,N还是一进教室就哭,但底气已经明显不如前两天足。哭到一个多小时就没声音了。老师马上表扬他的安静,热情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小组开始剪贴手工,并拿他的成品向全班展示,夸他剪得多整齐。课间N和其它同学一起走到操场,虽然没有参与,但他在留心看别人玩儿得不宜乐乎。从此以后,每次在校园见到N,他都是笑容满面的,再也无法把他和当初那荡气回肠的哭声联系在一起了。

 

美国学校为什么要管理孩子的行为?

美国的小学对孩子行为管理的重视不亚于学业,成绩单上近半数考核指标是关于自控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注意力等行为。学校以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做指导,强调在指出不良行为的同时,一定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

行为,不管是父母和老师想看到的还是不想看到的,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目的大多可以分成两类:为了得到想要的或者为了避免不想要的(to get or to avoid)。分析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和想达到的目的,然后想办法帮助孩子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并经常练习,才能达到更长远的效果。

每一位善于教学的美国小学老师一定是行为管理专家。他/她们防患于未然,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及时发现学生的积极行为,如认真听讲,团结互助等,及时奖励,建造良性循环,同时鼓励团体精神。

常见的奖励方式是代币制(token economy),比如每次完成自己在班里的工作(举手发言,按时交作业等)就得到一元(假)钱或一张票,积攒起来,周五放学前可以拿到班级商店(classroom store)买文具,贴纸,小玩具等。有的老师同时把个人的行为联系到集体的奖励上,表现好就放一个玻璃球在小坛子里,或在巨大的分格的教室图案上把一块砖涂色,放满或涂满时老师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庆祝,比如请全班吃比萨饼或周五下午在教室里看电影。

如果学生重复出现行为问题,家长会被请到学校和老师,校长,心理学家一起开SST会(有的学校称为Student Study Team, 有的称为Student Success Team),一起讨论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和想达到的目的,然后想办法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并帮助他/她练习。

 

对症“下药”

在小学阶段,一般考虑的因素有:

生理原因:比如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先会问前天晚上几点睡?上学前吃早餐了吗?有没有身体不舒服,生病了?睡眠不足或饥渴都会影响到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另外家族历史也是重要因素,很多情绪及行为障碍受遗传影响。

对天生精力旺盛的孩子,老师会把上课时跑腿儿的任务安排给他/她完成,比如到办公室送考勤表,或给同学发练习题。如果30分钟坐着很困难,老师会允许他/她们到教室的后面走一走或者课前或课间到操场跑一圈。

课程原因:比如上课时总讲话,还打扰其它同学的学习,是因为老师教的内容他/她听不懂吗?在家里有没有不理解或记不住父母讲话的情况?需要检查学习状况,如果按时来上学也很努力但学习上一直跟不上,就要做全面测评,看是否有学习障碍等特殊原因。

行为习惯:几次见到在超市里购物的家长面对哭闹的孩子让步,买了他们要求的东西。我敢保证,下次这些孩子想要什么,会变本加厉地用哭闹来达到。学校也同理。比如N,以前他一定用“哭”达到过目的。刚开学,新的学校对他来说是陌生而没有安全感的,所以他“哭”的目的是“被送回家”。老师完全可以用他打扰课堂秩序为理由让家长把N接回去,但这样就加强了N以“哭”为工具来达到目的的习惯。

如果老师以严厉的方式制止N哭,他可能暂时被吓倒,不哭了,但更加深了对“学校”的恐惧,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安心学习的。所以要打破这个习惯,就要帮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焦虑,然后及时鼓励,让他体验到新的学校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惧,逐步建立起信任感。

其它常见的原因还有:

  • 不知道或不理解校规和班规;
  • 想试探到底规范是否真被执行;
  • 想得到老师或同伴的注意力;
  • 重复使用来观察成人或同伴的反应。

比如打人,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想掩饰自己在学习上有困难?如果只是纯粹的自控能力弱,那就研究怎样帮他/她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常见的措施是建立行为合同,每看到他/她理性地解决冲突,老师就及时表扬并通知家长,而家长 在回家后根据他/她的兴趣合理奖励,建立正面行为的良性循环。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孩子需要接受咨询服务,系统学习制怒的方法。

奖励不一定用物质,可以选择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和价值的活动。比如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可能阅读能力强,如果一天下来没有和同学发生冲突,就可以安排他/她到低年级给学弟学妹朗读十分钟。老师也可以让他/她参与学校的冲突调解队 (conflict mediator team),看别人永远比看自己更清楚,也是学习的机会,同时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管教,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管”的目的都是“教”。英语里的discipline词根原意也是“引导”(to guide)。管了但没有教给孩子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还造成伤害,那就失去意义了。所以美国小学的行为管理从积极行为出发的规则,对我们亚裔的家教也有借鉴意义。

心桥
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在美国获心理学博士,加州执照教育心理学家。2000年起任职于旧金山Fremont联合校区,精于学前儿童到高中生的教育心理测评及咨询,其亲子教育讲座也深受华裔社区欢迎。2012年九月开始为“海外文轩”撰写教育博文。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